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53 古代之滿族人的供祖、祭祖與祭神(上)(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每當這時,兒孫們都懷念起先人,喜慶豐收先敬祖上。於是,男女老少,人人動手,開始準備祭祖。老太太挑雲豆,青年婦女淘大黃米。米酒(即黃灑,又叫“米兒酒”)早已釀成。男人們有的穿蒸粘糕用的簾子,有的搓綁緒繩。祭祖期間,不許抽煙喝酒,不許吵鬧和說閑話,要聽老人們講祭祖的“揆程”{5}(滿語,即規矩)。如,軋好的黃米麵,烀好的雲豆,要放在西炕上,搓繩、穿簾子的必須跪一條腿,這都是傳下來的揆程。

祭祖的第一天,天不亮女的就起來,撒麵蒸粘糕,東方放亮就蒸好了。兩張炕桌擺在兩炕上,立上幔帳杆,白天掛上黃幔帳,擺上七個香碟,升上達子香,由專人看管粘糕鍋。先起出四塊粘糕放在方盤內,由左向右依次放在北麵桌上四個圓盤內供好。再起四塊粘糕,由右向左放在南桌四個圓盤裏。癸品齊了,全體跪下開始奠酒。由主人向祖上滿三盅米酒。管祭祖的司儀{6}人喊磕頭,一共磕七個頭。行完禮開始吃粘糕,南北炕都不鋪炕席,不使筷於用秫秸棍。這時如有過路人進屋可以隨便吃,說這是罕王(努爾哈赤)當年在山裏挖“棒槌”時留下的規矩。

吃過粘糕開始拿豬(不許說抓豬或殺豬,要說拿豬或使喚豬)。拿豬人到豬圈將豬綁好,抬回來放在祖前。這第一口豬(已閹的公豬)是祭祖的。先用酒壺拴上丈繩係到井內取無根水(不落地的水)。全體跪下,主祭人手拿酒盅,另一人持酒壺往盅內倒水,然後由主人把這水倒進豬的左耳朵眼內,幾時豬耳朵撲棱了,拿豬人喊一聲“嗻!”就是祖宗領牲了,祖宗受禮了。

這時,全體磕七個頭,開始釺豬。退毛後卸成大塊,這叫件子。再上鍋煮七成熟,才能擺件子。擺件子時,祖前放地桌,上麵放好槽盆,用小方盤往屋內端件子肉。由把鍋的給拿,按次序向槽盆內擺,擺成的件子必須成一個全豬趴臥在槽盆內,豬背上蓋花手巾,主人奠酒跪拜。稍事休息,撤掉供肉,家人分坐兩炕吃老虎肉(不說吃豬肉)、小米飯,肉蘸鹹鹽湯吃。吃成菜和吃粘糕一樣,不使筷子,就地吃也行,這樣就好象罕王放山挖“棒槌”吃老虎肉的情景。過往行人向祖上磕頭後,上炕隨便吃,沒有人阻擋。

吃完肉正是歇晌,人們喝著開水,由老人講祭祖的一些規矩。孩子們都願意聽佛頭媽媽{7}的故事,有的青年人還要學祭祀歌{8}和滿人結婚念的阿蠟布密歌{9}。這時,無論誰都特別注意規矩禮貌。休息一氣兒後,便準備拿第二口豬了。第二口豬(閹了的母豬)是祭佛頭媽媽的。這口豬卸後煮好也擺件子,放在槽盆裏,供在南邊位板前。因為是晚間,掛著青幔子。在祭祀時,與前不同的地方是往豬右耳朵眼倒水。

擺完件子已是掌燈時分,主祭人發話熄燈,遮上窗戶,人們都摸黑在地下跪著,北邊留出一條道。祖前桌上放塊肉,旁邊放一把菜刀。由主婦拜祖,她起來之後輕手躡腳地把肉拿走,走時還故意把刀動一下,出個響動。主祭人聽主婦走到門外後,便召喚點燈。選時,屋裏的人鴉雀無聲地磕過頭,行過禮,便開始煮肉,大家等待吃“背燈肉”。吃肉時又熄燈,摸著黑吃。為什麼祭佛頭媽媽摸黑吃“背燈肉”呢?據老人講,佛頭媽媽臨亡時赤身露體,是被亂箭射死的,祭祀時就不能點燈了。同時,這也表示後人對她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