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鄂爾多斯的月光(1 / 2)

◇李劍

也許你的柔情似水,也許你的熱情如火,就讓讀者處在你情感天空的“水深火熱”之中吧。

鄂爾多斯的月光是有聲音的。

乘羊皮筏漂過黃河,空調大轎車便滿載著關於草原的夢想和喧嘩,碾過一條幹涸、裸露著石子的小河床,緩緩駛入內蒙古境內。在這以後的很長時間裏,透過車窗,沒見一頂帳篷、一隻羊、一棵樹、甚至於一片綠色……植被稀稀落落的,大片沙化、退化的土地像患了牛皮癬,彌漫著難以言表的曠寞和荒涼。“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種在詩與歌裏流傳久廣的原本意義上的草原無異於一個傳說抑或神話。迷惘間隻見不遠處有一條微微突起的頹垣殘跡綿延起伏,橫陳戈壁。導遊說那就是古長城。頓時,車廂裏一陣躁動,校報同仁的幾十部照相機快門聲蓋過了汽車的轟鳴聲。司機笑了,選一個有烽火台殘痕的地方停了車。於是,在鋼筋水泥之林囿禁得太久的人們像一群渴餓至極的饕餮之徒撲向一桌大餐,呼叫著跳下車,向烈日下那坍塌了的荒原文明奔去。

壬午酷暑,我就這樣進了鄂爾多斯。

強烈的陽光鋪天蓋地,毫無遮掩,耀射得人發暈。站在兀起的烽火台殘基上極目眺望,白雲牧野,浩風無痕;蒼穹高邈,時空無涯。亙古及今的無邊荒原空曠得揪人心疼。我是在八百裏秦川長大的,滋養眾生、厚德載物的土地從小在我心中就是寬仁博愛、華美慈祥的佛。尤其是在這個陽光泛濫的時節,盎然生機漫溢原野,莊稼一片連著一片孕育著漿汁飽滿的果實,大地上那無盡的關於收獲的喜悅和希望就像頂著晶瑩露珠的小草日夜生長而且無處不在,仿佛在空氣中抓一把都能捏出綠色的汁水來。可眼前這曝曬於烈日下的遼闊大地,無一壟可耕之田,無一苗有用之禾,無一縷護嗬之蔭,甚至連一隻飛鳥也看不見。滿世界惟有大團大團的白雲,若天神牧放的自由羊群在湛藍色天幕上漂浮流浪。那伸手可拽的朵朵積雲白潔柔美得攝人魂魄。我是第一次踏上漠北大地,對大漠民族的曆史和文化知之甚微。但我相信,一定是因為有了這漫天白雲,才有了蒙古人賴以為存、相依為命的白色帳篷、白色羊群、白色乳汁以及白雲一樣飄逸的歌聲和舞蹈,也一定是因為血液裏融入了這茫茫荒原所蘊涵的彌天豪氣、剽悍野性,才使一個遊牧民族有了不斷演繹輝煌曆史的驕傲。是啊,世世代代能在這荒原深處生生不息的民族一定和這荒原一樣,神奇而且誘人。

鄂爾多斯荒原蒼涼淒美的大詩意讓人們緘默了。烈日裏,有視之無形卻勁疾有力的陣風拂麵而來,那是來自荒原深處的問候。

告別了古長城,大轎車繼續向大漠深處挺進。不知過了多久,天邊才有了淡淡綠意。那綠漸濃漸重,不知不覺間包圍了我們。終於看到有一幟白色旌幡在草原深處高高飄揚,旌幡下麵是一群白色的大蒙古包和旅遊建築物。那一片純潔白色在無邊的深綠色草原上是如此華貴典雅、耀眼奪目。我們就要在這墜落草原的白雲裏度過一個大漠之夜了。

大轎車徑直停靠在“薩拉烏素(蒙語意為吉祥如意)餐廳”前。餐廳建築和設施非常現代化,可就建在一片長滿野生甘草的大草原上,沒有圍牆,直麵荒野,距離住宿的蒙古包群足足有一公裏。那排場、氣勢對於地皮日漸匱乏、絕對寸土寸金的霓虹都市簡直太豪華太奢侈太霸氣了。

停車場旁,我向一個賣旅遊品的蒙古少女詢問當地的地名,她嘰裏咕嚕說了一大通。我一頭霧水,隻好拿出筆紙讓她寫。她吃力地寫起歪歪扭扭的漢字,看那地名長得能列入吉尼斯大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鄂克托前旗布拉格蘇木特布德嘎查鄂爾多斯文化旅遊度假村。

就餐時,見兩個忙碌的服務員也是蒙古姑娘,大家就起哄著讓她們唱民歌。沒想她們一點也不扭捏,兩人一嘀咕,隨即放開嗓子唱起來。她們唱的是什麼我一點也不知道,但那純正的蒙古長調雖不盡美,卻悠悠綿長,音潤韻清。那旋律忽而高亢激昂,雄鷹裹雲,烈風挾電;忽而低怨沉鬱,嫠婦夜訴,哀唳彌長。那是最本色最自然最原始的歌聲,是從寂寞草原寂寞生活寂寞心靈流淌出來的承襲了祖祖輩輩馬背命運和生活底蘊的詠歎,隻為歌而歌,為吟而吟。其意之綿綿、情之顫顫、音之幽幽,猶旋風掠野,回雪入林,餘韻繞空。

這草原大漠太離奇了,連這端茶送水的普通女子也頗耐人尋味。

夜幕降臨。明月初升。

熊熊篝火在大風和音樂裏越燒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