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3節(1 / 2)

“無事,殿裡入了長蟲罷了。”鄭姬微笑,看了身旁的侍婢一眼,輕輕將穆夫人攙著,朝大社的正門而去。

寺人望著鄭姬離開,心中忐忑不安,卻知曉留在此處不是辦法,隻得離開。

他心底愁苦,又是害怕又是懊悔。悔自己不該貪圖鄭姬的財物,為她通風報信,以致於招來這般禍患。可是如今已無路可退,他心裡想著鄭姬方才的話,知道自己也隻能瞞下去,否則便是殺身之禍。

正低頭走著,忽然,他聽到有人在喚他,回頭,卻見是鄭姬的侍婢。

“主人方才有些話未說清,令我來告知你。”侍婢道。

寺人訝然:“甚話?”

侍婢卻瞅瞅四周,低聲道,“此處非言語之所。”說罷,看他一眼,朝人群外邊走去。

寺人不敢怠慢,連忙跟上。

國人都擁著往大社去看熱鬧,大社邊上的樹林茂密,走十幾步,已經安靜許多。

寺人不敢走遠,忙讓侍婢停下,“有甚話快說,大王那邊若尋不到我,更是麻煩!”

侍婢頷首,站在一棵樹後,道:“此話緊要,你近前些。”

寺人忙湊過去,侍婢作勢要與他密語,待他湊前,臉上忽而殺氣浮現。寺人瞅見她袖子閃過寒光,已知不妙,卻來不及躲開!

正在此時,突然“嗖”一聲破空之聲,一支利箭貫穿了侍婢的手!

利刃脫手落在地上,侍婢捂著手,蜷在地上痛呼不已!

寺人麵色煞白,軟在地上,忙驚惶無措地退開兩丈。

不遠處,幾名吏人亦是目瞪口呆,看向倉謖,有些不可置信。

“都帶回去,尤其是那侍婢,莫讓她死了。”倉謖淡淡道,將手中的大弓交給吏人,轉身朝大社匆匆而去。

*****

阡陌第一次來大社。她記得以前在爺爺的資料上看過,這個時代的人對各種祭祀場所很是重視,分類也很講究,社、廟、祠、壇等等,功用不一。那些名目太繁多,阡陌看看,水過鴨背一般記不住,到了這裡,方才重新認識。

郢都的大社,是楚武王遷都時所立,歷代經營,頗有規模。楚人喜歡高台和巍峨的宮殿,雖然那幾丈高的土台,在阡陌眼裡也並沒有多高,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人力所及的雄偉之作。台上有殿宇,立柱高高擎起殿頂,正中,一根巨木聳立,看著頗有些古舊滄桑之貌,便是社主。

楚王見她目光好奇,得意不已。說這台基是取楚國的四方之土堆成的,光從各地運圖到此地,夯築台基,就耗費了半年之久。而那社主所用的巨木,傳說是先祖季連所留下,有它護佑,可保患害不侵。

阡陌看他言之鑿鑿的樣子,雖然覺得事實未必如此,卻微笑聽著,並不多言。

楚王這個人,阡陌有時覺得自己已經很能夠了解他,但有時,又覺得還不夠。他平日言行做派,皆以務實為上,可是在某些時候,他又是一個頗有浪漫情懷的人。

比如,他會天然地相信他的家族來自於傳說中的高陽氏,身上淌著神的血,有上天的庇佑,盡管這事久遠到超出了文字的歷史,而他連一份能用作證明家譜都拿不出來。

但是,他又並不會迷信老天真的能罩住小命,跟人征戰廝殺,該追打的時候他會追打,該逃跑的時候他也會逃跑;也不會全然相信楚國能靠著這根了不起的古木安然無恙,他疏浚河道對付水患,打開倉廩賑濟國人,別人來犯,他就披甲親征。

阡陌曾經跟他討論過這種哲學層麵的問題。她說,既然神能夠做的事,其實都是人在做,那麼花費這麼許多人力物力去敬神,價值何在?

楚王想了想,不以為然。

“我從不求神能助我多少,我祀奉祭拜,不過是求他莫與我擾亂。”

“如何算是擾亂?”阡陌問。

“多了。災荒,戰禍等等,皆不可測。”說罷,他看著阡陌,唇角勾勾,“再如婦人失蹤不見,或是生出個不肖子……”

他的手總是不安分,阡陌窘然,忙將它們按住。

但他的話,阡陌卻思索良久。

楚國的歷史,她大致知曉。相對於其他的諸侯國來說,楚國起步的時間晚,卻算得幸運。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它抓住機緣,不斷地兼並擴張,最終成為雄踞一方的大國。但再輝煌的成就,也抵不過歷史的腳步,它終有一天會在紛雜的爭端中疲憊不支,灰飛煙滅。

“侶。”她小心地問,“你真覺得,你苦心經營的所有,可延綿萬世麼?”

楚王看看她,卻是一笑,目光深遠,“太久遠我管不得,我能管好的,隻有此生。”

……

隻有此生。

阡陌如今望著這大社,心底寧靜。自己來到這個地方,已經是不可思議,她能把握的,其實也隻有此生,並不比別人多,也不比別人少。而她希望,自己可以與楚王永遠站在一起,就像今天一樣。

她跟著楚王登階,台下,有許多國人看到阡陌,認了出來,樊姬樊姬地喊。阡陌回頭,對他們笑了笑,忽然,看到了另一邊登階而上的穆夫人,還有鄭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