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淡淡的友情(1 / 1)

人生在世,大凡有人群居的地方都會有朋友。朋友多得如州河裏的卵石,但真正知你,愛你,疼你,幫你者,大浪淘沙後,所剩不多,C君算是一個。

我和C君同鄉不同村,共飲一河水,但直到讀師範那年才認識。那時我倆在班上年齡最小,所以,上課同桌,睡覺同床。他性情活潑好動,我天生沉默喜靜;他特長作文,我愛好數學。一學期下來,我倆已處得似水中的糖,糖中的水,誰是誰已分不開了。

那時,他有一輛破自行車,是我們唯一的交通工具。周末無論回家還是返校,都是他騎著我坐著。他瘦小的身子,一扭一扭的,吃力地馱著我,路人見了,都說我們兩隻小猴是在耍雜技呢。可我們的心思全用在為哪道作業題、哪篇好文章的各抒己見裏,有時會爭得小公雞鬥嘴一般,也許隻有那“吱礣、吱礣”的車子,能夠讀懂兩顆年輕熾熱的心靈碰撞的火花。

畢業後,我們兩個教書的學校相距很遠。每周發一封信,周末謀一次麵,成了我們雷打不動的約定和最快樂的事情。每次不是在他家聚,就是在我家住。晚上,共躺一張床,說感受,談學習,話理想,總有說不完的話,恨不得把下輩子的話也透支完了。白天,幫大人下地幹活,總忘不了揣一本書。一次歇息時,兩人躺在棗樹下,背誦朱自清的《背影》,驚飛了樹上一對小鳥兒。

假期是我們放飛理想的最佳時光。計劃把初、高中課本再學一遍,每兩天寫一篇文章進行交流。學英語是最難的事,沒人教也沒資料,我們就湊錢買了收音機,托人搞來書籍,堅持聽講座。盛夏幫家裏收麥子,隻要一到講座時間,我們就一溜煙跑到地塄邊,打開機子,“哇——哇”地學起來。常常為發好一個音,彼此當鏡子,你的舌頭沒翹起來,我的口型張大了,互相督促著、指導著、琢磨著。兩三個假期下來,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為後來的高考幫了大忙。

有年春節,在家家戶戶歡聚團圓的時候,我倆卻遠離親人,在我教書的學校複習功課。學校是在一所破廟裏,也許因為放假的緣故,空蕩蕩的院子,荒涼沉寂,甚至有一些恐怖。但我倆沒有半點惶恐和害怕。年三十晚上,我們又是吹笛子,又是拉二胡,又是二重唱,在那樣一個特別的“春節晚會”裏,為青春的理想而歌,為未來的希望而唱。大年初一,做完功課後,開始動手做年飯。可是,我們平日裏吃慣了現成的,真不知從何下手。於是,他念著菜譜,我掌勺。一會兒,又是我念他操作。正在為“鹽少許”是多少爭論不休時,油鍋卻著火了。救完火,火燒煙燎的,忙乎了半天,總算弄出了十幾個菜,隻是吃的時候,都成了冰涼。可我們卻吃得有滋有味。每天的學習任務滿滿當當,一個假期下來,腦子豐滿了,生活能力見長,友情也煮得更濃了。

冬日裏的一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我一大早騎自行車去百裏外會C君。西北風裹著大雪,像沙粒一樣打得人眼睛睜不開。茫茫的雪野,幾乎見不到人影,路上的積雪厚厚的,車子像是在沙灘上行走,走不了多遠,就摔一跤,爬起來拍拍雪,又往前騎。就這樣,跌跌撞撞,走了好幾個小時,鼻青臉腫的,不知摔了多少次。上燈時節,才趕到C君的學校。

偌大的學校,隻有C君一個人。他一下子摟住我放聲大哭起來。他說:“真沒想到,你能看我。你這個‘風雪夜歸人’啊!”說著,興奮得在我胸口狠狠砸了幾拳。此時,他臉花得像隻貓,我是青一塊、紫一塊。瞅著對方,我們又破涕大笑起來。這晚又成了友情洶洶燃燒的不眠之夜。

以後工作幾經變化,有年他去雪域高原掛職,這一去就是三年。那三年,我們彼此的思念發瘋似的。他說:“讀到你的信,聽到你的聲音,我激動得隻想哭。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最難熬的日子就是那種無人說話的寂寞,哪怕有人痛罵你,聽著心裏也滋潤……”

如今,我們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事業和生活圈子,平日裏總有這事那事,見麵的機會少了許多。年輕時那股子狂熱勁兒,已經被歲月打磨成一片深沉和思索,友情也變得如淡淡的月色一般,這也正應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話。一如梁實秋老先生所說的“因為淡所以才能不膩,才能持久”。想來也是,有了這淡淡而又餘香嫋嫋的友情的永遠陪伴,我們的人生才愈加充實,生活才變得有意義起來。

2003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