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部分 重要參考文獻(1 / 3)

[文獻1]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文獻2]

鄧小平:《國家的主權和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載《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349頁。

[文獻3]

江澤民:《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7年12月25日),載《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頁。

[文獻4]

李鵬:《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製,推進依法治國而努力工作》(1998年3月1日),載《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第258頁。

[文獻5]

吳邦國:《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而奮鬥》(2002年12月17日),載《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554頁。

[文獻6]

吳邦國:《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建設》(2004年9月16日),載《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頁。

[文獻7]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2004年9月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載《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頁。

[文獻8]

胡錦濤:《努力建設持久和平 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2005年9月15日),載《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993頁。

[文獻9]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文獻10]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努力把人大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吳邦國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各專門委員會已經開始依法履行職責。我們要恪盡職守,勤勉工作,竭誠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不辜負全國各族人民的重托。

今後五年,是我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十一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麵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紮實工作,把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堅持好、完善好,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貫徹好、落實好,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

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

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是十分重要的政治機關。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都很強。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人大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對人大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胡錦濤總書記最近強調指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人大工作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我們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頭腦要十分清醒,立場要十分堅定,旗幟要十分鮮明,絕不能有絲毫動搖。要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一要充分認識實行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必然性,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治製度,歸根結底是由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決定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即使社會製度相同的國家,也存在著差異,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治發展道路。我們國家實行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人民的選擇、曆史的必然。1840年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從那時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各階級、各階層圍繞在中國建立什麼樣的政治製度和政權組織形式展開了長期爭論和激烈鬥爭。戊戌變法時有人提出搞君主立憲製,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搞資產階級共和製,沒有站住腳;北洋軍閥搞偽憲製,更是造成一片混亂;國民黨搞所謂國民大會,實質上是反動專製的偽裝,被人民所唾棄。這些製度都搞不成功,是因為它們不符合中國國情、不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曆史證明,在中國,照搬西方政治製度模式是死路一條。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苦鬥爭中,以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為己任,為建立新型人民政權進行了不懈探索和實踐,得出一個重要的曆史性結論,這就是: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製度,隻能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隻能是民主集中製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開辟了我國人民民主的新紀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來。

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一方麵,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為中國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組織形式。人民通過普遍的民主選舉,產生自己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人大都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集體行使職權,集體決定問題,集中人民的共同意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把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麵,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為國家機構高效運轉提供了有力製度保障。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國家機構的這種合理分工,既有利於充分發揚民主,又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工作效率。

鄧小平同誌曾深刻指出:“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製、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是看能否增進入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能否得到持續發展。”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辯證關係,閃耀著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芒。新中國成立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國家的麵貌發生了曆史性變化,經濟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進出口貿易總額躍居世界第三位,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人民民主不斷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麵推進,社會大局穩定,56個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載人航天飛行、首次月球探測、青藏鐵路、西氣東輸等一批舉世矚目的重大工程取得圓滿成功,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顯著提高。所有這些都充分證明,我們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的好製度,我們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順應時代潮流、體現人民意願、能夠強國富民的正確道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我們選擇的發展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績,在國際社會上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讚同。

二要充分認識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本質特征,理直氣壯地堅持自己的特色。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體現了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這就決定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製度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體有著本質區別。因此,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要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劃清界限,理直氣壯地堅持我們自己的特色、發揮我們自己的優勢。

這裏,我想強調三點:

一是,人民代表大會與西方議會有著本質區別。我國的政黨製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與共產黨長期合作共事的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是多黨製或兩黨製,有執政黨,有反對黨和在野黨,各黨派明爭暗鬥,但無論哪個黨派上台執政都不可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都是極力維護自己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團的利益。西方議會無論是一院製還是兩院製,都是各黨派爭權奪利的場所。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施領導的國家權力機關。縣鄉人大代表是按選區直接選舉產生的。縣級以上人大代表實行間接選舉,按照選舉單位組成代表團參加代表大會。也就是說,在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中沒有議會黨團,也不以界別開展活動。人大常委會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各專門委員會依法設立,並根據工作需要由代表大會或常委會決定任免其組成人員。無論是代表大會,還是常委會或專門委員會,都不是按照黨派分配席位的。我們的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民主黨派成員或者無黨派人士,肩負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依法履行職責,為人民服務,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大家合作共事,沒有西方議會中各黨派的明爭暗鬥,而是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在充分協商、基本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按照多數人的意見作出決定。

二是,人大和“一府兩院”的關係與西方國家國家機關間的關係有著本質區別。我們是由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一府兩院”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各國家機關雖然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目標是完全一致的,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各自職權範圍內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憲法法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這與西方國家議會、政府、法院“三權鼎立”有著本質區別。人大與“一府兩院”不是相互掣肘,不是唱對台戲。人大統一行使國家權力要盡職盡責,但不代行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人大根據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願,通過製定法律、作出決議,決定國家大政方針,並監督和支持“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各國家機關協調有效地開展工作,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三是,人大代表與西方議員有著本質區別。我們的人大代表,來自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麵,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解放軍和婦女、歸國華僑等都有適當比例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我們的人大代表,工作和生活在人民中間,同人民群眾保持著密切聯係,對人民群眾的生活和願望感受最直接。我們的人大代表,從事各自的職業,有各自的工作崗位,深入實踐、貼近實際,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憲法法律的貫徹實施情況體會最深刻,對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了解最深入。我們人大代表,是在會議期間依法集體行使職權,而不是每個代表個人直接去處理問題,各級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是代表的集體參謀助手和服務班子。不像西方議員是職業政客,分別代表某黨某派的利益,還有自己的議員助手和工作班子。

三要充分認識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核心所在,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我們國家這麼大,有13億人口、56個民族,經濟要發展,政治要穩定,文化要繁榮,社會要和諧,民族要團結,老百姓要過上好日子,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是不行的。黨的領導隻能加強,不能削弱。在這個問題上,鄧小平同誌講得很明確也很透徹。他說:“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必然四分五裂,一事無成。”“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動搖了中國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亂,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奮鬥和實踐探索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國家根本政治製度。沒有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就不複存在;沒有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優勢就無從談起。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也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做好新形勢下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必須自覺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於人大依法履職整個過程、落實到人大工作各個方麵。要通過人大工作,確保黨的主張經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誌,確保黨組織推薦的人選經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人大工作,無論是立法工作、監督工作,還是決定重大事項,都要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有利於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

總而言之,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選擇的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的唯一正確道路,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確道路。我們深化政治體製改革,目的是不斷推進包括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在內的社會主義政治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必須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要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要切實保證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要全麵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堅持發揮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特點和優勢,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我們要積極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西方那一套,絕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兩院製。

二、努力把人大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大工作越來越重要。黨中央對人大工作十分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加強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胡錦濤總書記最近在談到加強和改進入大工作時,明確提出三條要求:一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二要增強工作實效;三要提高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黨的十七大和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做好新形勢下人大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結合人大工作實際,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貫徹、堅決落實。

這裏,我想就做好本屆常委會的工作,強調幾個問題。

第一,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是社會主義製度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載體,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誌的有機統一,反映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曆史進程,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最新成果,對於維護社會主義法製統一、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建國以來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作出把全黨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同時強調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法製。必須使民主製度化、法律化,使這種製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經過各方麵共同努力,我們已經基本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各個方麵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力地保障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健康順利發展。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不斷推進,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和諧社會的積極構建,體製機製的改革創新,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課題、新要求。立法工作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在提高立法質量的前提下,確保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並不斷加以完善。

我們的法律體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因此,必須注意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不能用西方的法律體係來套我們的法律體係。外國法律體係中有的法律,但不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的,我們完全可以不搞;外國法律體係中沒有的法律,但我國現實生活需要的,我們要及時製定。我們要研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對外國的法律應當采取分析、鑒別的態度,不能照搬照抄。二是,要堅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實事求是,按照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決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集中精力抓緊製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中起支架作用、現實生活迫切需要、立法條件比較成熟的法律,及時修改那些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法律規定,督促有關方麵盡快製定和修改與法律相配套的法規。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領域立法,繼續完善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立法。積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擴大公民對立法的有序參與,妥善處理數量與質量、權力與權利、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穩定性與變動性等關係,不斷提高立法質量。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也就是說,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也是法律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遇到的很多新情況、新問題,一下子都用法律來規範還不具備條件,有的可以先製定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待取得經驗、條件成熟時再製定法律。另一方麵,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對一些地方或民族地區的特點,有的法律不可能都顧及到,需要通過製定地方性法規或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進行規範。同時,還要注意區分法律手段和其他調整手段的關係,需要用法律調整的就通過立法來規範,不屬於法律調整範疇的就沒必要立法,也沒辦法立法。為統籌安排立法工作,要在深入研究論證、充分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盡快擬訂五年立法規劃草案。

第二,關於提高立法質量。法律是全社會必須一體遵循的活動規範和行為準則。立法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法律實施的效果。我們要始終把提高立法質量作為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重點,關鍵是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編製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要廣泛聽取各方麵意見,深入研究論證立法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輕重緩急,科學合理地確定立法項目。二是,有關專門委員會要提前介入法律草案的起草,及時掌握進展情況和起草中涉及的重大問題,做好法律草案審議工作,特別是要把好初審關,對法律草案是否成熟提出明確意見。三是,法律委員會要切實履行統一審議法律草案的職能,認真研究常委會組成人員、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社會各方麵意見,對法律草案進行修改完善。四是,積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並使之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不斷擴大公民對立法的有序參與,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要通過向社會全文公布法律草案等形式,廣泛聽取各方麵尤其是基層群眾的意見。五是,認真執行審次製度,對於法律關係複雜、分歧意見較大的法律草案,采取積極慎重的態度,需要調研的深入調研,需要協商的耐心協商,需要論證的充分論證,在各方麵基本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再提請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