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3章 厘金(1 / 3)

午飯過後,朱以海在島上一條溪澗拋出魚鉺垂釣。

楊伯興帶著旗手親兵散開警戒護衛,宋之普、陳函輝、柯夏卿、虞大複、沈宸荃幾位朱以海的心腹也各垂了一竿。

軍旅之中,一切從簡,島上砍的竹子綁上線,再弄根蘆葦做浮標,地裏挖的蚯蚓做餌,溪水清流,能看到回灣裏有魚兒在遊弋著。

說是釣魚,其實也不過是個借口。

這幾位心腹隻是想找個單獨跟監國談話的場合。

“這段時間,我們向寧紹台各地的士紳地主們借款六十餘萬兩銀子,另外募捐得銀二十餘萬兩,本來稅賦還能征得三十萬兩,不過殿下之前已經宣布欠繳全免,並免除今年的稅賦了。”

“有個好消息,原崇禎朝寧波巡海道僉事,弘光時拜鳳陽巡撫的盧若騰,他本福建人,因對馬士英等竊權不滿而辭官歸裏,南京淪陷時,正與弘光所授浙江巡按郭貞一在溫州,今聽聞殿下監國台州,舉旗抗虜,乃征稅勸募,溫處兩府得銀三十萬兩,運銀至台。”

這三十萬兩銀子中,有部份是催繳的兩府稅賦,還有部份是向大戶商人募捐來的。

“殿下之前頒免賦之旨,尚未及傳到溫處,他們已經把銀征繳募集運來,還請殿下處置。”

盧若騰郭貞一居然能弄來這麼多銀子,朱以海當然不能說什麼,明知這銀子肯定有逼捐催繳的,但現在也不能反過來怪罪他們。

難得有如此忠心還這麼有能力。

想了想後,他便道,“孤打算把浙江一道分設四巡撫,浙西的杭嘉湖設一浙西巡撫,浙東的寧紹台設一巡撫,溫處設一巡撫,金衢嚴設一巡撫。分道撫按!”

大明的總督、巡撫等官,其實嚴格說起來是差遣而不是正式官職,本隻是欽差性質,帶有臨時性,事畢即撤,但到了明末此時,基本上成了常設的。

本來巡撫是一省一個,甚至是數省一個,省內又按需要不同,分設分巡道、分守道、兵備道、督糧道等,但到了明末時,也開始濫設,主要原因還是事多。

比如崇禎末,在北京京畿之地,就設了一堆的巡撫、總兵,僅北京周邊就設了八鎮總兵。

現在朱以海實際控製的地盤很小,就一個浙東之地,也還不是很穩固,之前他授於穎為浙江巡撫,現在卻又要把浙江劃成四個巡撫,其中一個還是敵占區,金衢嚴和溫處,實際上也還不是他真正的控製區。

這麼搞的目的,本質上還是為強化控製。

“盧若騰授僉都禦史,溫處巡撫,郭貞一加監察禦史,溫處巡按。原弘光所授的溫州副兵總賀君堯,遷都督同知加溫處總兵官。”

溫處能這麼快送來三十萬兩銀子,這都無疑表明了他們對魯監國的忠心,既然他們這般忠心擁立,朱以海自然得投桃報李。

巡撫、巡按、總兵,算是欽定了這個溫處三人領導班子。

他還給賀君堯一萬人的兵馬編製,總兵標營三營三千人,然後溫州協防副總兵、溫州分守參將、處州協分防參將,以及遊擊將軍等共七營七千人,這一萬人是正式官軍序列,由兵部供餉的。

“派人去溫處宣旨拜封,攜銀十萬兩做為溫處諸營軍餉。”

一萬人馬,一個月就得幾萬兩軍餉,十萬兩其實也沒多少,而且溫處剛送來三十萬兩銀子,朱以海再拔十萬兩下去,其實也還是溫處繳的銀子,但這是以正式軍餉名義下拔的,就完全不一樣了。

“跟盧若騰、賀君堯他們說明白,將士們都按新定的正式軍餉歀發餉,但目前財政困難,所以暫且都先發半餉,但必須實兵實餉,各級軍官也都按新標準給予相應名糧補貼。孤給他一萬兵馬名額,便希望溫處能練出一萬可戰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