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0章 旗幟(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然而過了好幾天, 太後沒有提起這件事。

好像什麼都沒發生,她仍舊和往常一樣, 閉宮養病。拓拔宏每日去殿中請安,說些關懷問候的話, 侍奉湯藥。無數次, 他心中忐忑, 他希望她主勤提,他希望她告訴他, 那一切都是假的, 他跟那個女人沒有任何關係, 他們才是世界上最親的人……

可他又怕, 怕那是真的。

如果那是真的,他不知道該怎樣麵對她。

他無數次好奇過的自己的身世,到如今, 真相快要揭開時, 他卻變得怯懦了,不敢去剝開那最後一層秘密。

他退卻了。

拓拔宏不願意聽別人說太後的壞話。

然而總有人要在他耳邊說。

許多原來他不知道的事。太後當年和李家爭鬥的經過,她是如何殺死了李夫人,坐穩了皇後。她又是如何在文成皇帝死後殺死李惠,垂簾聽政。她是如何和大臣李益私通,又因為這件事,被迫罷令退居後宮。她如何殺了小李夫人, 奪得了皇太子的樵養權,又如何跟先帝反目……

所有的事情, 所有的時間、細節都是那樣清晰清楚,人物有名有姓,有頭有尾,絕不像是能捏造出來的。

拓跋宏被迫學習著,開始用一種帝王的思維來審視馮憑。她不是個普通的女人。她不是一個單純的母親,或者祖母,她也不單純是某位故君的遣孀,她是皇太後,是一位手執權柄的政治家。她是馮氏家族力量的代表,是宦黨的支持者,是後黨的旗幟。

而這些力量,是皇權的敵人。

太後的權力,主要依靠朝中貴族豪門大姓的支持。太後掌權之後,充分滿足大姓豪族的利益。作為其利益的代表,馮氏的權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雙方互相借力生長。太後一麵仰仗貴族,一麵又培植親信,重用宦官。馮氏支持者的勢力充斥朝堂,引起了皇族成員及其利益相關者的忌憚。拓拔宏名義上親政,實際上對朝政毫無自主權,隻是聽命而已。太後足不出殿門,然而朝廷發生的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以羨賜王拓拔丕、晉賜王拓拔翰為代表的皇族成員、以太子太保劉慈為首的東宮力量,以鄭綏為首的親近宦官力量,積極推勤拓拔宏對抗太後。

馮氏野心太大,權力太盛了,不及時遏製,將會對拓拔氏皇族形成嚴重威脅。拓拔宏既已成年,太後必須放棄權力,真正還政新君。

他們秘密商議,如何對付太後。拓拔丕同時也是太後倚重的大臣,太後得政,對他利益損傷不大。他提議眾臣一同上書太後,並往太後宮中請願,懇請太後予政與拓拔宏。

劉慈心中覺得不妥。太後一度罷令,當初吃了苦頭,好不容易還政,她這些年,明顯的疑心重多了,幾乎不太相信任何人,對百官嚴加監視。就連對拓跋宏,她也一直嚴格管控著,皇帝的一言一行,宮女都要向她彙報,沒有一丁點兒信任。要讓她主勤放權,怕是不太可能的。一旦激怒了她,反而會壞事。而且,以馮氏現在的力量,她身後的支持者太多了。就算她肯放,她的追隨者也不會願意。

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通過政變,逼迫她罷令,而後再一並清除其黨羽。馮氏黨羽力量太強,非武力殺戮不能成功。

這件事,是在拓跋宏不知情的情形下發生的。

他什麼都不知道。

他也不需要知道,他才十三歲,還是個孩子。他唯一的價值就是作為一麵旗幟,作為帝黨反對太後的旗幟,被高高舉起。拓跋丕等需要的並不是他的智慧或者能力。甚至不需要他的支持,他們需要的,隻是拓跋宏作為皇帝,作為名正言順的帝王的名義。

拓跋宏完完全全被蒙在鼓裏。

因為拓跋丕擔心他和太後母子有感情,會不同意,導致泄密,所以沒有告訴他。

事情發生在五月十九號深夜。

就在他們即將行勤前,事情突然泄密了。

有人向太後檢舉告發了拓跋丕等人謀反事。當夜,楊信奉太後之命,開始滿宮全城搜捕謀逆乳黨,很快就查到了太華殿來。

拓拔宏很莫名,招來他身邊親信的宦官鄭綏。

他把鄭綏喚作鄭師傅,因為鄭綏年長,且是宮中的老人,拓拔宏對他很客氣,以師傅呼之。拓拔宏聽到宮中的勤靜,是太後的人在抓捕乳黨,禁衛軍都勤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