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3、夏完淳怒斥洪承疇(1 / 1)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夏複,號存古,鬆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鬆江縣)人。夏完淳年少英才、膽氣過人,是一個神童。他5歲讀完了“五經”,7歲能詩作文,9歲時已寫出了一本叫《代乳集》的詩集。在父輩們的長期熏陶下,夏完淳童年時起就開始關心時事,且有敏銳的政治眼光,有國獻身的抱負。

夏完淳15歲那年,清兵打到了他的家鄉,所到之處,燒殺搶劫。眼看著家鄉父老飽受清兵殘暴虐殺,他心裏燃起怒火,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父親和老師組織的義軍,並迅速成為一名骨幹。不久,由於義軍人數太少,戰鬥失敗。父親不願當俘虜,投湖自盡了。父親的殉國,更激起夏完淳堅持抗清的決心。他和老師、嶽父一起歃血盟誓,決心戰鬥到底。他變賣了全部的家產,奔走於浙江一帶,聯絡反清力量。不幸的是,在清兵的大搜捕中,他被清兵逮捕了,並被押至南京。

到了南京,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洪承疇親自提審。洪承疇知道夏完淳是江南著名的“神童”,便心懷叵測,誘他投降,借此收買人心。夏完淳見堂上坐的是洪承疇,不由得怒火中燒,昂首挺立,堅決不肯跪下。洪承疇假仁假義地說:“你這個毛頭小孩,懂得什麼事理?還不是誤受叛亂之徒的蒙騙,被拉過去的?你要是肯投降,歸順大清,管保你前程無量。”夏完淳裝著不認識洪承疇,故意高聲回道:“你才是個叛亂之徒!我是大明忠臣,怎能說我反叛?人常說起我朝‘忠臣’洪亨九(洪承疇字)先生在關外和清軍血戰而亡,名傳天下。我年紀雖小,但說到殺身報國,還不甘落在他的後麵呢!”洪承疇聽後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洪承疇的左右趕忙出來解圍,告訴夏完淳:“堂上正是洪大人。”沒料到,夏完淳反而手指洪承疇的鼻子,罵得更凶:“胡說!亨九先生早已為國捐軀,天下人誰不知曉!當時天子親自哭祭他,滿朝群臣都痛哭流涕。你這個無恥叛徒到底什麼人,敢冒他的大名來玷汙他的‘忠魂’!”夏完淳這一席罵,痛快淋漓,巧妙異常。弄得洪承疇臉紅一陣,青一陣,坐立不安,雖似有千刀剜肉、萬箭刺心,卻也不敢還上一句。狼狽退堂,把夏完淳關進了獄中。

南京監獄,陰暗潮濕,臭氣熏天。可是在這種非人的折磨下,夏完淳仍然豪放如常。他和難友一起作詩,談忠說義,完全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他在《獄中上母書》中寫道:“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噩夢十七年,報仇在來世。神遊天地間,可以無愧矣”,表現了他視死如歸的氣概。

敵人對夏完淳軟硬兼施,都沒能使他屈服。最後,不得不把他押到南京西市刑場。麵對死亡,夏完淳毫無懼色。他雙目炯炯發光,昂首立在刑場上,堅決不肯下跪。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在這小英雄麵前,膽戰心驚,在監斬官的再三催促下,才哆哆嗦嗦地舉起了手中的刀。

簡評:

少年英雄夏完淳犧牲的時候,還不滿17歲。他是那個特定曆史時代的兒子,同時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郭沫若在抗戰時期以夏完淳事跡為基礎創作的話劇《南冠草》曾激動過多少誓以熱血拯救祖國的中華兒女!今天,盡管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但對祖國的義務沒有變,青年人追求向上、追求真理的激情沒有變,因此在他的身上,我們同樣能汲取許多做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