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16章 北京光複(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趁半夜也派家丁關中放火作亂,居庸關大亂,雷興趁機帶家丁打開關門,引唐通入關。

唐通軍入居庸關,與雷興等幾部聯合起來,在關中四處亂殺,此時守關的多是些八旗餘丁、老弱,許多漢軍旗、蒙古旗還跟著倒戈,佟國鼎和那些貝勒們跑都沒跑贏,全被一鍋端。

拿下居庸關後,唐通與雷興等又轉身殺回宣化,沿著桑幹河、洋河迅速掃蕩,並派人趕往天成衛,請明軍前來。

得到消息的山西明軍,一開始還不相信。

可後來看到佟國鼎和那幾位貝勒人頭,尤其是那些印信等,也就將信將疑,最後還是抽調人馬趕去。

兩軍最後彙於宣府城下。

明代的宣府被韃子改稱宣化,是原萬全都司及後來的宣府鎮治所,號稱京師鑰匙,

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挹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今大同)之固,是內地通往蒙古和大西北的交通樞紐,更是防禦北方入侵的戰略要地。

明代時,這裏向來是重中之重。

但因韃子新遷都燕北,而太原、大同又丟的太快,加上各地官將的投降、反正等,導致韃子根本來不及再穩固這要地。

留守的都是些二線部隊,還因唐通的叛亂,而導致了這道重要防線的迅速失守。

明代時,這裏是防範蒙古韃靼、瓦喇、兀良哈諸部的邊防重鎮,生死攸關,是京師西北門戶。

可連居庸關這內三關之首的大門都被輕鬆拿下,大同也早被奪取,宣大夾在中間,又如何能幸免。

總兵婁光先,道台胡全才麵對著大軍兩軍圍城,尤其是雷興還是他們的老上司,一番勸說下,便都樹起白旗投降。33小說網

“雷興本遼東秀才,後來努爾哈赤據遼東,設科取士,雷興還去考取了舉人,授秘書院副理事官,後遷都察院理事官,漢八旗立,隸正黃旗,入關後,以右副都禦史巡撫天津,此後曆任陝西巡撫、河南巡撫等職,此人曾隨多爾袞、阿濟格、豪格等征戰,多立軍功。”

朱以海對這個雷興不以為然,不過又是張存仁、洪承疇這類的漢奸罷了,隻是如今見風使舵又改換門庭。

相比起來,他比唐通還好點,畢竟他雖然以前是遼東秀才,但很早就投了韃子,跟著很多年。

而唐通這人怎麼說呢,是陝西人,正經的明朝將門,崇禎七年時為榆林守備,後從總督陳奇瑜征剿張獻忠,不久遷漢中遊擊,在明末剿匪戰中積攢了軍功資曆,曆宣府副將、密雲總兵等。

崇禎十四年的鬆錦大戰,唐通是八大總兵之一,十三萬人救援錦州,卻在鬆山大敗,戰後貶官,卻仍鎮密雲。當年冬天皇太極越過長城南攻山東,連破八十八城,唐通隻敢尾隨其後,不敢一戰,甚至殺良冒功,荼毒地方。

等清軍回師時,唐通與白廣恩還被清軍大敗。

崇禎末年,唐通雖然連連敗績,卻仍任密雲總兵、宣化總兵等要職,手握兵權,舉足輕重,崇禎都隻得親自召見安撫,賜蟒服玉帶,對他寄予極大希望。

甚至封他為定西伯爵。

李自成破大同,唐通入京勤王,奉旨守居庸關。闖軍抵達關下,唐通倒也對的起崇禎的封爵賞賜,出關迎戰,結果監軍太監卻在背後開關投降,唐通也隻得投降了。

降李自成後,唐通被派往山海關鎮守,老朋友吳三桂出兵突襲,唐通大敗,僅餘八騎身免,麾下八千人全降吳三桂。

後來唐通又率一萬餘人戰多爾袞於一片石,仍大敗而歸,跟著李自成逃到府穀,見李自成敗落,便又襲擊李過,向清軍主動請降,入正黃旗,加定西侯,授綏德總兵。

唐通降清後,跟著雷興等在陝西攻打闖軍,圍剿各地抗清義軍。

稍一了解唐通的經曆,就知道這人典型的明末武夫,毫無忠誠信義可言,他們也沒有節操,一味的招兵買馬搶地盤,各種克扣兵餉殺良冒功。

誰強降誰。

唐通給皇帝上奏,自稱自己如何忠於大明等等,狗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