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37章 立誌與承諾(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宗藩繼承規定,則是滿十歲可授爵,但要繼承相應的封地、財產等卻得等他們父親去世後才行。

朱以海打算加強皇族宗室子弟的教育,既為國家和皇家儲備人才,也加強管束,免的他們在藩地浪蕩缺少約束。

宗藩的女子,則也要求在京起碼呆到十三歲,他會在宮中另設一個女子學館,皇家或王公宰相等高官家的女子,滿七歲可入學,讀到十二三歲便可畢業,既教經史子集文化,也學詩書禮樂等。

讀完後,皇家可優選大臣之女入宮或賜婚皇家子弟。

“兒臣聽父皇安排。”弘甲道。

“俺跟哥哥一樣。”老三弘椮道。

兩人雖然被擄六年,六年不曾讀書識字,但也還是有點基礎的,不過也忘的差不多了。

“弘文館元宵後開課,父皇給你們先找幾個學士給你們補補課。”

老朱家好像向來不怎麼重視教育,天啟帝朱由校,十五歲的時候,他父親明光宗朱常洛據說還不讓他正式讀書,據說朱由校就算後來當了皇帝,也是認字不多,所以喜歡上了做木匠活,不願意理政,那些奏章好多字都認不全,怎麼處置,看了就頭疼啊。

而朱常洛更加了得,大臣都直接吐槽他,說清明之朝,有三十六歲不學之太子,皇上何以謝人言,說的就是朱常洛,朱常洛是萬曆皇帝的兒子,遲遲不讓太子讀書,大臣們催急了,萬曆就讓太監教書。

所以朱常洛是跟太監讀的書,到了十三歲時,才正式出閣讀書。

明武宗朱厚照,也是八歲才出閣讀書。

大明不少皇帝,都被大臣們說不學,那也不是亂說的。

至於一些宗藩子弟,就更別提了,親王郡王子弟還好些,下麵那些將軍、中尉的子弟,許多連名字都沒有,哪還能讀什麼書。

弘甲兄弟倆被擄時一個七歲一個六歲,好在朱以海當時雖還僅是鎮國將軍,但他畢竟是父兄都當了魯王,所以在王府地位也不算低,他自己書讀的早也讀的不錯,所以兒子們較小時就啟蒙讀書了。

隻是如今隔了六年,好多都忘的差不多,又得重新學習。

“以後每天晚膳時,朕可都是要檢查你們兄弟功課的,可別偷懶。”

“請父皇放心,我們一定會用功的,讀書再難,總比放牛牧馬,砍柴種地輕鬆。”弘甲道。

這話說的朱以海好一陣心疼,也感慨這孩子難得的堅強懂事,才十三歲,或許正是因為這段被擄為奴的經曆,讓他更加堅毅懂事。

“嗯,你們身為皇家子孫,這既是榮耀更是責任。

孟子曾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當初韃虜攻入兗州,我們魯藩遭受大難,你們母親與張妃自盡,朕亦被砍了三刀昏死血泊,你們三伯、四叔五叔,還有諸多堂叔堂兄弟等被殺,

但韃子當年沒殺死我們,我中三刀不死,你們為奴六載亦還活著,經曆了這些,我們父子再團聚,都變的更強大更堅韌,韃子奪我江山,占了宗廟陵寢,這些我們都要牢記,我們要更加努力,以報仇血恨。

身為朱家子孫,大漢子民,我們沒有資格妥協退讓,更沒資格逃避,我們必須直麵麵對,還要憤然反擊,我們父子都要努力。”

朱弘甲點頭。

“兒臣會努力的,將來我要進講武堂學習帶兵打仗,待兒臣成年後,請父皇讓兒臣去遼東鎮守,兒臣要把韃子們加害兒臣身上的,百十倍償還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