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08章 再等等(1 / 3)

“揭學士,陛下是疑我等嗎?”

閻羅總本名羅榮,在忠誠社起兵之初,因為是各路峒蠻首領,所以曾被拜為總統提督四營頭中軍都督同知。

他麾下四大營,分別由他和蕭升、羅亞福、張自勇統領,張安是他的前營麾下的前左營首領。

在朱以海穩定浙東,並在吳地取得第一次北伐勝利後,他派了張國維、王之仁、張名振等入江西,楊廷麟、萬元吉等也開讀詔書,上表擁立,然後朱以海便把羅榮調到張名振軍中為副職。

還整編了羅榮的一部份部隊,正因羅榮這個大頭領離開,所以才有了後來張安的上位坐大,但論起江湖地位,那無疑羅榮那是遠在張安之上的。

就算現在張安是龍武軍首領,但他也得勢沒幾年,他的許多部將,那以前都還是喊羅榮大哥的,包括張安的副手蕭升、羅亞福,以前那都是在他之上的四大營首領。

揭重熙在舞劍。

這位雖是兩榜進士出身,但在早前金聲桓還未反正前,他跟江西巡撫向清廷上奏,稱江西四大寇,名單裏就有揭重熙。

四大寇便是揭重熙、曹大鎬和張自盛以及洪國玉。

這四人各領一支義軍,聯合作戰,很是勇猛,曹大鎬原是方國安的麾下參將,在蕪湖兵敗後與方國安分散,沒去杭州而是往西到了徽州婺源等地,最後一路到了撫州贛南,作戰勇悍。

洪國玉則原來與王體中、王得仁等都是闖軍大將白旺部下。王體中殺白旺降清後,白旺義子心腹王得仁歸降王體中,但洪國玉卻帶一營南下,最後也加入忠誠社。

張自盛則原是羅榮四大營的首領之一,後來張安坐大後,張自盛不服張安,便帶部投忠誠社,與揭重熙聯合作戰。

揭重熙的劍舞的很好,看似銷瘦,卻是個仗劍儒將,他是江西臨川人,崇禎十年進士,任福建福寧知州,崇禎自縊,揭重熙說服副總兵洪日升起兵勤王,抵達南京,也有擁立之功,後回家丁憂守喪。

韃子陷南京,攻江西,為父守憂的揭重熙頭包白巾,聯合同鄉好友傅鼎銓等散家財招兵買馬舉旗抗清,後來南下贛州與萬元吉、楊廷麟等一起建立忠誠社,還親自勸說羅榮、張自盛,以及建寧的九龍營寧文龍等人馬抗清。

江西的諸人馬中,萬元吉、楊廷麟的官職最高,但揭重熙和傅鼎銓這對同鄉好友,卻也是中流砥柱,尤其是揭能文能武,做過知州,幹過吏部考功主事,也當過兵科給事中,後來授僉都禦史。

現如今入朝為吏部郎中兼總理處侍讀學士,但這位可是高舉抗清大旗,告別妻兒,到處聯絡義士,招募訓練出了幾萬人馬的揭將軍,他攻打收複了許多城池。

在南贛四省邊界的垌蠻流民中很有威望。

“京營副提督這官職可不小,何況你封了世襲侯爵位。”

“張安可是封了郡公。”羅榮有些不滿。

揭重熙也封了侯,他這個文臣,因為當初手底下也是有幾萬人馬的,立有不少軍功,故也封侯,他對此倒不在意。

皇帝讓他入朝做吏部郎中,並不高的官職,他卻馬上就交出了兵符信印。

揭重熙是個進士文臣,也是個詩人,還是個五經學者,當初他起兵時,戴著孝舉旗的,他告別妻兒是說,不驅逐韃虜,我決不生還,從今以後,你好像寡婦,兒子就像孤兒,母子珍重,不要再掛念我的生死。

他是真正把生死置之度外的。

他舉旗起兵不是貪戀權勢功名,隻是一個士人的那腔忠君愛國之心而已。

“揭學士你現在深得聖卷,大受賞識,站著說話自然不腰疼,我這調來調去的,就跟無根浮萍一樣,總不踏實。京營副提督又如何,光有品級,又沒甚實權。”

“京營副提督怎麼能說沒實權呢,這可是從一品武職。”揭重熙一邊舞劍一邊道。

副提督確實是實職,但對羅榮來說,自從他被調到張名振麾下做副職起,這幾年一直是副職,他失去了自己的直屬人馬,相比起張安這樣的總兵,他覺得自己手裏就沒了實權。

他反倒是有幾分羨慕揭重熙,雖然他現在的吏部文選司郎中僅是正五品,但這可是個極實權的要職。

六部二十四司中,以吏部文選司、考功司和兵部武庫司這三司地位最高,文選司負責文官選拔以及班次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