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部分 重要參考文獻(1 / 3)

[文獻1]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馬克思

[導讀]本文是馬克思17歲中學畢業時所寫的畢業論文。作者以優美的文筆、深刻的語言,縝密的思考,嚴格的推理,使人興奮、鼓舞,給人以振聾發聵的力量。文中所表述的一些見解和許多哲理性的語句都深入實際,給人啟迪,時隔一個多世紀,本文仍對廣大青年在現實生活中起著積極的指導意義。馬克思從小在家庭和學校就受到了人道主義、理性主義和聖西門學說等啟蒙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使他在中學時期就確立了擁護進步政治與反對反動勢力的正確立場,並樹立起為人類造福的偉大理想和崇高精神。他在中學畢業時所寫的這篇德語作文表現了這位17歲的年輕人對自己未來所作的最初選擇的嚴肅考慮。少年馬克思已經注意到了“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給自己的責任,他已經認識到個人職業選擇和社會需要之間的關係,指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這一指針和選擇使馬克思從精神上和方向上決定了他自己的一生。他極其認真負責地使用了一個人所可能有的最尊嚴的自由選擇的權利。

自然本身給動物規定了它應該遵循的活動範圍,動物也就安分地在這個範圍內運動,不試圖越出這個範圍,甚至不考慮有其他什麼範圍的存在。神也給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標——使人類和他自己趨於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尋找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神讓人在社會上選擇一個最適合於他、最能使他和社會都得到提高的地位。

能有這樣的選擇是人比其他生物遠為優越的地方,但是這同時也是可能毀滅人的一生、破壞他的一切計劃並使他陷於不幸的行為。因此,認真地考慮這種選擇——這無疑是開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願拿自己最重要的事業去碰運氣的青年的首要責任。

每個人眼前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至少在他本人看來是偉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內心深處的聲音,認為這個目標是偉大的,那他實際上也是偉大的,因為神決不會使世人完全沒有引導的人;神總是輕聲而堅定地作啟示。

但是,這聲音很容易被淹沒;我們認為是靈感的東西可能須臾而生,同樣可能須臾而逝。也許,我們的幻想油然而生,我們的感情激動起來,我們的眼前浮想聯翩,我們狂熱地追求我們以為是神本身給我們指出的目標;但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很快就使我們厭惡——於是我們的整個存在也就毀滅了。

因此,我們應當認真考慮:所選擇的職業是不是真正使我們受到鼓舞?我們的內心是不是同意?我們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種迷誤?我們認為是神的召喚的東西是不是一種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來源本身,我們怎麼能認清這些呢?

偉大的東西是光輝的,光輝則引起虛榮心,而虛榮心容易給人以鼓舞或者一種我們覺得是鼓舞的東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竅的人,理智已經無法支配他,於是他一頭栽進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驅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經不再自己選擇他在社會上的地位,而聽任偶然機會和幻想去決定它。

我們的使命決不是求得一個最足以炫耀的職業,因為它不是那種使我們長期從事而始終不會感到厭倦、始終不會鬆動、始終不會情緒低落的職業,相反,我們很快就會覺得,我們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我們理想沒有實現,我們就將怨天尤人。

但是,不隻是虛榮心能夠引起對這種或那種職業突然的熱情。也許,我們自己也會用幻想把這種職業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無上的東西。我們沒有仔細分析它,沒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讓我們承擔的重大責任;我們隻是從遠處觀察它,而從遠處觀察是靠不住的。

在這裏,我們自己的理智不能給我們充當顧問,因為它既不是依靠經驗,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觀察,而是被感情欺騙,受幻想蒙蔽。然而,我們的目光應該投向哪裏呢?在我們喪失理智的地方,誰來支持我們呢?

是我們的父母,他們走過了漫長的生活道路,飽嚐了人世的辛酸。——我們的心這樣提醒我們。

如果我們通過冷靜的研究,認清所選擇的職業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難以後,我們仍然對它充滿熱情,我們仍然愛它,覺得自己適合它,那時我們就應該選擇它,那時我們既不會受熱情的欺騙,也不會倉促從事。

但是,我們並不總是能夠選擇我們自認為適合的職業;我們在社會上的關係,還在我們有能力對它們起決定性影響以前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開始確立了。

我們的體質常常威脅我們,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視它的權利。

誠然,我們能夠超越體質的限製,但這麼一來,我們也就垮得更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是冒險把大廈築在鬆軟的廢墟上,我們的一生也就變成一場精神原則和肉體原則之間的不幸的鬥爭。但是,一個不能克服自身相互鬥爭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衝擊,怎能安靜地從事活動呢?然而隻有從安靜中才能產生出偉大壯麗的事業,安靜是唯一生長出成熟果實的土壤。

盡管我們由於體質不適合我們的職業,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來也很少樂趣,但是,為了恪盡職守而犧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勵著我們不顧體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們選擇了力不勝任的職業,那麼,我們決不能把它做好,我們很快就會自愧無能,並對自己說,我們是無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會成員。由此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妄自菲薄。還有比這更痛苦的感情嗎?還有比這更難於靠外界的賜予來補償的感情嗎?妄自菲薄是一條毒蛇,它永遠齧噬著我們的心靈,吮吸著其中滋潤生命的血液,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液。

如果我們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能夠勝任經過周密考慮而選定的職業,那麼這種錯誤將使我們受到懲罰。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責,我們也會感到比外界指責更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們把這一切都考慮過了,如果我們生活的條件容許我們選擇任何一種職業;那麼我們就可以選擇一種使我們最有尊嚴的職業;選擇一種建立在我們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選擇一種能給我們提供廣闊場所來為人類進行活動、接近共同目標(對於這個目標來說,一切職業隻不過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職業。

尊嚴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來、使他的活動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質的東西,就是使他無可非議、受到眾人欽佩並高出於眾人之上的東西。

但是,能給人以尊嚴的隻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這種職業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這種職業不需要有不體麵的行動(哪怕隻是表麵上不體麵的行動),甚至最優秀的人物也會懷著崇高的自豪感去從事它。最合乎這些要求的職業,並不一定是最高的職業,但總是最可取的職業。

但是,正如有失尊嚴的職業會貶低我們一樣,那種建立在我們後來認為是錯誤的思想上的職業也一定使我們感到壓抑。

這裏,我們除了自我欺騙,別無解救辦法,而以自我欺騙來解救又是多麼糟糕!

那些主要不是幹預生活本身,而是從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職業,對於還沒有堅定的原則和牢固、不可動搖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險的。同時,如果這些職業在我們心裏深深地紮下了根,如果我們能夠為它們的支配思想犧牲生命、竭盡全力,這些職業看來似乎還是最高尚的。

這些職業能夠使才能適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經考慮、憑一時衝動就倉促從事的人毀滅。

相反,重視作為我們職業的基礎的思想,會使我們在社會上占有較高的地位,提高我們本身的尊嚴,使我們的行為不可動搖。

一個選擇了自己所珍視的職業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稱職時就會戰戰兢兢——這種人單是因為他在社會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會使自己的行為保持高尚。

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衝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們隻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

如果一個人隻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疵的偉大人物。

曆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讚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麵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文獻2]

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的意見

中辦發[2005]18號

(2005年6月25日)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加快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現就做好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的重要意義。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的就業是一個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不僅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當前,隨著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化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一方麵高校畢業生就業麵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麵廣大基層特別是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以及廣大農村還存在人才匱乏的狀況。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有利於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長和改善基層人才隊伍的結構,有利於促進城鄉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各地區各部門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高校畢業生人才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切實做好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工作,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的長效機製。

二、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開展積極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地把個人理想同國家與社會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要通過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國情、了解社會,正確認識就業形勢,樹立行行建功、處處立業的觀念,踴躍到基層鍛煉成才。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深入宣傳黨和政府有關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政策,大力宣傳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創業成才的先進典型,唱響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主旋律,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

三、完善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優惠政策。要完善人才資源市場配置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運行機製,進一步消除政策障礙,健全社會保障體係,促進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就業。對到西部縣以下基層單位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戶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據本人意願遷往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滿5年以上的,根據本人意願可以流動到原籍或除直轄市以外的其他地區工作,凡落實了接收單位的,接收單位所在地區應準予落戶;需要人事代理服務的,由有關機構提供全麵的免費代理服務。對畢業後自願到艱苦地區、艱苦行業工作,服務達到一定年限的學生,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國家代為償還。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就業的,可提前執行轉正定級工資,高定1至2檔工資標準。

四、積極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要大力倡導高校畢業生發揚自強自立的精神,在就業時不等不靠、不挑不揀,勇於到市場經濟大潮中拚搏競爭。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條件,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製的行業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費。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教育和創業能力培訓,為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項目、谘詢等信息服務,對其中有貸款需求的提供小額貸款擔保或貼息補貼。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財政和社會兩條渠道籌集“高校畢業生創業資金”。對於高校畢業生以從事自由職業、短期職業、個體經營等方式靈活就業的,各級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勞動保障代理服務,在戶籍管理、勞動關係形式、社會保險繳納和保險關係接續等方麵提供保障。

五、大力支持各類中小企業和非公有製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各類中小企業和非公有製單位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高校畢業生到這些企業和單位就業營造氛圍、疏通渠道、創造條件。對非公有製單位聘用非本地生源的高校畢業生,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取消落戶限製。對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製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方麵,要與國有企業員工一視同仁;對他們當中從事科技工作的,在按規定程序申請國家和地方科研項目和經費、申報有關科研成果或榮譽稱號時,要根據情況給予重視和支持。要規範人才、勞動力市場秩序,加大人事、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力度,通過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規範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行為。要依法加強對各類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兌現勞動報酬和繳納社會保險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製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的合法權益。到非公有製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今後考錄或招聘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其繳費年限可合並計算為工齡。

六、探索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製度。為幫助回到原籍、尚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升職業技能和促進供需見麵,地方政府要創造條件,探索建立高校畢業生見習製度。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可根據實際需要,聯係部分企事業單位,為高校畢業生建立見習基地或提供見習崗位,安排見習指導老師,組織開展見習和就業培訓,促進他們盡快就業。見習期一般不超過1年,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補助。當地有關服務機構要為這些畢業生提供免費的人事代理和就業指導等服務。

七、逐步實行省級以上黨政機關從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曆的高校畢業生中考錄公務員的辦法。省級以上黨政機關在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各地區各部門開展工作方麵負有十分重要的職責,需要擁有一支德才兼備、熟悉基層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從2006年開始,省級以上黨政機關考錄公務員,考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曆的高校畢業生(包括報考特種專業崗位)的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以後逐年提高。對招錄到省級以上黨政機關、沒有基層工作經曆的高校畢業生,應有計劃地安排到縣以下基層單位工作1至2年。副省級城市黨政機關考錄公務員參照以上辦法執行。今後在選拔縣處級以上黨政領導幹部時,要注意從有基層工作經曆的高校畢業生中選拔。

八、加大選調應屆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鍛煉的工作力度。選調應屆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鍛煉,在改革、建設的第一線和艱苦的環境中了解國情、砥礪品格、增長才幹是青年人才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優化基層公務員隊伍結構、提高基層幹部隊伍素質的有效方式。要進一步擴大選調生的規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都要選拔一定數量的應屆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主要充實到農村鄉鎮和城市街道等基層單位。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加強對選調生的日常管理和培養,在他們到基層工作2至3年後,按照幹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按照有關規定,結合崗位需求,從中擇優選拔部分人員任用到鄉鎮、街道領導崗位。今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補充公務員,應優先從選調生中選用。

九、實施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服務計劃。目前,廣大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等方麵的人才極其短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是促進農村發展的客觀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加強農業推廣服務機構和動物防疫體係的建設,搭建吸納高校畢業生的舞台,既有利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又有利於推動“三農”工作。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繼續做好“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為西部基層教育、醫療衛生、文化、農技推廣服務等公共事業的發展提供階段性服務;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配套支持政策,豐富服務內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要有計劃地選派高校畢業生到本地區農村服務。從2005年起連續5年,每年招募2萬名左右高校畢業生,主要安排到鄉鎮開展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時間一般為2到3年,工作期間給予一定生活補貼。安排到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醫療衛生機構和農技推廣服務機構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其生活補貼由財政安排專項經費予以支付。服務期滿後,進入市場自主擇業,有關部門應協助在本係統內推薦就業。在今後晉升中高級職稱時,同等條件下應優先評定。對報考公務員的,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分數以及其他優惠政策,優先錄用。對於已被錄取為研究生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的,為其保留學籍2年;對於到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服務2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報考研究生的,應適當給予優惠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十、大力推廣高校畢業生進村、進社區工作。要把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從2006年起,國家每年有計劃地選拔一定數量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就業。到城市社區就業的,其薪酬可由所在地財政和社區共同解決。到農村就業的,可通過法定程序安排擔任村黨支部、村委會的相應職務,市縣兩級政府可給予適當的生活補貼,其人事檔案由縣級人事部門管理。要把這批人員作為將來補充鄉鎮、街道幹部的重要來源。對工作2年後報考公務員的,要采取適當增加分數以及其他優惠政策,優先錄用;報考研究生的,應適當給予優惠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爭取用3到5年時間基本實現全國每個村、每個社區至少有1名高校畢業生的目標。

十一、加大財政支持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的力度。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一方麵要以基層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為長遠基礎,另一方麵要加大財政支持的力度。地方財政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安排專門經費,用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中央財政將通過不斷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予以支持。

十二、為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適當增加周轉編製。為緩解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急需人才與編製緊缺的矛盾,在嚴格控製總體編製的前提下,從2006年起連續3年,采取先進後出的辦法,由組織人事部門會同編製部門每年給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的鄉鎮下達一部分周轉編製,用於接收應屆或往屆高校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