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9、徐驤五經轉戰抗敵寇(1 / 1)

徐驤(?—1895),台灣苗栗人,台灣抗日義軍領袖,中國近代傑出的愛國者。

徐驤原是文秀才,但酷愛習武。他生在農村,同情農民疾苦,與農民有深厚感情。常用僅有的種田所得,周濟貧苦的農民。

189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割讓了台灣和附屬島嶼,日軍在台北登陸。台灣人民義憤填膺,奮起反抗,推舉黑旗軍劉永福為抗日領袖。

可是,黑旗軍隻有幾千人,如何扭轉危急形勢呢?徐驤挺身而出,召集鄉民們說:“我們雖然把台灣的抗日重任托於劉公,但劉公孤立無援。我們應該組織起來,人自為戰,家自為守,誓與我台灣島同生死,共存亡!”他的激昂慷慨,感動了大家。會一散,各鄉就選派了壯丁,組成民團,推舉徐驤為團長。從此,徐驤同台灣人民五經轉戰抗日寇。

6月,劉永福派徐驤去援助新竹守將楊紫雲。6月的竹林,枝繁葉茂。徐驤令義軍身著竹葉裝,頭戴竹葉帽,潛於竹林深處。等敵人走進竹林,徐驤一聲令下,殺聲四起。敵未設防,銳氣頓減。義軍以一當十,越戰越勇,敵終告敗,死傷無數,俘虜百餘人。竹林戰告捷。

8月,日軍進犯大甲溪,徐驤和黑旗軍守將吳彭年設好埋伏。日軍剛渡過溪水,吳彭年伏兵發起攻擊。日軍見勢,連忙後撤渡河。剛渡一半,徐驤伏兵喊殺著截了過來。日軍大亂,紛紛溺水,死亡不計其數。溪水戰告捷。

這時,徐驤的家鄉苗栗已經淪陷,有人勸他:“趕快設法尋找家屬吧!”他說:“省破家何在!台灣不淪陷,家屬何愁找不著!台灣若淪陷,還談什麼尋家屬!”

日軍向彰化進犯。吳彭年、徐驤據守八卦山。敵人收買漢奸,從小路爬上山頂,黑旗軍、義軍同敵人展開了白刃戰,擊斃敵人一千多人,日軍少將山根信成當場斃命。山戰告捷。

10月,日軍又向台南嘉義進攻,徐驤和守將王德標率眾挖掘了地道,埋放了地雷群,直達敵人營下。半夜時分,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敵營升天。炸死敵人七百多人,日軍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重傷後殞命。地道戰告捷。

之後,日軍不斷增援,而黑旗軍和義軍糧餉彈藥缺乏,處境越來越艱險。徐驤和王德標帶領士卒退守曾文溪,動員高山族壯士參戰。日寇猛攻,王德標戰死。徐驤身受重傷,但仍指揮戰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震臂高喊:“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軍民共戰失敗。

台灣,雖落入日軍手中,但徐驤等愛國誌士的英雄氣概,始終鼓舞著台灣人民對侵略者的反抗。

簡評:

就義前,徐驤仍壯心不已,大聲呼喊道:“中華、中華,我所至愛。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充分表現了這位台灣抗日英雄的一片愛國熱忱。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親勘位於苗栗頭份鎮的仁愛公園,允諾盡速專案成立“徐驤紀念公園”,認為仁愛公園現址鄰近頭份市區,鎮民使用率高並兼具周圍環境的美化,十分有助苗栗縣民追思英烈徐驤的精神。民間肯定徐驤為“台灣抗日領袖第一人”,在黃南球所編寫之新竹縣誌中甚多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