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85章 禦門聽政(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穀銔江北的在安慶集結,江南的在太平集結。

綠營兵馬拖拖拉拉,一再催促下,張天祿、卜從善等人才無奈的出兵,可等他們前腳出城,後腳明軍就過來鳩占鵲巢了。

安徽提督張天祿原本是在陝西從軍,後來為曹變蛟麾下參將,弘光時,升為副總兵,奉史可法之命屯駐瓜洲,清軍渡江時為總兵,卻隨趙之龍等不戰而降。

多鐸仍令他統所部三千人,保留總兵銜從征,入漢軍鑲黃旗,因與兄弟張天福和總兵卜從善、李仲興、劉澤泳等降將在安徽等地賣命征剿抗清義軍而因功升賞,封為提督。

可很快張天祿日子就不好過了,浙東明軍入徽池寧太等地,黃道周鄭遵謙有力的支援了金聲的義軍,之後明軍水師也駛入長江,張天祿好日子徹底到頭。

可後麵嚴我公經略江南,又開始對他們這些綠營整編,今天查軍額兵員,明天查器械,後來查克扣糧餉,再後在又查軍紀擾民這些,他們是內憂外困。

綠營不斷整頓,越整兵越少,越整越不能戰。

而且明軍攻勢越來越緊,打的他們不敢離城,可上麵還總是調令不斷,今天讓他們去這剿賊,明天去那平寇,可每次他們隻要奉令開拔,行蹤都會立馬被明軍獲知,然後必然會被襲擊。

每次都是如此,總是損兵折將,幾次過江還被焚毀船隻奪取輜重,上麵還要追責論罪,搞的是一肚子氣。

一邊是明軍咄咄逼人,一麵是江寧上司的屢屢追責。

底下將士們缺錢少餉日子艱難,日子越來越艱難,甚至寸步難行。

眼看著局勢逆轉,明軍又適時的又打又招的,張天祿和卜從善這些人本都是明將,哪個不動點小心思。

所以張天祿兄弟聚兵安慶,卜從善等聚兵太平,兩路各聚集兩萬餘人,已經是兩岸最後的清軍了,他們聚集後卻並沒有馬上去江寧,因為不敢去。

也還在觀望。

安慶的張天祿想等上遊湖廣的勒克德渾他們南下來彙合再走,而太平的卜從善他們也還等山東的譚泰等南下後再出發,誰都不願意也不敢去江寧硬明天子。

當然,除此外,他們也一直在跟明軍使者暗裏聯係談判。

當江南的那幾支駐防八旗被殲滅的消息傳到,他們開始是不肯相信。

可又等了些天,各種詳細的情報也傳到,他們也隻能半信半疑,而等跟明使去江寧回來的部下稟報說,南京鍾山孝陵下跪了無數八旗屍體,甚至看到了無數繳獲的八旗衣甲旗幟等後,也隻能相信了。

甚至最後本來應當是來調他們去江寧的代巡撫劉應賓,居然也跟著明軍來招安勸降了。

張天祿甚至看到了劉應賓送來的嚴我公的招降信。

十分荒謬。

江寧的大清江南五省經略嚴我公居然在為明朝皇帝招降大清安徽提督總兵官,尤其是他現在仍還守著江寧城。

他感覺自己好像在做夢。

可劉應賓卻告訴他一個更驚人的消息,嚴我公其實一直是大明的人。

安慶不遠的江麵上,有明軍水師艦隊,安慶城外四麵,也已經有聚攏來的明軍禦營左廂兵馬。

於是在這個寒冷的正月裏,張天祿率安慶城中清軍舉義反正,擒斬安慶城中的韃官,帶頭剪辮。

長江重鎮安慶城,居然不戰而下。

在張天祿剪辮反正後第三天,南岸太平府當塗的卜從善和蕪湖的李仲興、劉澤泳也都率部起義反正,剪辮反清。

禦營左廂提督張名振迅速派鄭遵謙駐太平,自己親率人馬駐安慶,接收城池,整編降兵。

號稱五萬人的清軍綠營,實際上民壯倒占了三分之二,綠營也有許多新兵。

對這樣一支充數的綠營降兵,張名振奉旨整編,先是把民壯都給遣散回家,然後把一萬多的綠營,又一再精選,最後內留了不到萬人,全都打散編入禦營左營和安徽江西兩省的鎮營中。

並且如張天祿、卜從善這些上到提督、總兵,下到千總哨官的各級軍官,全都送去江寧,說是朝見天子,接受封賞,其實就是解除他們的兵權,不讓他們影響那些降兵,把這批降兵的影響降到最低。33小說網

安徽綠營的投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張天祿和卜從善等將領,本就是明將,當初清軍南下,他們都是不戰而降,這一年跟著韃子也並沒混好,日子反倒更艱難。

安徽等地在明軍的不斷滲透進攻下,本就也已經糜爛了,如今明軍崛起,江南變局,這些軍頭便又成了牆頭草,隨風而倒的選擇不戰而降。

一萬八旗精銳,在江南全軍覆沒,是徹底將他們推回明軍陣營的一個催化劑,而嚴我公這大半年來也沒少煽風點火助陣。

無數捷報彙聚南京城,怎麼能讓朝臣們坐的住。

畢竟如此一來,整個長江以南,已經盡皆收複了。

中興在望,可喜可賀。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起點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