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章(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既不能守著前人的成績吃一輩子,更不能讓老街成為擺設,要讓它在新的時期發揮新的作用。”兩人爭執不下,向健江出來調解,說:“把老街開發成商業區,是有點冒險,但現在做事不冒險還真不行,這樣吧,下去之後誌安再組織有關方麵論證一下,我們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太過超前,我想,折衷的辦法還是有。”

一聽向健江這樣說,蘇曉敏就已明白,老街是保不住了,折衷是什麼,折衷就是找一個冠冤堂皇的理由,將不合法的行為變得合法!

會議之後,有人告訴蘇曉敏,向健江找了朱廣泉,一番討價還價後,朱廣泉做了稍許讓步,同意暫時不把新建市場的主體部分放在老街,老街後麵有片居民區,原來也是做為景點保留下來的,隻因供水供電不太正常,如今已沒什麼人居住,原住戶將它租給外來經商者做庫房用。朱廣泉提出,將市場建在老居民區,但老街必須重新改造一番,至少要打通兩個入口。

向健江同意了。

他居然同意了?!

蘇曉敏相信,隻要老街到了朱廣泉手裏,用不了兩年,它就會麵目全非。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人家市委書記都點頭同意了,她一個市長,還能怎麼著?

蘇曉敏是很想找向健江談一談的,最近一段時期,向健江的變化有些大,大得已超過她的想象範圍。

一個人怎麼能忽然間放棄他多年堅守的原則呢,她原來了解的向健江不是這個樣子啊?原來的向健江開朗透明,跟她有一樣的抱負和原則,到東江這才多長時間,他怎麼就?

唐天憶阻止了她。唐天憶隻說了一句話:“有些事不必太急,你應該靜觀其變。”

她真的能做到靜觀其變嗎?

陪程副省長來的,除了省發改委、建委、

政研室和財政廳的領導,還有兩位客人引起了人們注意,一位是前秘書郭棟,他也湊熱鬧來了,後來才知道,郭棟前一天就來了,隻是蘇曉敏他們不知道。另一位,是省政府秘書長羅維平。

看見羅維平的一瞬,蘇曉敏的心連跳幾下,臉也無端地紅了,羅維平回避了蘇曉敏熱辣辣的目光,裝作跟別人打招呼側過了身。蘇曉敏熱熱的心有點變涼,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往人堆中間去。

程副省長熱情地跟迎接他的東江官員打著招呼,可惜的是,他把陳誌安的次序跟蘇曉敏顛倒了過來,應該說,他要先跟蘇曉敏握手寒暄,然後才能輪到陳誌安,但他先抓住了陳誌安的手,一連問了好多跟工作無關的事,才把目光轉向蘇曉敏。

這個細節引起了不少人注意,已經打過招呼的向健江看到這一幕,心裏有幾分緊張。

蘇曉敏卻跟沒事人似的,衝程副省長笑笑,然後握住他半伸過來的手。

程副省長臉上的笑容就在這時候不見了,目光陰沉下去,像是遇見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口氣敗壞地說:“我聽說你最近有情緒啊,工作上的事,有不同意見可以商量嘛,不要動不動就耍小脾氣。”說完,抽出手,大步往前走了。

這當頭一棒敲得實在是太重了,蘇曉敏晾在了那!

自己什麼時候鬧情緒了,什麼時候又耍了小脾氣?

向健江走過來,輕聲說:“冷靜點,快跟進去。”

蘇曉敏恨恨剜了向健江一眼,這一刻,她真想離開這裏。

工作多年,她哪讓領導這麼惡地批評過,而且當這麼多人麵!

然而,她能走開嗎?她鬱悶了一會兒,機械地邁著步子,跟在向健江後麵往賓館大廳走。

程副省長一直由陳誌安陪著,兩個人談笑風生,說說笑笑上了樓。

彙報是下午三點開始的,原定由蘇曉敏就東江國際商城進展情況做專題彙報,會議前半小時,向健江突然改變主意,通知讓陳誌安彙報,他和蘇曉敏做補充。這個時候的蘇曉敏已經沒有彙報的興趣了,中午吃飯時,她跟程副省長都沒能坐到一桌上,唐天憶安排她跟郭棟坐一桌,郭棟說了很多話,蘇曉敏隻記住一句:“國際商城的進展省上很不滿意,程副省長很惱火。”

這一切都向她預示,她的處境有了麻煩。

彙報開始前五分鍾,蘇曉敏收到一條短信,打開一看,居然是羅維平發來了,上麵隻有短短一行字:少說話為妙。

後麵還贅了兩個字:謝謝。她抬起目光,羅維平坐在程副省長邊上,並沒看她,很超然也很冷漠。

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一切都變得莫名其妙?!

陳誌安彙報的激情飛揚,今天他是找到感覺了,程副省長的態度已經向東江宣布,他陳誌安才是今天的主角。

他先就東江國際商城的意義以及對東江經濟的帶動做了一番渲染,接著就開始表功。蘇曉敏頭次發現,陳誌安還是一個厚顏無恥的人!

他把建設國際商城的一切功勞都歸在了項目小組頭上,說項目小組克服種種困難和阻力,在東江經濟一蹶不振的今天,終於將國際商城的建設號角吹響。自始至終,他沒提市委市政府,好像市委市政府才是他要克服的阻力。

在座的人都知道,陳誌安是項目小組組長,他是在不擇手段為自己臉上貼金。

聽到中間,蘇曉敏實在聽不下去了,想站起來打斷陳誌安,可是一看向健江的臉色,她又克製住了自己。

向健江的臉色其實比她還難看,不過,他是鎮靜的,泰然自若的。

功表完後,陳誌安開始訴苦,他繞了一大圈,把話題繞到了老街上。他說:“經過多番調研,項目組認為,把光華路市場建在老街附近,對拉動整個翠煙區的經濟都有好處,不過我們也擔心,商業氣氛過濃,會不會降低老街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