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73章 馴龍(1 / 2)

總理處。

朱以海拿著河道總督楊文驄呈上來的最新山東黃河治理方桉,看了又看,最後提起朱筆,在上麵批複同意。

隨著皇帝朱批落下,朝廷針對黃河新河道的全麵治理也將正式開始,一期工程總計劃投入三千萬塊銀元,為期五年完工。

之前各地也有修堤等,但也都是各自為政,沒有統一規劃部署,更別提什麼配套工程,許多地方甚至以鄰為壑,全都是在搞地方保護。

河堤修的也不夠合理,有些地段就過於筆直,明顯是經不住考驗的。

楊文驄上任河道總督後,也從陝州一直到大清河入海口,一路巡視走訪過來,整條黃河其實現在都有很大問題,但最迫切的還是山東段新河道。

現在山東段上千裏,連個真正的河堤都還沒有。

有些地段修了堤,可也未能很好的加高培厚,以至無歲不決,無歲不數決。楊文驄和河道總督衙門的官員們,認為修建一條完整且合理的河道大堤是河防根本要圖,必不可緩之工。

而且還要根據兩岸險情不同,修堤、加固方桉也應有異,就是險要處就得重點加固,險工加項寬四丈五,平工頂寬三丈,底寬以十一丈至十五丈為率,高以一丈六尺至二丈為率,這樣險工得以有恃無恐,既平工段內,河灘漸漸淤高,尚有高出丈許之堤,可禦漫水,日久雨淋風揭,不致損壞。

除了要完備兩岸千裏大堤,還要加強對入海口的整治,尾閭不暢,那上遊修的再好也沒用,楊文驄還特意考察了幾處入海點,最後選定鐵門關入海。

鐵門關本就大清河故道,有八十餘裏之河形,愈下愈見寬深,可直通海口。

從鐵門關故道入海,深挖引河,堅築兩岸大堤,則既可以束水攻沙,水勢流暢,免遭泥沙淤滯、洪水泛濫之災,還能使河海相連,海船通行,百貨雲集。

到時從鐵門關海口,直接利用黃河航運到濟南甚至開封,千裏航運黃金水道。

楊文驄的奏折裏關於治河,還有好幾條建議。

比如以往黃河兩岸村莊多,民撚多,甚至河堤腳一步之外,即係民地,連年遭災,民情也苦。

如今黃河山東新河道要治理好,首先還是得先征好地,以大清河道為新河道,把河漕兩堤距離至少留有二十裏寬。

必須征地搬遷,當損小圖大,保證全局。不遷,無以保民,無以保工。

現在山東光複,許多大清河兩岸的百姓,也從外麵返回家鄉,朝廷必須得把這新河道二十裏內的百姓都遷移走。33小說網

甚至兩岸大堤內外,都還要至少留二十丈寬的空地,以種植柳樹,既保護堤身,也是儲備防險材料。

堤修好後,兩岸河堤還得常設護堤巡河官吏。

楊文驄建議是征地時,把堤外地多征一些,然後就設為河工租田,專租給守堤巡河的河工,這地河工可以自己和家人種,也可以再轉租給其它佃戶。

這些地隻租不賣,以保證守堤巡河的河工官吏們能夠有穩定的收入,可以安心本職。

至於河堤內的河灘地,也當由河道衙門管理,招佃出租,讓百姓佃種花生大豆等雜糧,然後收租以補充修河開支。

新修河段,還要建減水壩、分流閘,添疏浚船,設立訊廳、堡夫。

甚至等河堤修好後,還要進行二期的工程,對兩岸小河道分投疏治,以免因為黃河改道後,對原來的一些河流的堵截等導致的新水患。

朱以海對這個計劃,完全支持。

黃河不複故道了,可新河道沒堤,不修不行,要不然一下水就發水泛濫,周邊別想安寧,損失太大。

該出的錢還得出。

先修大堤吧,一步步來,以後還要清淤、修壩、支流等等工程,多著呢,這玩意就是個無底洞,但不修更是災難。

現在修也有些便利之處,一是因明清大戰影響,使的災後的新河道沿線,百姓不多了,遷移起來較方便些,二來現在中原人口銳減,重新安置也有地去,否則要是盛世之時,這還真是個大難題。

反正不破不立,已經是破成這樣了,正好破而後立。

甚至修堤工程,還能以工代賑,還能節省許多投入開支呢。

以前黃河故道,年年決口,一年數決,不僅是河道官吏貪汙,以河工做發財手段,也是因為百姓繁衍日多,與河爭地。

老百姓沒地種,管你大堤,還是灘地,堤內堤外都種。

甚至都種到河漕邊上,還修起民墊,所謂所墊就是兩岸百姓為保護田地村莊而在河灘上修的小堤,隨灣就曲,甚至逼近河漕,導致有些河麵寬不及二裏。

一遇大水,就會攔河逼水,有礙河流,容易使的河堤決口。

在晚明以來,整個黃河中下遊的黃河河道,其實堤內的河灘上,都已經有許多村莊了,不僅僅是種河灘地,直接就蓋房子立村莊,外麵又修起墊子。

所以現在山東修新堤,必須得保證最少兩堤二十裏寬,必須得保證河堤內沒有村莊,河灘地可以適當的允許百姓種些雜糧,但絕不能修墊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