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74章 茶馬(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名夥計提著筆在寫牌子。

“大羊一頭,磚茶一斤,十斤茶易牛一隻。”

一片茶磚是四斤,直接能換四隻肥羊,兩片半茶磚能換隻牛。

這是長裕川為明天交易打出的招牌,簡單又直接,還十分傳統,在與蒙古人交易的時候,茶葉和羊,可以充當基本的計價單位使用。

而茶磚和羊的交易價格,就是最簡單實用的彙率。

一斤磚茶,換大羊一隻,這個價格不算高,甚至有些低,但對於雙方來說公平買賣,並不強買強賣,如此價格,隻能說明行市如此,蒙古人更需要茶,牛羊供應量大。

長裕川在張家口直接收購牛羊駱駝、羊毛羊皮等,用磚茶交易,然後運回京津或是太原等地,利潤很高。

他們以前也會直接深入蒙古腹地交易,那價格還更低,利潤還更高,他們甚至還會直接給蒙古人放貸。

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有時他們會直接以茶磚跟蒙古牧民換牛犢數頭,但並不直接帶走,仍讓牧民養著,等三四年後長大,再來收取帶走,運回內地,可以賣得數倍甚至十幾倍之利。

這些茶磚都是內地加工專門賣給牧民的茶,相對便宜,而給王公貴族們的茶,則十分高檔,價格自然也貴。

同樣的茶,如果從海關出口,比如紅茶二十六兩一擔,綠茶二十四兩一擔,賣給蒙古王公們,那價格起碼得翻上兩三番,若是那種高檔精品茶,一斤就能賣上半兩銀子,甚至能幾兩十幾兩的都有。

以前晉商在蒙古草原上做買賣,賣給他們茶磚、鐵鍋、藥材、布匹、絲綢、鹽、糖、煙絲這些,不僅是賣的貴,收的便宜,而且精明的晉商還利用牧民們牲畜生長周期長,針對牧民開發了各種貸。

先把各種他們需要的內地商貨賣給牧民,沒錢沒關係,定好價格,然後約好等秋冬之際,牲畜長大長肥的時候來收,連本帶利一起收。

到了季節,他們騎著馬過來,拿著賬本挨個蒙古包去收賬。

他們甚至還發明了,每年秋冬牛馬肥壯時去收牲畜、皮張,收走了牲畜後也不給錢或是給貨,而是給他們一張蓋有商號印記的錢貼,交給他們收存好,明年春夏的時候,他們商號的貨物車隊會經過,到時牧民來選購自己所需商物,再用錢貼結賬,白嫖人家的牛羊小半年的利差。

當然不管是給牧民放貸,還是牧民收錢貼,其實都是商業信用關係,有不小風險,各大商號也都很積極努力的維護自己的商業信用,爭取牧民信任。

能夠在草原上立起字號的商號,其實也都挺了得。

許多商號都是幾代人一點點打拚起來的,從一兩個人,到一支商隊,再到開鋪分號,許多駝隊出入草原,打拚起名揚草原的大商號,非常不易,但現在多數都因為通虜,而被皇家接管。

有些通虜不算嚴重的,則也進行了股份改革,皇家或朝廷參股,或是勳貴們入股等。

畢竟以晉商在關外經營的模式,不通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多少都會沾點,本來嚴格追究起來都是抄家滅族大罪,但現在朝廷能給條生路,隻是讓出些股份,倒也還是仁慈,他們也不敢有什麼不滿。

甚至有些商號的東家或股東,直接讓他們拿了銀子退股離場,他們還得趕恩戴德,畢竟商人再有名頭,也隻是商人,在朝廷麵前,尤其是如今中興的紹天朝君臣麵前,那就是群沒半點反抗實力的豬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