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96章 複遼(1 / 2)

遼東,遼陽。

耿仲明看著高大的遼陽城,又看了眼城下一地的屍體,搖了搖頭。

“想不到居然如此頑強,罷了,收兵。”

“大帥,城中韃子並不算多,讓我們休整下再攻,一定能拿下。”

“沒必要了,”耿仲明雖然心中有些遺憾,但卻還是很果決,他帶著三千多人馬回到海州後,取了家眷,以奉旨要回山東參戰為由,調海州兵馬,並抽調壯丁入伍,盡取壯丁,等集結了一萬多人後,他卻突然舉旗叛亂。

宣布反正歸明後,發兵控製海州城,將城中滿官蒙兵,盡皆殺死,又分兵攻打境內的滿人莊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破斬殺了許多滿人後,又揮兵北上,意圖襲取遼陽。

隻是對於這座遼東重鎮,滿人防備較強,耿仲明派出的細作內應,未能奪城,他展開強攻,折損了兩三千人也沒打下。

雖說守城的滿蒙漢兵也死了不少,但耿仲明並不想再繼續打下去。

本就是想偷襲,既然偷襲不成,那就沒必要硬拚。

“撤!”

離開前,耿仲明派大將徐得功、孫得成等又將遼陽附近掃蕩一番,然後沿遼河南下,一邊搶掠一邊撤,沿途的滿漢屯莊,頓時遭受兵災。

對那些滿人屯莊,耿軍直接就是攻打,攻破後滿人男人斬殺,年輕女子婦人擄走,牛馬錢糧搶掠一空,最後再放把火燒掉屯莊,填埋水井。

對於漢人屯莊,則勸說隨軍遷移。

對於願意隨軍遷離的,自然是客氣相待,對於不肯遷移走的,則沒那麼客氣,實力弱點的,直接就攻破,強製遷移。

實力強點的,則談判,征走些壯丁,拉走些錢糧,也就留一線餘地。

耿仲明這次在海州一帶舉旗起兵,拉起不少人馬來,他還特意派人去聯絡了孔有德、尚有喜二人的舊部,這二王死後,其舊有部眾人口,雖還暫由其兒子統領,但也是人心惶惶,耿仲明又故意散布了許多謠言,諸如朝廷要追孔有德的罪,將孔家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等。

在他的有意挑唆煽動和威嚇下,不少孔尚舊部跟著起兵,打算一同遷往東江。

三王本就是東江出來的,許多老部下都是東江跟著出來的,這些年在遼東韃子手下,也還好,其實日子也還算過的去的,甚至可以說比在東江時好。

但問題是現在局勢如此複雜,三王二死一反,耿仲明跳出來反了,去拉攏其它軍頭們,這些軍官們拿到耿仲明代傳的紹天皇帝招安封賞旨意,這個授總兵那個授副將的,個個在現有官爵上,保留使用,有的還能再加一級,這還是挺誘人的。

留下吧,前途未卜,沒有了靠山,甚至因戰敗可能要被追罪,歸明或許是好選擇。

一時間,遼東也是烽煙四起。

自入關後,韃子遷都北京,整個重心也都調往中原,去年戰事不順後,關外的兵也不斷內調,越發使的遼東守衛空虛,誰能想到這個時候後院起火呢?

耿仲明的這回馬一槍,可謂是捅的紮紮實實,直接捅到大清苦膽了。

耿老二本是遼民,先為明將再降後金,再反出投東江,再後來又投韃子,如今再反正歸明,也算是反複無常,甚至都已經十分熟練了。

他在很早以前叛後金投東江時,就曾經帶著部下遷移了不少遼民去東江,後來幾次,也都是帶著許多部眾,裹脅著百姓遷移。

但不管哪次,都沒有這次條件這麼好。

既沒有追兵在後,也不擔心被攔截,有的是時間,兵力也格外的充裕。

特別是明軍還已經有水師在海邊接應,甚至又有幾支明軍上岸來了。

這種放開搶掠的感覺太爽了,多少年沒有過了。

耿老二為了保證自己在東江開鎮後的實力,到處拉壯丁,拚命遷移百姓,也不管百姓是不是真願意,另一方麵,趁韃子防備空虛之機,對遼東的滿人也是大肆屠戮。

六月。

耿仲明在遼河口附近,順利與沈廷揚會師。

沈廷揚在遼西的覺華島突襲,殲滅了島上的韃子守兵,然後威脅寧遠,迫的遼西的韃子一夕數驚,拚命的調動兵馬增援寧遠,結果沈廷揚卻並沒有去強攻這座要塞重鎮,反而是一麵虛張聲勢假意要攻寧遠,實際卻是分出兵馬乘船在遼西其它沿海地方登陸,分成數支小股部隊襲擊劫掠。

等韃子到處救火,甚至從山海關和北麵的蒙古各部調兵來時,沈廷揚已經在覺華島堆積了許多戰利品了,在韃子的輔政和碩承澤親王碩塞抵達寧遠坐鎮後,沈廷揚也就開始撤離。

在覺華島上留了一支小部隊後,沈廷揚又到了遼東。

水師載著陸戰部隊抵達蓋州海邊的連雲島,此島占地約六千畝,因島上空常年陰雲又名連陰島,一麵倚海,三麵環河。

山控河海要要塞,地扼邊防險隘,向來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