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遊白浪(1 / 1)

白浪,是我們五一長假鎖定的唯一去處。因為,那裏既是豫鄂陝三省交會的文化古鎮,又符合我們遊玩的條件:人要少,距離近,且經濟。

五月五日一大早,我們一行駕車沿312國道來到商南縣,後又踏上商南至鄖縣的省道。這條路是新鋪成的柏油路,平坦而又寬闊,隻是“S”形的彎道多得像無數個S串成似的。路兩邊的山不高,但綠得發亮,綠得流油,呈“V”字形向天空放射。駕著車,聽著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仿佛遨遊在維瓦爾第《春》的綠色海洋裏,心情愉悅得像吃了一口蜜蜂剛剛采的春天花魂兒釀成的蜜一樣。

車行個把鍾頭,來到丹江河上的湘河橋,橋下有船在擺渡。過了橋,路卻變成了凸凹不平的土路。這樣,又顛簸了近一個小時,終於到達荊紫關。

荊紫關是一座文化古鎮,屬河南淅川管轄。一條保存完好的明清時的古街和那平浪宮的雕梁畫棟、民居的翹簷飛脊,都依稀透視著昔日水旱碼頭的繁榮和鼎盛。

白浪,在荊紫關鎮以西約五裏處。丹江到了這裏,河口寬了,山也像被耍猴人吆場子般,趕得後退了許多,留下廣闊的天地供人們休養生息。

來到久負盛名、一雞鳴三省的白浪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漂亮的、上書“陝西白浪”四個大字的牌坊,我們一下子興奮起來。沿著一條新建的街道前行,大家一邊讚歎兩邊統一規劃的兩層樓房的整齊布局,一邊急著想看到那個一腳踏三省的“三省石”。於是,在當地一位陝西鄉黨的熱情引領下,我們經過新街旁邊麥田裏那條小路,跨過一條小河,來到了古老的白浪街。

所謂“街”,其實寬不過丈許,長也不過二三百米,兩旁是裝有木板門的土房子。街中間立有一三棱形的友誼碑,碑上三麵分別是陝豫鄂三省對該地的介紹碑文。每麵碑的朝向就是那個省的轄區。碑下一空穴處有一石,正是聞名遐邇的黑而尖的“三省石”。該石所在地由三個省共同管轄,石因此而得名。據當地人講,這石乃神石,曾經鎮住過這裏的洪水災害。過往行人踩一下能帶來吉祥、平安。我們一行幾人都踩著“三省石”,祈求安詳。碑的腳下是一條水渠,四季水流潺潺。碑東麵一米處有一棵彎柳樹,樹心已空,柳枝卻生機勃勃。這石,這水,這柳,見證著三省的曆史變遷,記載著三省人民的悲歡離合。

在一位陝西鄉黨的家裏,我們和主人聊了起來。他說:“我隔壁是河南人,對門就是湖北人。祖祖輩輩我們相處的跟一家人一樣,從沒紅過臉。”我問道:“大夥現在大都搬到新街去了,你咋沒動呢?”他說:“錢還沒攢夠,再說了,還舍不得這地方哩,人氣太好了。”

這時,一位賣神仙葉子(一種藤科植物)涼粉的中年婦女,把擔子放在陝西鄉黨的家門口,吆喝著叫賣。我問她是哪裏人,她說:“就是街上的,湖北鄖縣人。”她看我們一個個汗流滿麵的樣子,關切地說:“吃一碗吧,能敗火呢。”說著就從桶裏撈出一塊黑而軟的涼粉,在手裏用刀劃起來,每碗都鼓堆堆的。她見我們人多,碗不夠用,就跑到鄰居河南人家裏抱了一摞。一位同行的友人風趣地說:“我們端的是河南的碗,吃的是湖北的涼粉,坐的是陝西的凳子,真有意思啊!”另一位朋友說:“要是一個醉漢醉臥街頭,頭枕陝西,一腳在河南,一腳在湖北,豈不成醉三省了。”一句話說得滿街的三省鄉親都樂了。

這條舊的白浪街已經破落了。如今,人們紛紛建起了屬於他們的新白浪街。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築,那些現代化的門店,足以顯現出白浪人民的幸福生活。而那些以三省命名的店鋪,諸如三省飯店、三省數碼照相館等等,更表現了白浪人的大家氣派。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團結和睦是我們民族的美德。這一切在白浪這裏,體現得最為真切,也最為實在,仿佛伸手就能觸摸到流淌在人們靈魂裏的高尚品德呢。

200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