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節 “希望工程”,希望中的愛(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張曼新的“公開信”一發表,立刻在匈牙利華人社團和廣大華胞中引起燎原之勢,一篇篇帶著呼喚又帶著愛心的《中國人幫中國人,救孩子就是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為了失去校園的孩子》、《我為‘希望工程’獻愛心》等文章在報端紛飛,一筆筆漾著情又蓄著愛的捐款送到了“愛心委員會”。

在為期不長的時間裏,由“華聯會”發動並得到廣大旅匈華胞支持的為“希望工程”的捐款達四萬二千美元。旅匈華胞的心與上千名複學的兒童的心連在了一起,旅匈華胞的愛心與祖國的胸膛貼在了一起。

轉過年來的國慶節,張曼新又作為國賓參加了國慶活動。

席間,一位記者在采訪張曼新時,不經意地問了句:“張先生,聽說您現已榮任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副會長,又成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和自治區僑聯的常委,你還打算為國家做些什麼貢獻?”

這位記者話出口頓時覺得有些唐突,感到問得不太得體,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幾分不安。

張曼新思索有頃,開口便答:“我打算今明兩年內為祖國興建一所希望小學。”

“興建一所希望小學?那得需要幾十萬元人民幣吧?”這位記者不禁驚訝地問。

“大概需要三十萬。”張曼新答。

“三十萬?!”這位記者臉上的驚訝之態繼續在擴散。

因為,他知道,張曼新雖然是著名的愛國僑領,但他卻稱不上億萬富翁。幾年來,他放棄能大把賺錢的生意,全身心地投入到“華聯會”的工作中,不但在“華聯會”中分文不拿,而且每年還要為“華聯會”開展會務活動付出數目可觀的費用以及辦《歐洲之聲》報的費用。不僅如此,他在每年以“華聯會”的名義發動的向匈牙利殘疾人及中國的“希望工程”等方麵的募捐款中,以及對國內災區的捐款中,他都為人表率地帶頭捐獻。僅對安徽和浙江溫州等地區的水災,他就捐助六千美元,加上每年大量接待工作的開支,方方麵麵,裏裏外外,每年耗費的資金,都在五六萬美元以上。他隻花不掙,錢從哪裏來呢?

多虧了他的家族有比較雄厚的經濟實力。

而今,他張口又要興建一所希望小學,莫不是心血來潮,說說而已吧,能做得到麼?

“放心,麵包會有的,奶油也會有的。”張曼新見記者的表情掛著幾分狐疑,幽默地說。

之後,便出現了本章開頭《三十萬捧出僑領愛國心》所描述的那樣,張曼新將籌集的三十萬元人民幣,如期交給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五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光英題寫校名的“曼新希望小學”,在寧夏涇源縣蘆草窪吊莊七村竣工。時任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現任自治區主席的馬啟智擔任“曼新希望小學”的名譽校長。

這所建築麵積五百多平方米、可容納六百多名學齡兒童入學的“曼新希望小學”校址,原先是一片荒灘,蘆草萋萋,沙坑遍布。而如今,高高的紅磚圍牆裏,六幢嶄新的教室內,一排排課桌,一張張甜蜜的笑臉,書聲朗朗。

前不久,筆者曾隨同張曼新驅車來到距銀川市二十裏以外的“曼新希望小學”。交談中,張曼新說,希望小學竣工那天,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馬啟智、自治區政協以及自治區僑務等部門和當地縣、鎮、村的負責人都來了,揭幕式隆重而熱烈。馬啟智除代表自治區黨委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對張曼新的愛國行動表示感謝之外,還希望有關部門要管好用好這所學校,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努力將這所學校建成希望小學中的樣板。

張曼新說,身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們,倍感祖國無與倫比的重要和彌足珍貴的分量,因而才更愛國。祖國,是海外遊子的根。祖國強大了,海外遊子才腰杆挺得直,步子邁得穩。而祖國要振興,要強盛,教育是本。興學育才,是千秋偉業!所以,他才甘願賣掉房產和利用家族的力量興建希望小學。

這是他源於對祖國的愛,也是他源於對寧夏這片哺育過自己的故土的眷戀。

當筆者站在“曼新希望小學”的操場上,頭上是明媚的陽光,腳下是金燦燦的黃土地,麵前是身背書包的學童,由衷地感到,善行和愛心,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也是人類永恒的美德。

人是愛的產物,而愛則是人類的出路。這片昔日的荒灘,今日裏卻播撒著愛的種子,托舉著冉冉升起的太陽。

張曼新說:“我希望從‘曼新希望小學’中造就出更多的高中生,造就出更多的大學生,造就出更多的祖國所需要的人才。凡是能考上大學的,我都供。考上多少,我供多少。什麼時候考上,我從什麼時候供起!”。

這是張曼新的許諾,也是張曼新對祖國母親充滿摯愛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