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 388章 地產內幕(1 / 2)

["龍丹道:“潘總,您這樣做法不是違反了城市規劃了嗎?”,潘大福就道:“這有什麼違反的,我們交了錢,政府得了利,還增加了GDP,這叫雙贏”。龍丹道:“這可真是搞地皮啊,不是GDP了”,潘大福就笑道:“現在的華夏,搞地皮就是GDP,這有什麼奇怪的,等你介入這個行業,你就明白了”。龍丹就繼續問道:“要是你們遇到不願意搬遷的怎麼辦?或者是釘子戶什麼的”,潘大福就道:“這個我們根本就不用管,我們把地拿到以後,就把拆遷交給政府,再不濟就交給拆遷公司,這個就不用我們操心了”。龍丹就心道:怪不得有那麼多強拆的事件發生啊,這裏麵還真有道道。

於是,龍丹就問道:“政府的官員就這麼聽話,為你服務?”,潘大福就道:“這個更簡單,把預售的房子送給他們幾套,事情就解決了,他們表麵上市為了GDP,可背後沒有利益誰肯為你服務啊,這也是公開的秘密,老弟,這一手,你可要學著點,不然的話是吃不開的”。老弟想想,也是這麼回事,雖然自己以後不會這麼做,可現在的形勢確實是這樣的。

龍丹道:“潘總不愧是房地產界的翹楚,知道的就是多,以後您的地產公司還會更上一層樓的”,潘大福到不以為龍丹這是奉承,自豪的說道:“那是自然,隻要政策不變,我們地產業的利潤就不會降低,我們的利益就不會受損害。就拿你賣出去的十套別墅來說吧,我拿地的時候,每畝也就400萬,加上送出去的福利200萬,拆遷等各項費用也就100萬,建起房子來人工材料也就100來萬,加起來總共800來萬,可是賣出去的價格確實1400多萬,這裏麵的利潤有多大?整整600多萬,也就是說,你賣出去的十套別墅就給我賺了6000萬,這還是不怎麼賺錢的,我們是以開發公寓為主的,要是專做別墅的,利潤更高,不翻上一番,他們是不會出手的”。

龍丹就裝作羨慕的說道:“怪不得越是有錢人越做房地產了,這可是真是利潤大的嚇人”,潘大福一聽就笑了。這時的潘大福酒也喝了不少了,說話自然也就嘴上沒有把門的了。就對龍丹道:“老弟哦,你還是老實人啊,現在做房地產的哪有用自己的錢的,那不是傻瓜嗎”。龍丹就道:“不用自己的錢用誰的啊?難道用投資公司的錢?”,潘大福就笑道:“老弟,真有你的,用銀行的錢啊,我們華夏的銀行有那麼的多的儲蓄存款,要是我們這樣的人不去貸款,那銀行吃什麼啊?”。

龍丹問道:“銀行的錢就這麼好貸?”,潘大福就道:“我跟你說吧,你隻要用少量的錢拿到地以後,就可以找人評估了,把估值做高幾倍,再抵押給銀行,錢不就來了?然後再去拿地,再抵押貸款,這樣幾次滾下來,雪球就滾大了,你不就有錢了?實話跟你說吧,就是現在大街上開寶馬奔馳的沒有幾個不貸款的,開100萬豪車的起碼就有上千萬貸款,要是能開起千萬豪車的,那他的貸款沒有幾十億也有個十億八億的,不然也養不起車啊”。

龍丹雖然經商多年,真正貸款的時候還不多。除了當初為了貸款千萬,導致破產以外,以後的龍丹是輕易的不貸款。就是後來貸款也是銀行求著沒有辦法才向銀行搞了一些,貸款的這些道道,龍丹還真的不甚明白。怪不得有人說,要是華夏的房地產要是跨台了,銀行也會跟著破產,還真的不假。華夏有幾萬家房地產公司,所貸的資金絕對是一個天量,說不定就占銀行存款的五六成,要是房地產泡沫破滅了,那銀行不發生擠兌狂潮那是不可能的。到了那時,就算是國家開動印鈔機,也是來不及的,何況,國家也不敢那麼做,那樣的話,隻會引發更大的金融危機,或者是爆發通貨膨脹的。

一般說來房地產利潤率大約在25%左右。這個說法並不過分,如果僅僅從“利潤率”來算,房地產的“利潤率”普遍在這個概率左右。問題是,你投入了1個億,淨賺了2個億,這個帳怎麼算?利潤率和投資回報率是兩回事,這個問題大家要先搞清楚。

如某項目銷售總額10億元,淨利潤2.5億元,你的利潤率當然是25%。問題是,你投入了1個億,淨賺了2個億,這個帳怎麼算?利潤率和投資回報率是兩回事,這個問題大家要先搞清楚。我們推算一下這個項目的投資過程:假設土地出讓金2億元,按照國家政策分期交納,首期30%,實際上投入6000萬元就拿到了土地開發資格;假設建築總投入占到了項目銷售總額的30%,建安總成本為3億元。但根據相關規定,主體封頂以後即可拿到預售房許可證,通常情況下,到主體封頂階段建安成本隻投資到40%左右。也就是說,建築安裝費投資到1.2億元左右的時候,項目就已經開始銷售了。再加上各項手續辦理的費用、分期交付的第二、第三筆土地出讓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