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卷八十八 雜歌謠辭六(1 / 3)

謠辭二

【堯時康衢童謠】

《列子》曰:“堯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之治與不治,憶兆之願戴己與不願戴己,顧問左右外朝及在野,皆不知也。堯乃微服遊於康衢,聞童兒謠。堯喜,問曰:‘誰教爾為此言?’童兒曰:‘聞之大夫。’大夫曰:‘古詩也。’堯還宮,召舜,因禪以天下,舜不辭而受之。”

立我烝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晉獻公時童謠】

《春秋左氏傳》曰:“晉獻公伐虢,圍下陽,問於卜偃曰:‘吾其濟乎?’偃以童謠對,曰:‘克之。十月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鶉火中,必是時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漢書·五行誌》曰:“周十二月,夏十月也。言天者以夏正。”

丙之晨,龍尾伏辰。袀服振振,取虢之旂。鶉之奔奔,天策焞々。火中成軍,虢公其奔。

【晉惠公時童謠】

《漢書·五行誌》曰:“晉惠公賴秦力得立,立而背秦,內殺二大夫,國人不說。乃更葬其兄恭太子申生而不敬,故詩妖作也。後與秦戰,為秦所獲,立十四年而死,晉人絕之,更立其兄重耳,是為文公,遂伯諸侯。”

恭太子更葬兮,後十四年晉亦不昌,昌乃在其兄。

【魯國童謠】

《漢書·五行誌》曰:“《左氏傳》,魯文、成之世童謠也。至昭公時,有鴝鵒來巢,公攻季氏敗,出奔齊,居外野,次乾侯八年,死於外,歸葬魯。昭公名裯。公子宋立,是為定公。”

鴝之鵒之,公出辱之。鴝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鴝鵒跦跦。公在乾侯,徵褰與襦。鴝鵒之巢,遠哉遙遙。裯父喪勞,宋父以驕。鴝鵒鴝鵒,往歌來哭。

【楚昭王時童謠】

《家語》曰:“楚昭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鬥,圓而赤,直觸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問群臣,莫之能識。王使使聘於魯,問於孔子。孔子曰:‘此為萍實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為能獲焉。’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久之,使來以告魯大夫。大夫因子遊問曰:‘夫子何以知其然?’曰:‘吾昔之鄭,過乎陳之野,聞童謠,此楚王之應也,是以知之。’”

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鬥,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周末時童謠】

《家語》曰:“齊有一足之鳥,飛習於公朝,下止於殿前,舒翅而跳。齊侯大怪之,使使聘魯,問於孔子。孔子曰:‘此鳥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肩而跳且謠,今齊有之,其應至矣。急告民趨治溝渠,修堤防,將有大水為災。’頃之,大霖雨,水溢泛諸國,傷害民人,唯齊有備不敗。”

天將大雨,商羊鼓舞。

【漢元帝時童謠】

《漢書·五行誌》曰:“元帝時童謠,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北宮中井泉稍上,溢出南流。井水,陰也,灶煙,陽也;玉堂、金門,至尊之居:象陰盛而滅陽,竊有宮室之應也。王莽生於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為三公輔政,因以篡位也。”

井水溢,滅灶煙,灌玉堂,流金門。

【漢成帝時燕燕童謠】

《漢書·五行誌》曰:“成帝時童謠,後帝為微行出遊,常與富平侯張放俱稱富平侯家人,過陽阿主作樂,見舞者趙飛燕而幸之,故曰‘燕燕尾涏涏’,美好貌也。‘張公子’,謂富平侯也。‘木門倉琅根’,謂宮門銅鍰,言將尊貴也。後遂立為皇後,與弟昭儀賊害後宮皇子,卒皆伏辜,所謂‘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者也。”

燕燕尾涏涏,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根。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

【漢成帝時歌謠】

《漢書·五行誌》曰:“成帝時歌謠也。桂,赤色,漢家象。華不實,無繼嗣也。王莽自謂黃象,黃爵巢其顛也。”

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桂樹華不實,黃爵巢其顛。故為人所羨,今為人所憐。

【王莽時汝南童謠】

《漢書》曰:“汝南舊有鴻隙大陂,郡以為饒。成帝時,關東數水,陂溢為害。翟方進為相,與禦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視,以為決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費而無水憂,遂奏罷之。乃翟氏滅,鄉裏歸惡,言方進請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罷陂。王莽時常枯旱,郡中追怨方進,時有童謠。”子威,方進字也。

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當複。誰雲者?兩黃鵠。

【更始時南陽童謠】

《後漢書·五行誌》曰:“更始時,南陽有童謠。是時更始在長安,世祖為大司馬,平定河北。更始大臣並僭專權,故謠妖作也。後更始遂為赤眉所殺,是更始之不諧在赤眉也。世祖自河北興。”

諧不諧,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

【後漢時蜀中童謠】

《後漢書·五行誌》曰:“世祖建武六年,蜀中童謠。是時公孫述僭號於蜀,時人竊言王莽稱黃,述欲繼之,故稱白。五銖,漢家貨,明當複也。述遂誅滅。

黃牛白腹,五銖當複。

【後漢順帝末京都童謠】

《後漢書·五行誌》曰:“順帝之末,京都童謠。按順帝即世,孝質短祚,大將軍梁冀貪樹疏幼,以為己功,專國號令,以贍其私。太尉李固以為清河王,雅性聰明,敦詩悅禮,加又屬親,立長則順,置善則固。而冀建白太後,策免固,徵蠡吾侯,遂即至尊。固是月幽斃於獄,暴屍道路,而太尉胡廣封安樂鄉侯、司徒趙戒廚亭侯、司空袁湯安國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