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4、身邊(1 / 1)

◇劉慧敏

“坐在你的身邊是種滿足的體驗……天也晴了,花也開了,微風也沉醉……”鍾愛這首歌,除了旋律的優美,吸引我的更是行裏詞間彌漫的愛的煦暖。

可是,當我用褒揚之意飽滿欲滴的詞語將這首歌薦給一位友人時,返回的卻是這麼一句:如果男孩這樣,恐怕就沒有女孩喜歡了。我的眼神刹那一頓……

其實,我是應該也已經意識到這種狀況的了。自茹毛飲血始,男性的角色便已塗上了養家立業的色彩,遙亙千年,色豔少減,倘若失卻了自己的本性本分,是應加以鄙棄的。

曾讀過一則故事:詩家放翁與妻唐宛情意甚篤,陸母不喜唐宛,終以遊誌短為名,將兩人拆為紛飛勞雁。文章憎命達吧,陸放翁餘下詩篇萬首,但其中“東風惡,歡情薄,一抔愁緒,幾年離索。”、“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絞綃透。”兩闕《釵頭鳳》又豈能溶盡這寸斷肝腸的泣淚傷情?

無論陸母是否真的不喜歡唐宛,“誌短”一詞是名正言順的。在陸母心中,在世人眼裏,這幕婚姻悲劇隻是成全家長製度的一個小小的犧牲而已。時代價值觀不同,本無可厚非,可總應該給人以選擇的自由吧,去選擇詮釋生命延續意義的價值取向。無論遠行建業抑或常伴愛人,都是值得選擇的,更何況愛情與事業並非根本矛盾,甚至可以相得益彰的。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賴是維係感情穩定的紐帶,而相愛是針對兩個獨立的人而言的,就如同舒婷筆下的橡樹與木棉,同擔風雨、共享霓虹,人格與經濟的相對獨立是愛情的“不老藥”,尤其是在現今的社會。而如此的愛情,又怎會對事業多加阻礙呢?

人類需要感情的寄托與嗬護。感情是心靈的起點,也是最終歸屬。周國平曾把人比喻成蘆葦,每棵蘆葦都是以另一棵蘆葦為自己的根的,感情是兩棵蘆葦間脈動的血液。舍棄了情感,最終麵對的必將是生命力的衰弱枯竭。因此,我們呼喚感情,呼喚情感的交流。陪伴身邊,隻是一種外在形式而已。現實中,真正的“木棉”與“橡樹”畢竟為數不多,而女性又是最重感情的,因此索求更多些許。其實,不獨女性,男性也一樣需要家人的陪伴。而在現代社會,“身邊”更多表現為一個心靈的概念。並非媚外,我是很欣賞外國人處理感情與事業關係的方式的:無論如何繁忙,都不會忽略與家人的情感交流,日常相伴也好,周末度假也罷,會盡一切可能多陪在他們身邊。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熱情的擁抱,幾句溫暖的問候,已足以讓家人感到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分量。或許因為西方物質在生活中的比重太大才會如此,可是,難道我們也要等到物質逐漸削淡了感情的額度再去學會珍惜嗎?本不繁複,君又何慳吝如此?

“……我願陪你擦拭每個房間,相片日記書簽……”歌聲又飄入了耳中,是啊,相處需要理解,相愛需要寬容,盡可能多陪在愛人、親人的身邊,那就是對和諧與美好的有力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