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章 要有感而發(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常講“文如其人”,是指所寫文章折射著作者的心地、品格、胸襟以及對人生的參悟和審美層次等。所以,寫作是人格力量的顯示,是德與行的曝光,是感情的奔瀉,是生活的聚焦。

大凡好的文章和傳世之作,字裏行間無不凝結著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獨到的認識和剖析。這樣,文章才有鮮明的個性,才有真知灼見,才有獨特的價值,才能令人擊節稱頌,令人愛不釋手,故而才有生命力。像魯迅先生的雜文和小說,像茅盾先生的《子夜》,像軍旅作家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以及當代作家們的優秀作品都是寫自己所熟悉的社會、所熟悉的人和所熟悉的事,總之都是有感而發的產物。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感而發呢?我想無論是小作者、中年作者還是老作者,雖然主觀與客觀條件有別,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圈兒,各自都有各自的社會活動範圍。隻要多走,多看,多記,多學,多思考,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曆和社會知識,做起文章來就會充滿激情,就會言之有物,就會不吐不快,就會似行雲流水,如大河奔騰。

否則,那種為作文而做之文,不是賣弄技巧,故作高深,就是隔靴搔癢,無病呻吟,抑或是鸚鵡學舌,千人一麵,使人讀了這樣的文章,如同嚼蠟,不會留下什麼印象。

這個為文之道,但願對一些作者尤其是對少年作者有所啟迪。

1996年應《求知報》之約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