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七章 歐洲與遠東之關係(1 / 3)

1.歐洲與中國之關係

古代歐洲與中國 歐洲與中國之關係由來甚古。羅馬皇帝中—包括安敦即馬卡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頗有與中國君主互相往還者。當中古八世紀時波斯之基督教徒所謂景教一派者曾有竭力傳布基督教於中國之舉。至十三世紀時芳濟及多明我兩派之托缽僧起繼傳道於中國之事業。威尼斯人馬哥孛羅(Marco Polo)曾入中國,仕於元代。元亡明興,歐洲與中國之交通中斷。自好望角之航路開通以來歐洲與中國之商業關係方形重要。十六世紀初年葡萄牙商人運貨物赴中國以易中國之絲茶。一五三七年葡萄牙人向中國租借廣州南之澳門。

中國之閉關主義 然其時中國人極不喜外國人之入境。中國官吏多視外人為蠻夷。當一六五五年荷蘭派使臣二人覲見中國皇帝,中國政府強令其行跪拜之禮以示尊卑之別。且其時中國之通商口岸僅限於廣州一地。然英國、荷蘭之商人仍接踵而赴之。

鴉片戰爭 歐洲各國人屢欲與北京政府直接往還,就中英國人之運動尤力,然始終不得要領。至一八四○年鴉片戰爭後歐洲與中國政府之關係方確定建設。其時中國政府曾有禁止鴉片輸入之舉,然英國商人因獲利甚厚故不願應命。一八三九年中國政府獲英國商人之鴉片多箱,令英國人停止輸入,英國人怒,逐與中國開釁。

通商口岸 英國人武器精良,不久即戰勝中國,乃於一八四二年與中國訂南京條約。中國允予英國以巨大之賠款,割香港以予之,並更開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四處為通商口岸,與廣州同。美國亦乘機於一八四四年與中國訂通商之約。

其他諸國人之在中國者 自鴉片戰爭以至今日,中國之外患無時或已。法國皇帝拿破侖第三得英國人之援助,於一八五八年與中國宣戰,卒迫中國多開通商口岸,北京附近之天津即開放於此時。近來中國與外國之通商口岸常有增加,自歐洲諸國有要求中國租借地之舉,中國幾罹瓜分之大禍。

2.日本之強盛

日本進步之可驚 在中國之東北者有狹長之群島,中包大島四小島約四千,此即日本帝國之中樞也。五六十年以前之日本閉關自守,與外間不相往來;至於今日則儼然為世界強國之一。其外交政策之變更與德國、法國諸國同為世界諸國所矚目;其武人與政治家亦每能受英國、美國各國人之重視。日本之人民本亦屬蒙古種,貌似中國人,其文化與美術亦淵源於中國,蓋自六世紀時中國佛教自高麗傳入日本後,日本方脫去其野蠻之習,而成為完全華化之國家也。

封建時代 日本古代之天皇名不甚著,自十二世紀後政府大權操諸幕府中將軍之手,天皇則隱居於西京。其時日本之政治狀況殆與同時之西部歐洲同。國內藩王曰大名者負固於各方,四鄉堡壘林立,其權力之大正與西部歐洲中古時代之封建諸侯同。此種狀況至十九世紀方變。

日本與歐洲之交通 歐洲人之知有日本始於十三世紀末年馬哥孛羅之遊記。西部歐洲人之赴日本者當推一五四二年葡萄牙之航海家品托(Pinto)為最早。不久耶穌會中之著名傳道教士名沙未爾(Francis Xavier)者曾於印度果阿(Goa)地方傳道於日本人,日本信徒乃伴之以赴日本。西班牙之傳道士亦自小呂宋之馬尼刺(Manila)渡海赴日本。相傳三十年間日本竟有基督教堂二百處,信徒五萬人。

基督教徒之虐殺及外人之被逐 然因基督教之主教舉止傲慢之故,日本政府遂於一五八六年下令禁止國人不得信奉基督教。十年之後相傳教徒被殺者有二萬人。其時幕府中人每允少數荷蘭與英國之商人設商行於江戶(即今之東京)等地。然英國、荷蘭兩國人互相紛爭,而日本銀錢又複源源流出於國外,日本政府遂多方限製之。至十七世紀末年外人之在日本者僅有居於出島之少數荷蘭人而已。此後二百年間日本仍一返昔日閉關自守之舊。

海軍提督培理與幕府之交涉 一八五三年美國之海軍提督培理(Perry)攜美國政府國書遞諸“日本之君主”,請其協商保護美國人在海上遇險者之財產及生命,並請其予美國人以通商之特權。彼誤以幕府中之將軍為日本之君主,故提出其要求於幕府。幕府集會以討論之,卒開通商口岸二處以與英國、美國兩國人通商。

外人之被逐 以後歐洲各國頗有與日本訂通商之約者,日本乃陸續開函館、橫濱、長畸、神戶四港為通商口岸。然其時天皇不以幕府之通商主張為然,故時有攻擊外人之舉。一八六二年有英國人名理查孫(Richardson)者在江戶西京途中為薩摩藩王之扈從所殺,英國軍艦遂攻薩摩國之根據地鹿兒島地方。此舉影響於日本人心者極大,因日本人至是恍然於外國人實較己為強,而且深知非研究歐洲人之科學與發明則將與中國之命運相同。次年英國人又因日本人不許其商船駛入內海有炮擊下關之舉。日本人益覺有開放門戶之必要。

天皇下令國民不得虐待外人 一八六七年明治天皇(一九一二年卒)即位,年僅十五歲。次年三月天皇請英國代表帕克斯(SirHarry Parkes)及法國與荷蘭二國之代表前赴西京。彼對於帕克斯隨從之被日本人所侮辱極表歉意,並宣布凡國人有再無禮於外國人者即以違皇命論。至是日本人排外之時期可謂告終矣。

日本之政治革命 同時日本又有一種政治上之革命;幕府之權驟然衰落,至一八六七年十月將軍竟不能不辭職,政治實權遂歸諸天皇之手。天皇乃自西京遷都於江戶,改名為東京。國內本多援助天皇以反對幕府者,至是亦願放棄其稱號及特權,一八七一年七月日本之封建製度正式被廢。佃奴製亦一律廢止,並取法歐洲以改組其海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