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49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1 / 2)

熱蘭遮成了一座孤城。

不過明軍一開始的順利過後,在麵對熱蘭遮城時卻變的不順利起來,熱蘭遮是一座棱堡,雖然外圍工事沒完成,但仍是一座防禦性能很強的棱堡。

擁有不少火炮,城堡裏也還有不少火槍手,甚至外麵還停著兩條戰艦。

甚至熱蘭遮城除了主體棱堡與半月堡外,還有一座起立在外圍沙丘上的烏德勒支堡能提供額外火力。

雖說沒有配套的斜堤、溝渠、柵欄、低牆等輔助工事,可明軍也沒打過這種城堡,特別是禦營行營也屬於一支新軍。

而福建鄭氏軍隊卻又出工不出力,從廣東廣西調來的兵,也沒經驗,朱成功很多時間,倒是得忙著先整頓各部人馬,甚至得經常去催福建那邊運糧運餉過來。

強攻數次沒攻下後。

朱成功開始用笨辦法,結硬寨打呆仗,先圍起來,然後挖包圍的壕溝,再構築炮台。

跟荷蘭人火炮對轟,逐步摧毀荷蘭人城堡外牆。

就這樣一直等到八月。

巴達維亞總督派來了第二批援軍,由四條戰艦及九百名士兵組成,艦隊司令範德朗,也算是久經戰陣的指揮官。

四條戰艦也較先進,分別裝有三十六、三十四、三十三和三十二門大炮。

放在遠東,這屬於非常強大了。

可範德朗好不容易抵達台灣,結果剛卸下一點補給,和五十名士兵,平靜的海麵就刮起強風,迫使船隻退往澎湖方向暫避。

一走就是二十多天。

甚至被迫遊蕩到福建漳州海麵,等風停了想返回,結果卻又遭遇了大明沿海水師的襲擊,狼狽的重返台灣,便遭遇到了朱成功親自指揮的明軍艦隊攔截。

範德朗希望靠船大炮多的優勢,直接解決海陸兩頭圍困,可結果不論是風速還是水文都不利於他們,上風早被朱成功搶占了。

荷蘭艦隊不僅無法按預案展開猛烈射擊隊形,反而被擠作一團無法動彈,他們的十二條小船被迫獨自衝進了明軍艦隊,被迎頭痛擊,全軍覆沒。

朱成功雖年輕,可手底下有許多豐富的鄭氏水戰軍官,在他的帶領下,猛攻荷蘭艦隊。

科克倫號上的炮手心慌意亂,結果使的火炮多填充了彈藥發生炸膛,接著因擱淺而被岸上的明軍炮台直接炸沉。

另一條克登霍夫號也被的打的擱淺沙灘,船員和士兵雖然棄船逃脫,但戰艦卻被明軍趕到俘獲。

一場戰鬥下來,荷蘭人戰死三百多,受傷者不計其數,還損失了兩條戰艦。

此戰後,荷蘭人連之前剩下的兩條戰艦,總共還剩下四條。

範德朗卸下傷兵,並給熱蘭遮城留下一些補給彈藥後,把四條船都帶離台灣,他讓城堡繼續堅守待援,他把艦隊帶走,避免被明軍水師包圍全軍覆沒。

離開台灣的範德朗一邊派人回巴達維亞向總督稟報求援,一邊跑去了日本。

等到年前,朱成功得到了皇帝調去的一批新式火炮,甚至得到了皇帝親自擬的攻城戰法,先圍繞著烏得勒支堡外一百米範圍,構築起完善的工事、壕溝、炮台,隨後三十門重炮入場作業,從早晨開始猛烈射擊,持續轟了八個小時,打出兩千五百多發炮彈。

熱蘭遮城因射角受限,提供不了多少支援,眼睜睜看著外圍的堡壘被轟的搖搖欲墜。

最後荷蘭人無計可施,隻能在明軍攻入前,主動引爆了城堡內的火藥,然後棄堡而逃。

失去外圍唯一支撐點後,熱蘭遮城堡也就獨木難支了,而這時又傳來消息,北邊的雞籠堡也被明軍另一支人馬久圍之後攻下。

絕望的荷蘭人並沒有等到援軍。

躲在日本的範德朗倒是等來了總督的回複。

總督也沒法再給他調來援軍,也承受不起這麼大的損失了。

所以總督要求他前往山東,拜見大明皇帝,請求談判,希望通過談判能夠挽回台灣,甚至告訴他,大明這位天子與以前的大明天子不同,他對開放貿易的態度很開放。

所以也許不需要再用武力逼迫大明通商貿易了,可以直接跟他們貿易。

隻要大明願意跟荷蘭人開放港口直接貿易,那麼荷蘭東印度公司就算放棄台灣也是可以的,當然,前提是大明還得保證不攔截荷蘭至長崎的貿易航線。

範德朗來之前,覺得這趟如果荷蘭願意主動做出些讓步,那麼大明應當會很痛快的答應的。

畢竟他們能跟澳門的葡萄牙人合作,能跟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合作,沒理由拒絕更強大的荷蘭人啊。

至於一個台灣,還給他們就是,隻要能夠拿到直接對明貿易權,一個破台灣有什麼好值得爭的。

當年也是因為大明不肯貿易,連澎湖都不肯給,這才去占了那個遠離航線的台灣,經過多年發展,也沒發展出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