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49章 入主禁禁城(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各部堂衙門派了先頭部隊來京,也是各自進駐接收自己衙門,並自己動手恢複整理等。

在中秋節的時候,北京城裏,朝廷各衙已經開始正式開衙辦事了,皇帝重陽節後到,已經是來的晚了。

京師雖遭韃子破壞,但底子還在,大明遷都雖然有些急,可威望在這,各地商幫爭相趕來。

太子主持下,對整個北京內外城重新規劃了一下,居民區、住宅區、還有各衙門辦公區,又有作坊區、商業區。

在原有格局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甚至城外拆除的那些空地上,也已經開始提前做規劃部署。

這些規劃好的地,招商承建,建好後出售或出租,由於采取與承建商合作的模式,建好後,把一些地皮或是房屋商鋪等給承建商,允許他們出售或出租或自用等,進展的挺順利。

反正朱以海進城的時候,幾條主幹道已經修好,甚至比以前還要整齊大氣些。

而城頭上架設的大炮,肅立的戎裝禁軍,也讓人很有安全感。

皇宮紫禁城經過了簡單的修整,雖說是簡單,但不論是太子還是閣老們都沒敢大意,再經費有限,也得摳一些到這裏來。

雖沒全麵大修,但也不會出現到處荒草,甚至屋頂漏,房屋破損這些情況。

紅牆也都漆了一遍,屋頂的瓦也都檢查,破損的都更換了,連梁柱也都重新上了漆。

表麵看來,還是非常光鮮的。

不過裏麵陳設就顯得有些簡單了,但凡值點錢的東西,都被韃子帶走了。

朱以海並不太在意這些,他甚至都沒怎麼發現到這點。

太子向他請罪,他才注意到,隻是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都是些裝飾之物,不打緊,先辦好正事。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把京津恢複的這麼好,太子這趟差事辦的非常出色,朕很滿意。”朱以海拍了拍弘甲的肩膀,表示嘉獎。

朱以海在南京紫禁城住了一段時間,北京紫禁城基本上就是以南京紫禁城為藍本建造的,總體格局基本一致。

“相比起東京蓬萊宮,這裏可寬敞多了。”

朱以海在登州的蓬萊宮也住了小三年,但那裏原本僅是一個小衙門臨時改造的,他照樣也不覺得就不行。

“要說韃子還挺講究,這到處放火破壞,反倒是對紫禁城手下留情,居然沒燒?”

他覺得可能是韃子還心存幻想,想著將來再回來吧。又或許,反正好東西都搶走了,這宮殿也就沒燒。

但不管怎麼說,這紫禁城基本保存完好,這帶不走的宮殿,仍然還是很值錢的。

想當初北京原是朱棣做燕王時的封地,靖難之役後,有大臣奏稱,說燕京北平是皇帝龍興之地,應當效仿太祖對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

朱棣於是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為順天府,稱行在。同時開始遷發百姓以充實北京,從各地強遷流民、江南富戶、山西商人等。

永樂四年,下詔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派員奔赴各地開采名貴的木材和石料運往北京,光是準備工作,就持續了十一年。

為了采伐那些珍貴的楠木,一千人進山,出山隻剩五百。而開采修建宮殿的石料,同樣艱辛。

謹身殿,也就是嘉靖時改名建極殿的那塊最大丹陛石,在北京西南房山開采,運送時由數萬名勞工一起運送,不但特意開辟一條運輸道路,而且每隔一裏還挖一口井,選到寒冬臘月極冷天氣時,從井裏汲水把路潑成冰道,用了二十八天,才送到宮裏。

而皇宮專用的金磚,更是在江南蘇州燒製,貢磚在山東臨清燒製。

直到永樂十八年,北京皇宮和北京城才建成,完成的北京皇宮比南京皇宮要大一些。

新建成的北京城周長四十五裏,呈規則的方形,按周禮·考工記裏的理想都城形製所建。

大明十六帝,有十四帝在北京紫禁城居住。

不過永樂十八年宮殿剛完工,次年就發生大火,把前三殿焚毀,二十年後,才重建了前三殿和乾清宮,曆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代。

到百年後嘉靖時,禁紫城又發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等又全部被焚毀,花了四年,才全部重建完工。新完成三大殿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