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5、心小膽大 防患未然(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凡人於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範其未然,則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雲:“心欲小而膽欲大。”遇事當如此處也。

——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當人們在沒有事的時候,應保持一種有事在身的狀態,時刻注意防範可能發生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有任何意外之事發生。如果人們在有事的時候,能夠像沒事時那樣泰然自若,使種種憂慮平靜下來,那麼,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會自然消失。古人說:“心中越謹慎小心越好,在行事風格上則又要潑辣大膽,雷厲風行。”我認為,遇到事情都應該如此對待。

家訓史話

武王滅紂後,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監視殷遺民,號三監。武王薨,成王年幼繼位,由叔父周公輔政,致三監不滿。管叔等散布流言,謂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周公為避嫌疑,遠離京城,遷居洛邑。

不久,管叔等人與殷紂王之子武庚勾結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收殷餘民。周公平亂後,遂寫一首《鴟鴞》詩與成王。其詩曰:“趁天未下雨,急剝桑皮,拌以泥灰,以縛門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詩有諷諫之意,望成王及時製定措施,以止叛亂陰謀。成王雖心中不滿,然未敢責之。

古訓今鑒

這裏的“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談的是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有事之時,卻如無事”,談的是遇事不慌,從容應對。凡有誌成就事業者,皆需具備這樣的素質。縱觀康熙執政期間,征討噶爾丹,平定三藩,收複台灣,抗擊沙俄,赫赫功勳,舉世矚目,而指揮若定、舉重若輕,就是這種良好素質的體現!本則作為庭訓的開篇,其訓誡的意義是雋永深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