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7、莫讓30%背離初衷(1 / 1)

◇草辛康愷

仔細閱讀了我校2002年正式出台的“學生素質綜合測評辦法”,讓人無不對學生處的老師們敬佩三分。該辦法從全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麵全麵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進行了係統的、科學的評估。譬如,基本素質得分包括了政治思想、社會責任感、學習態度、基礎文明、創新意識、文化素養、身心健康、宿舍文明等9個方麵多達18項內容,在具體測評時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辦法,以量化分數的形式體現該生在這方麵的綜合表現。另外,選舉出公正“執法”的學生代表並建立起有效的監督機製是測評公平、公正、公開的關鍵。該辦法中規定:“執法”者是以班為單位,由全班學生協商選舉,產生若幹名學生代表,從而組成測評小組;測評小組在計算出個人測評得分後,要向全班公布測評結果,待反饋意見後,才可上報測評結果。

然而,在某年的評優活動中,一些學生卻反映:同一專業不同班級、一個班“發表文章”加分了,一個班沒有加;同樣一個獎勵,一個班加了0.5分,一個班加了1.0分;同一個班集體,一位在校團委任職的學生黨員的基本素質得分居然比該班一位十分普通的學生低得多。這些,實在讓人費解、使人疑惑。

原來,是一些班委會成員尤其是班長或團支書在評比中玩起了貓兒膩。綜合測評成績是專業素質得分(占總得分的70%)、基本素質得分、附加分和扣除分四項分數的總和。專業素質得分是硬碰硬的事兒,玩不出什麼花樣,而其他三項“可操作性”較強。於是,這些人在“執法”時采取了壓低別人、抬高自己的不正當手段。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不協商選舉測評小組,不向全班公布測評結果,班委會幾個成員進行暗箱操作。

看來,辦法製定得再好,還得執行好。評優活動不僅要公平,更要公正和公開,這應該是今後我們努力的方向和任務,切莫讓那30%背離我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