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部分 重要參考文獻(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十三、實行麵向基層就業的定向招生製度。根據基層的實際和需要,適當采取優惠政策,麵向中西部地區生源實行定向招生,畢業後到中西部地區基層和艱苦行業就業。要嚴格招生管理,嚴格執行定向招生協議,保證招生工作公平公正,保證這部分學生完成學業後到協議單位服務。高等職業院校要以就業為導向,廣泛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積極推行學曆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製度,努力為基層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實用人才。

十四、認真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各高校就業指導服務機構要與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合作,共同加強與社會用人單位的溝通,逐步建立起統一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實現高校、省、國家三級就業網的聯通和就業工作的信息化,及時發布需求信息,為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搭建方便、快捷、覆蓋麵廣、資源豐富的信息平台。各級政府要統籌高校畢業生市場、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設,使現有各類人才和勞動力市場實現聯網貫通,加快建設統一的人才市場。當前應在已有的市場內開設不同類別的專業市場特別是麵對高校畢業生的專業市場,提高供需對接的針對性,既方便高校畢業生求職擇業,也幫助用人單位選用合適的高校畢業生。

十五、麵向基層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根據國家發展和社會需要科學規劃高等學校的區域布局和層次結構,明確不同層次高校的辦學宗旨和目標。要加強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分析和預測,保持合理的招生規模,按照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調整學科和專業設置。要加強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和社會實踐,提高畢業生適應市場和基層需求的能力。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指導,開設有關職業生涯發展輔導課程,幫助他們確立麵向基層的職業意向。要把教育、指導和幫助學生麵向基層就業作為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大力整合校內資源,形成所有部門和教師共同關心和促進學生就業的強大合力。

十六、加強對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工作的領導。高校畢業生就業是整個社會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方方麵麵,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注意結合本地實際,明確目標任務,采取有力措施,創新工作方法,把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組織人事部門要把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抓緊抓好。要從政治上愛護、工作上關心在基層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積極為他們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中貢獻才智創造條件。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就業,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建立紮根基層、建功立業優秀人才評選表彰製度。

[文獻3]

廣闊基層 放飛夢想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大幅增長,總量已由1999年的101萬人,迅速增長到2005年的338萬人,預計今後幾年每年還將新增60萬人左右。

一方麵,日益龐大的高校畢業生隊伍麵臨就業難題;一方麵,廣闊的基層特別是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迫切需要人才。懷揣著夢想,高校畢業生該如何尋找成才的支點?

想去基層不容易

近年來,在各方努力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85%左右。但數字背後有隱憂,細細分析,情況不容樂觀,問題不容忽視。資料顯示,當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流向並不平衡,到基層、西部、艱苦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的畢業生數量仍然不多,而且不太穩定。

據遼寧省有關部門統計,全省高校畢業生大都集中在沈陽、大連等大城市,而遼西北地區、縣城等基層單位人才相對匱乏。

近年來,四川省每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都在10萬以上,畢業生選擇就業去向大都局限於城市,以至於全省各級公務員招考都空前火爆,有的地方縣級公務員招考比率竟達到1:100.而縣級以下的鄉鎮及農村則很難吸引到畢業生。

湖南郴州市北湖區的引才經曆頗有代表性。2004年,該區擬選調5名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掛職鍛煉,但報名的僅8人。“好不容易通過高考跳出農門,出來了就不想再回去。”中南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小莫這樣說。湖南大學的研究生小董認為,她的學曆高、專業好,到大城市比在農村工作更能有所作為。

事實上,相當多到西部等基層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為西部生源。北京師範大學一名四川籍同學選擇了到西藏建設銀行工作。“雖然很想留京,但家裏窮,簽約單位答應幫我還掉上學時貸的款,再說西藏離四川家裏又近,就選擇了回去。”

而來自青海的同濟大學的小鄭卻表示,如果回老家就業,他可以幹上幾年,但肯定會再動——他不想長期呆在西部。事實上,像小鄭這樣抱有類似想法的西部生源學生並非少數,不少人都打算在西部工作幾年,積累些從業經驗後,再“孔雀東南飛”。

專家認為,目前到基層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數量還較少,存在著“學生不願去、基層不願接,想要的進不來、來了用不上、用了留不住”的現象,特別是在一些艱苦邊遠地區更是如此。

就業基層難在哪

影響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製約因素是多方麵的。有關人才專家分析,目前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麵向西部就業的通道還未完全打通,最主要的“病因”有如下幾種:

首先是基層、西部等地區仍工資待遇較差、生活條件較苦,與東部相比差距較大。據有關部門統計,在珠三角、長三角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月收入一般在1500元以上,而到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基層單位就業的,一般月收入僅在400~800元之間。

2003年9月,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的鐵凱考上了西安市藍田縣法院。報到時,他才發現這裏的條件與想象中差距甚大。在他之前,院裏曾來過3個大學生,如今隻剩下了1個。

其次,有不少畢業生擔心到基層下去容易、上來難,因此不敢輕言下去。專家分析,過大的城鄉收入差距和過高的城鄉轉換成本,使一些高校畢業生產生了“寧要城裏一張床,不要農村一幢房”的思想。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院賴德勝教授解釋稱:“在一些畢業生看來,他們一旦接受了農村中的某個崗位,就有可能被‘鎖定’在那裏,為使終生收入現值最大化,他們自然會希望起點工資盡可能高。這反過來會使他們去農村工作的可能性變小。”

此外,基層受財力、編製所限,難以吸納更多的畢業生。一項調查表明,山東省濟南市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編製約在20個左右,但實有人員多超過80人,有的甚至達到150人。因此,引進大學生無異於“雪上加霜”——編製問題已成大學生落戶基層的焦點之一。專家指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一問題,不僅會使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也會進一步阻礙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就業。

最後,畢業生及家長就業觀念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距,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雖然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觀和就業觀變化很大,但仍有不少人就業期望值偏高、急於回報,與社會實際需要差距較大。受傳統的“望子成龍”觀念影響,多數家長也希望子女留在大城市工作,對自主創業、到基層就業往往持反對意見。不少畢業生反映,在就業去向上,家長的意見對他們影響較大。

引導鼓勵出實招

近年來,有關部門通過擴大選調生人數、麵向應屆生招考基層公安幹警和為西部地區鄉鎮選派共青團幹部等辦法,將6萬餘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充實到基層工作。

2003年,中組部等6部門聯合下發通知,選拔了600名優秀大學生到西部省份為主的15個省(區、市)的鄉鎮基層工作。

此外,從2003年起,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共同組織實施了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現已招募了萬餘名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基層開展階段性服務。據不完全統計,有30%的大學生誌願者服務期滿後,留在西部服務地工作。2004年全國共有近300名大學生誌願者紮根西部基層。

畢業於沈陽財經學院的吳翠竹,對有的畢業生“寧可漂在城裏,不肯農村就業”的念頭很不解,她自己響應遼寧省“一村一個大學生”計劃號召,來到沈陽市新城子區黃家鄉腰中村挑起了村科技副主任的擔子,帶領村民栽種經濟樹木,讓全村增收150多萬元。她本人也因政績突出,在鄉人大選舉中全票當選為黃家鄉副鄉長。

而山西忻州、晉城市則實行“凡進必考”原則,通過人才市場把優秀的高校畢業生選拔到事業單位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山西全省2003年以來,到基層事業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已達6248人。

專家呼籲,根據目前形勢,有關部門必須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製定切實可行的政策,繼續完善人才流動的配套政策,進一步改革戶籍、人事檔案管理製度,消除障礙,疏通高校畢業生下基層的渠道,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

同時,有關人才專家還強調,當前應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成才觀;深入宣傳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幫助他們深入了解國情、了解社會,正確認識就業形勢,樹立行行建功、處處立業的觀念。

[文獻4]

我們需要怎樣的擇業觀

新聞回放:“久久丫鴨頸王——喜歡就啃我吧!”眼下,很多人都愛啃一口“久久丫”牌的鴨脖子。這個由上海財大的MBA顧青一手創辦的連鎖店,短時間便紅遍了大江南北。2004年春,“久久丫”北京的第一家店開張,上海、廣州、深圳……顧青的生意越做越火。

認識自己 認識職業

大學生需要更多地了解“職業”,同時還應該更多地了解“職業生涯”;大學生初涉職場選擇職業時,職業適合自身並具有累積性是最重要的。職業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職業的“成功”很少是畢其功於一役的結果,而是長期有價值的積累再加上機遇的結果。

李路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學院院長):大學生對自己的第一個真正的職業抱有各種各樣的期望和憧憬無可厚非。但“職業”意味著什麼,職業的本質是什麼,卻並不一定為人們所真正了解。

在社會學看來,職業包含著兩個重要特征:第一,由於職業是一種社會分工的形式,因而職業是一種特定的社會關係,不同的職業體係包含著不同的社會關係。第二,作為社會分工體係中的特定社會位置,職業是包含著多種社會期待的社會角色。也就是說,“職業”是包含多種多樣的社會關係和社會期待、因而包含著多種多樣社會規範的集合體。

之所以強調“職業”的這些本質,實際上是想強調大學生在擇業時,不應將職業選擇僅僅看做是專業選擇、工資選擇或機會選擇,而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和能力的職業。比如,盡管公務員職業的技術性成分對於大學生們來說不構成一個難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擔起公務員的社會角色,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公務員職業所內涵的社會關係和社會規範。因此,“認識自己”和“認識職業”並將二者結合起來非常重要,雖然這對於還未開始職業生涯的大學生來說是個挑戰。

職業生涯的概念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是:個人的初始職業對於他後來的職業生涯固然重要,但其他因素,例如教育的獲得、技術的變化、職業的結構或社會結構的變化等,都會對人們的職業生涯產生更為重要的影響,這對於那些初涉職場開始職業生涯的大學生來說同樣適用。

觀念決定心態

青年人的自主創業的內容既可以是“中國芯”、互聯網,也可以是擦鞋店和“鴨脖子”。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或行業,關鍵在於你能否在競爭的環境中揚長避短量力而行,並審時度勢因地製宜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在為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同時,使自己的價值得以體現,生活得到改善。

汪大正(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當代青年人在思考自己職業生涯發展時,首先應正確麵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社會環境。2004年7月,北京聯大的8名大學生,在畢業時選擇了集體承包學校餐廳的自主創業方式;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生物係畢業生小肖開了名為“酷天”的樂器行並領取了北京市第一份優惠創業執照……我並不想說這些青年人創意和定位的新穎或合理與否,我欣賞和敬佩的是他們那種敢於衝破傳統世俗觀念走上自主創業之路的勇氣。

事實上,在高等教育呈日漸普及趨勢的社會裏,當你看到做飯的與吃飯的、開車的與坐車的、賣書的和寫書的、種花的(包括賣花的)和賞花的、甚至賣老母雞的和賣計算機的“本是同根生”,可能都曾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子時,你既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杞人憂天。也許這正是社會平等(教育的平等)和進步的表現。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並不僅僅意味著私家車的普及和互聯網的家喻戶曉,它更應該包括社會成員在人生觀、價值觀、婚姻觀、事業觀、人才觀等人文範疇的觀念與思維方式的更新和轉變。因此,我們對自主創業的認識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裝舊酒,而要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在新的曆史時期,實現這些的前提必須是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轉變。自主創業觀念先行,因為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未來。這一樸素的生活邏輯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的實踐所證實。

自主創業是一種機會

很多人不會對一份工作“從一而終”,就業、擇業、創業、立業將伴隨一生,因此尋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應該抱著鍛煉自身、完善個人能力、探尋發展機遇的心態。

許慶紅(清華大學就業中心主任):許多畢業生希望在大城市、大單位就業,希望工作收入高、福利好、環境佳、工作穩,但這樣的工作崗位數量有限,競爭十分激烈。因此,畢業生應該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客觀分析自身條件,合理定位求職目標。同時,近年來畢業生起薪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畢業生應及時調整對薪酬、福利等物質條件的期望,多關注崗位的發展和鍛煉機會。很多人不會對一份工作“從一而終”,就業、擇業、創業、立業將伴隨一生,因此尋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應該抱著鍛煉自身、完善個人能力、探尋發展機遇的心態。

廣大中西部地區、基層單位、民營中小企業人才緊缺,今後一段時間,這些地方將是打開畢業生就業空間的主要渠道。大學生從基層幹起,更有利於今後的發展和成才。在艱苦地方拚搏的經曆是寶貴的人生財富,從艱苦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人更能迎接更大的挑戰。

自主創業是一種機會,更是一種挑戰。大學生要努力加強創業教育和實踐,做一名就業崗位的創造者。但由於大學生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創業的知識和技能還不成熟,缺乏足夠的創業資金和豐富的社會關係,因此創業成功的大學生並不很多。所以,大學生在創業前,應該充分考慮自身的特點,慎重考慮各方麵的條件是否具備,正確對待自主創業的成功和失敗。

[文獻5]

給未來女婿的信

馬克思

[導讀]1866年,馬克思與年輕的法國工人運動活動家拉法格相識,並把他介紹給自己的次女勞拉。但在戀愛中,拉法格表現出“過分親密”,以“過早的親昵”來代替深思熟慮的愛,馬克思認為很不合適,便給他寫了這封信。拉法格聽從了規勸,經過長時期考驗,他與勞拉終於在1868年結為伉儷。

親愛的拉法格:

請允許我向您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如果您想繼續維持您同我女兒的關係,您就應當放棄您的那一套“求愛”方式。您清楚地知道,並沒有肯定許婚,一切都還沒有確定。即使她同您正式訂了婚,您也不應當忘記,這是費時間的事。過分親密很不合適,因為一對戀人在長時期內將住在同一個城市裏,這必然會有許多嚴峻的考驗和苦惱。我驚訝地看到您的舉止在隻有一個星期的地質年代裏,一天一天地起變化。在我看來,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而絕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早的親昵。如果您借口說您有克裏奧洛人的氣質,那麼我就有義務以我健全的理性置身於您的氣質和我的女兒之間。如果說,您在同她接近時不能以適合於倫敦的習慣的方式表示愛情,那麼您就必須保持一段距離來談愛情。明白人,隻要半句話就會懂的。

(2)在最後肯定您同勞拉的關係以前,我必須完全弄清楚您的經濟狀況。我的女兒以為我了解您的情況。她錯了。我所以沒有提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認為在這方麵應該由您采取主動。您知道,我已經把我的全部財產獻給了革命鬥爭。我對此一點不感到懊悔。相反地,要是我重新開始生命的曆程,我仍然會這樣做,隻是我不再結婚了。既然我力所能及,我就要保護我的女兒不觸上毀滅她母親一生的暗礁。要不是我直接幹預(這是我的弱點!),要不是我對您的友誼影響了我女兒的行動,事情絕不會發展到現在這種地步,所以我個人就負有全部的責任。至於談到您目前的狀況,我偶然聽到的、但也是不願意聽到的那些消息,是很難令人放心的。但我們暫且把這一點放下不談。關於您的總的情況,我知道:您還是一個大學生;您在法國的前程由於列日事件而斷送了一半;您要適應英國的環境暫時還沒有必要的條件——語言知識;您的成功的希望至少也是很靠不住的。我的觀察使我相信,按本性說您不是一個勤勞的人,盡管您也有一時的狂熱的積極性和有善良的願望。在這些條件下,您為了同我女兒開始生活就需要從旁得到幫助。至於您的家庭,我一點也不了解。即使它有一定的財產,這還不能證明它準備給您一些資助。我甚至還不知道它對您所籌劃的婚姻有什麼看法。再說一遍,我很需要聽到對這幾點的明確的說明。此外,您這個堅定的現實主義者,不能期望我像唯心主義者那樣對待我女兒的未來。您作為一個如此講求實際以致主張取消詩的人,一定不願意沉湎於詩中來損害我的女兒。

(3)為了防止對這封信的任何曲解,我向您聲明:您要是想今天就結婚,這是辦不到的。我的女兒會拒絕您的。我個人也會反對。您應該在考慮結婚以前成為一個成熟的人,而且無論對您或對她來說都需要長期考驗。

(4)我希望這封信是我們兩人之間的秘密。等待您的回信。

您的 卡爾·馬克思

1866年8月13日於倫敦

[文獻6]

傅雷給傅敏的信

親愛的孩子:

……對戀愛的經驗和文學藝術的研究,朋友中數十年悲歡離合的事跡和平時的觀察思考,使我們在兒女的終身大事上能比別的父母更有參加意見的條件……

首先,態度和心情都要盡可能的冷靜,否則觀察不會準確。初期交往容易感情衝動,單憑印象,隻看見對方的優點,看不出缺點,甚至誇大優點,美化缺點。便是與同性朋友相交也不免如此,對異性更是常有的事。許多青年男女婚前極好,而婚後逐漸相左,甚至反目,往往是這個原因。感情激動時期不僅會耳不聰,目不明,看不清對方;自己也會無意識的隻表現好的方麵,把缺點隱藏起來。保持冷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至於為了談戀愛而荒廢正業,或是影響功課或是浪費時間或是損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時擾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