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65章 四王叛(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尤其是宗室,底層宗室倒無所謂,甚至覺得還挺不錯。雖然說從萬曆年間開始,其實已經慢慢放開了宗室禁製,允許科舉做官等,但開禁較小,絕大多數底層宗室都是處境悲慘。

所以他們對現在的新宗室法挺擁護的,因為就算降為皇親,可也能獲得一筆安家銀,甚至有老人小孩子的還能得到一筆口糧補貼,他們還能排隊,等分田地。

雖比不上禦營戰士一人三十畝地,而是先每丁分兩畝地,但好歹也能分點地不是。

真正反對的還是那些大藩,親王郡王以及將軍等,他們多少條件還是較好的,各地宗藩的田地大多在他們手裏,甚至一些公主們家裏也有不少田地。

比如萬曆帝和王皇後嫡長女榮昌公主,韃子進京時,她六十二歲了,三個兒子都死在闖軍入京搜刮中,韃子入京後,她還有一個兒子和十三個孫子,眷屬百餘人,她名下在順天、保定、河間三府就有三千七百多頃莊田,這可是三十七萬畝地啊。

她在京時,曾請求韃子給她保留一半地,或賜還三之一。她在京還有大房十餘所,也被清軍占去。

她的請求並沒得到允許,被搬去了郊外荒村,多爾袞開始表麵答應說讓部份莊子繼續給她交租,實際上根本不可能。

後來多爾袞更是把她與崇禎妹妹寧德公主一家等一些在京公主全給送回南邊,她們在北方的田莊財產自然全沒收。

衡王在青州傳了七代,弘治年初封時,就在壽光等地,賜田一千二百四十頃,其後不斷奏討侵占,使莊田增到七千多頃,正德年間,又奏討四百八十頃。

到嘉靖年間,因山東的德王、衡王、沂王、魯王等藩兼並侵占田地嚴重,禦史清理,發現衡王府合法擁有的賜地是一千一百七十頃。

他們通過更改縣冊籍而混占的土地,折成二百五十步一畝的官畝,實際為兩萬餘頃,東相當於西南北闊長二三百裏。

雖然官府計劃清退衡王侵占的田地,但實際上這事最終並沒有做到。

直到崇禎末,衡王府的田,隻增不減。

崇禎年間,衡王府每歲額派祿米鹽銀一萬六千五百多兩,額定文武官三十一員,歲派俸鈔雇役銀一千五百多兩·····軍校一千六百九十九名,歲食糧鈔銀五千五百多兩,還有民廚、樂工、鬥級、門子等等,共銀兩萬六千多兩。

衡王府在濰縣隱報的胭粉地兩千餘頃,草場一千餘頃。

山東當時的田地,基本上都在四大王府手裏了。

當然,其實這裏麵也還有問題,就是這些地,其實也不是真正就是王府的,多數是投獻、寄名等,百姓把地直接寄名王府下,把該交給朝廷的田賦,變成向王府交租。

王府呢庇護這些人,收的比朝廷的田賦加征數還少,百姓和王府都得利,反正就是挖朝廷牆腳嘛。

這種事,從宗藩到勳戚,再到官僚鄉紳士人,都是這般瘋狂挖牆腳的。

這也是明末時為什麼國家財政崩潰的重要原因,工商稅等沒有,基本的田賦丁銀,結果還被這個鑽漏洞。

朱以海的宗室法,就是不管是賜田還是寄名等,統一清理。

他們的田地本身就是取之於國家,如今再收歸於國有。

衡藩就保留了朱由棷一人爵位,降為臨淄郡王,賜給一千二百畝永業田,其餘田產收回官有,宅子賜留一座,其餘收回。

商鋪作坊以及銀錢、用品等都予以保留。

衡王府的田地宅子等,其實在朱以海打回山東前,早被闖軍和清軍洗劫過兩遍了,最後韃子還把他們的地都給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