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31章 當街告狀(1 / 2)

濟南城門口,兩邊排了一大排人,還戴著枷鎖。

山東巡按祁理孫騎馬從泰安府巡視回來,看到這一大群人枷跪著,停下馬詢問緣由。

“這些是東廠抓來的。”

聽到東廠二字,祁理孫不由皺眉。

東廠的名聲可不太好,而且他天生厭煩東廠,說來也與家庭有關。祁理孫是朝中次輔祁彪佳的兒子,跟張煌言等是好友,十六歲參加鄉試中第一名,後朝廷授中書舍人,未赴任。父親祁彪佳受魯王詔在魯監國朝中任職後,他也一直隨侍父親左右,幫助啟書參謀。

後來參加紹天元年科舉,名列二甲。

祁彪佳是有名的東林大佬,祁理孫也是自小受影響,長大慷慨激昂,也參與複社等,對於閹黨、廠衛向無好感。

當今天子終於下旨禁宦官統兵、監軍,罷司禮監等,這事他萬分讚揚。

他來到一名戴枷的犯人麵前,“你叫什麼名字,因何事被逮枷號?”

那人戴著重重的枷,跪在地上,隻露出腦袋和兩隻手,腦袋上的發辮剪不久,此時長出短發,跟發芽的土豆似的難看。

他看著麵前這位身著紫袍佩著金魚符的年輕人,很是驚訝。這般年輕,居然就已是金紫之貴,想不明白怎麼有這麼年輕的三品以上大員。

他並不知道,巡按僅是四品,但皇帝為了增巡按之威,特意給他們賜紫袍玉帶金魚符,畢竟在地方上,巡按那是跟督撫並列的皇帝欽差,對二品布按,三品分巡,四品知府等都是上官,總不能服色還比他們低。

“大人是?”他小心的問。

祁理孫後麵一更年輕的公子身著儒袍腰間佩劍,上前道,“我兄長乃是聖人欽點山東巡按,賞賜紫袍玉帶金魚符,他問你話,你就如實回答便是。”

“你們不用害怕,如實說與本官聽。”理孫把六弟班孫叫回。“若有冤屈,與你伸張。”

“沒有,沒有冤枉,實小的罪有應得。”那犯人聽說是巡按,心中驚訝之餘,卻又連連搖頭。

“你不用怕東廠,他們不比從前,翻不起浪來。”祁班孫大聲道,對東廠很不屑,他是個才十六歲的少年,祁彪佳幼子,人稱六公子,雖然才十六,卻在三年前就與兄同中進士,可不是靠父親為首輔的關係,而是確實天資聰慧,六歲時就有神童之名了。

不僅文章做的好,甚至還善擊劍。

此時他在翰林院做庶吉士,三年散館,不過還未正式授職,算是難得的一段空閑時光,便陪著兄長到處轉了轉。

“真沒冤枉小的,是小的罪有應得,小的犯了毀壞銀元之罪,私自把銀元刮削以獲利,被東廠查獲,枷在此處示眾。”

大明廢兩改元,禁止金銀直接流通,而規定流通銀元銅元等入市,鑄幣權為國有,由戶部下屬的鑄幣局鑄造外,隻有皇家造幣廠獲特許鑄造。

銀元流通,禁止融鑄、損毀、出境等,也禁止私鑄等。

大明自明中葉開始白銀貨幣化,大量流通,向來都是稱重使用,甚至還得各種成色貼水等,還產生了許多從事兌換、融鑄,以及造假的不法份子。

龍銀流通,是以麵額流通的,而不是稱重使用,於是有些人就偷偷的把銀元刮削點下來,集腋成裘,也是個謀利灰產。

反正刮下來一點後,照樣按麵額流通。

可這種行為無疑是損害朝廷利益,甚至會破壞貨幣信用,朝廷隻能免費回收兌換那些破損的銀元。

為了打擊這種行為,東廠就也負擔起打擊毀壞、私鑄銀元等犯罪的任務。

這個家夥就是搞刮削銀元的,如果僅是個人輕微行為,本來倒也不至於抓來枷號,實在是他把這當成產業來做,經手損毀的銀元很多。

他原本就是做銀爐生意的,就是把各種銀子融掉,然後鑄成客戶需要的成色、形狀、大小等,自從廢兩改元後,這買賣做不下去了。

他就暗裏搞起刮銀元的買賣,還是原來那些人,刮下來的銀末,積少成多,再鑄成銀錠,然後賣給其它商人。

東廠抓到他時,他那窩點已經非法牟利幾千兩銀子了,按律法,他其實是犯死罪的。

隻不過東廠報上去後,皇帝有特旨,免於死罪,但要處以抄家流放之罪,直接流放台灣。現在這裏枷號示眾,也是警示他人。

聽完,祁理說沉默。

還以為東廠亂來,結果是這奸商不法,該。

他問下一個。

那人苦著臉說他是犯了私鑄銀元之罪。

銀元每枚重一兩,其中銀含八九,銅一一,並非純銀,但卻是按麵額一元,也就是一兩通行。這意味著銀元其實是超過本身價值的,裏麵有私鑄利潤。

那人原來也是做銀兌換買賣的,各種成色的銀兩升水降水,甚至改鑄等,現在通行銀元後,也沒生意了。所以便幹起了私鑄買賣,朝廷的銀元由兩大鑄幣廠生產,采用的是這個時代較為先進的機器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