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88章 一鍋端(1 / 2)

運河西岸。

滄州州城長蘆。

城內,長蘆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王文淵正在花廳內準備宴席。

今天,內秘書院大學士、三省總督洪承疇將路過滄州,王文淵這位運使自然得好好款待,身為從三品的鹽運使,他的主要職責就是掌長蘆鹽政。

雖然局勢緊張,北直沿海已有數處鹽場被襲,但王文淵卻仍然忙著為洪承疇接風。請帖也早早發出,出席的都是滄州這裏有頭有臉的人物。

“張禦史到了沒?”

“剛到。”

相比起三品的運鹽使,滄州還有個巡鹽禦史。巡鹽禦史的品級較低,僅為正七品。滄州巡鹽禦史的衙門設在北京,位於宣武門外,但在天津、滄州、山東還設有行館。

王文淵與張宣的關係,其實是七品的張宣管三品的王文淵。本來明初設巡鹽禦史時,其職責僅是專巡私販,糾察奸弊,並不管理具體鹽務。

在明中期以後,巡鹽開始介入鹽務管理,鹽區事務雖仍由都轉運鹽使司總領,但卻要受巡鹽禦史之政令了。

除了是因為禦史是都察院派出的中央官員外,也因為中期開始,長蘆巡鹽禦史還兼理河道,長蘆巡鹽禦史兼管通州直抵濟寧州一帶河道,並提督所屬軍衛有司,禁治豪強,革除奸弊,督收錢鈔,點視驛站,緝捕盜賊,盤檢馬船等。

可以說,雖然巡鹽僅是七品,可實際上的權柄,卻不下於巡撫。

他兼管北河,實際可以說就是北河總督了。

既管鹽又管河,還管鈔關、軍衛,可以說是個見官大一級的。

王文淵的三品跟人家的七品一比,提鞋都不配,他這三品往上升,頂多去做個按察使甚至是副使,或是參政、布政使,人家那巡鹽,往上走必然是巡按等實權要職。m.x33xs.com

來到門口親自迎接張宣,恭敬請入花廳。

“王大人,洪閣老馬上到了,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吧?”

張宣見麵直言。

“滄州別的東西沒有,就是鹽多。船和鹽都已經準備好了,另外長蘆的鹽商也都召過來了。”

麵對比自己年輕的多的張宣,王文淵絲毫不敢大意。

洪承疇出京之前,就已經傳來命令,要長蘆這邊準備鹽。

長蘆鹽場,管的不僅是長蘆鎮的鹽場,是整個北直甚至包括山東的鹽場,都歸長蘆鹽場管,長蘆巡鹽禦史也是兼管山東鹽法的。

現在清廷錢糧緊缺,洪承疇出京總督三省,目光直接就瞄準了長蘆鹽。

在北京的時候,就已經向朝廷討要了許多鹽引,向北京的鹽商們弄到了大筆銀子,然後來滄州,又要直接來提走大量鹽下山東,用以充做軍餉。

洪承疇並不在意增發鹽引,對鹽商的困擾傷害,也不會在意他過來提鹽其實會讓鹽商們有引無鹽。

王文淵和張宣當然也不會管這些。

張宣甚至還是洪承疇的學生。

老師的要求,他自然要全力滿足。

洪承疇除了要鹽,還要錢、糧,以及兵。

他從北京出來,就帶了幾十個家丁,要在滄州調一批綠營充做自己的標兵。張宣手底下有兵,他兼理北河,從通州到山東濟寧的這千裏北運河,都歸他管,沿河的原衛所軍丁、運丁,也都是在他管轄下。

“那些鹽商們都交待過了吧?一會可別當著洪閣老的麵哭窮說沒銀子啊,那樣可不光是丟你我的臉麵。”

“請大人放心,我已經找他們親自交待過了,這些人也都清楚,要是不肯掏銀了的後果,誰敢不掏銀子,以後就休想從長蘆拿到一粒銀,不管他手裏有多少鹽引,都不管用。”

張宣滿意的點頭。

“時局艱難,大家要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如今兩淮、兩浙鹽場落於明賊之手,這長蘆鹽場越發重要,這些鹽商們想要繼續賺銀子,就得聽話。”

一名家丁進來。

“大人,洪閣老的船從河上過來了。”

張宣立馬道,“趕緊出城迎接!”

王文淵隨他來到外麵花廳,那裏已經聚了一堆官員,外麵的廊下,還聚著更多絲綢華服的鹽商們。

“諸位,洪相公的船到了,隨本官一同前往迎接!”

於是乎,滄州城裏的一眾文武官吏,以及受召而來的鹽商、本地豪強士紳,都趕往滄州碼頭。

大小官吏們擠滿碼頭,翹首相盼。

望著遠遠駛來的船隊,所有人都對那位洪閣老充滿敬畏和仰慕。

能夠縱橫明清兩朝,出將入相的傳奇人物啊,特別是民間流傳野史,說這位跟聖母皇太後還曾經嘴渡參湯,更是引的無數人驚歎好評。

哪怕去年在湖廣失利,遭受一段時間冷遇,可如今再次起複,還直接封侯。

充分證明,洪閣老那是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