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6.暴君石虎(1 / 3)

石虎,字季龍,生於晉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卒於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上黨武鄉縣(山西榆社縣北)人,十六國時後趙皇帝。

石虎的父親早逝,從小隨母親生活,由後趙皇帝石勒的父親撫養,故有人稱石虎係石勒之弟。當石勒被拐賣到山東時,石虎隨母仍留在山西。此後,由於西晉末年戰亂迭起,石虎與石勒失去聯係,直到永嘉五年(311年),兄弟二人才得以重新見麵。是年,石虎17歲。

石虎作戰英勇,弓馬嫻熟,深得石勒讚賞,被封為征虜將軍。石虎也因此全力以赴為石勒建立後趙政權東征西討,立下汗馬功勞。用石虎後來的話說可謂“端拱指授”、“躬當矢石”。

石勒稱趙王後,封石虎為單於元輔,都督禁衛諸軍事,加侍中、開府,後又封為中山公。石勒稱帝後,任命石虎為太尉,守尚書令,進封中山王,食邑萬戶。此時,石虎滿以為自己功高他人一等,石勒稱帝後必能充任大單於,沒想到隻被封為單於元輔,大單於之職為石勒之子石弘所得,石虎開始對石勒不滿,他曾對子石邃說:”成大趙之業者,我也。大單於之望實在於我,而授黃吻婢幾,每一憶此,令人不複能寢食”,並進而產生了石勒死後反叛思想“待主上晏駕之後,不足複留種也”。後趙延熙元年(333年),石勒死,石虎果然盡殺石勒重臣,並派子石邃率軍捉拿石勒太子大雅,隻緣擔心輿論對自己不利,才扶大雅做傀儡皇帝,自任丞相、魏王,掌管後趙實權,並將石勒的文武大臣改做丞相閑職,任用自己親信功將擔任要職。然而,石虎並不以此滿足,力圖稱王稱帝。

麵對石虎的侵淩,石勒親屬不甘受辱,曾聯兵反抗。先是石勒妻劉氏與子彭城王石堪計謀除石虎,以免後趙國落入石虎手中,造成“養虎自殘”的悲劇。針對當時石勒舊巨大多受貶在京外,京城舊屬又被石虎死死控製難以起事的狀況,準備攜王室離京到兗州(山東鄆城)以廩丘為根據地,扶石勒子南陽王石恢為盟主,宣太後詔今,號召各地牧守聯合起兵從京外發動進攻,討伐石虎。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計劃未成,劉氏、石堪被殺。鎮守洛陽的石朗和鎮守長安的石生聞訊即聯兵起來討伐石虎,亦被石虎所敗。東晉鹹康元年(335年),在滅掉石勒子弟的反抗後,石虎自立為王,稱大趙王,年號建武,將國都從襄國(河北邢台西南)遷到鄴(河北臨漳縣西南)。同年,石虎將大雅及其弟弟、母親全部殺死,石勒親屬勢力消滅殆盡。鹹康三年(337年),石虎改稱大趙天王,永和五年(349年)改稱趙皇帝,最終取代了石勒趙國。

石虎稱帝後,采取了一係列加強統治的措施。首先加強農業生產。十六國時期,北方戰亂不斷,農業生產遭到破壞,糧食供應成為統治者能否維持統治的關鍵問題。為此,石虎采取各種方法屯集糧食。他先派官員帶領百姓開展屯田,發展農業生產,“使典農中朗將王典率眾萬餘屯田於海濱”,“自幽州東至白狼,大興屯田”。屯田外,還注意囤糧,備賑災荒。將收集到的糧食,依傍河岸建倉儲存,減少百姓轉運的勞煩。此外,下令犯罪者可以糧贖刑,並將這些糧食儲存起來,等到災年,下令開倉賑民供種,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如鹹康元年(335年)冀州郡遭受冰雹襲擊,大秋作物受到極大損害,石虎一麵下書自責,一麵派禦史發水邊糧倉的麥子給農民作種子。受害嚴重地區,農民可以免一年勞役,以便有時間從事田間勞動。同時,針對將刑徒配作勞工大修冶煉、民怨載道的情況,石虎下令“自今罪犯流徙,皆當申奏,不得輒配也。”禁止把罪犯配作大修冶煉,而“京獄見囚,非手殺人,一皆原之。”使一部分囚徒轉變為農業生產勞動力,發展糧食生產。此外,為確保生產,石虎仿效曆代皇帝,親自在桑欄梓園耕籍田,對地方官吏不修田地農桑者予以貶斥。長樂、衛國的守宰就因不開耕地、不修農桑受到貶職的處分。

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石虎還注重整頓吏治,進一步推廣儒家思想,使之成為統治的思想基礎。儒家思想從漢武帝開始成為統治者的正統思想被曆代尊崇。十六國政權中仰慕漢學、推薦儒教者不少,石趙政權就是其中之一。石勒在位時,曾設置大小學博士,推廣儒學。石虎即位,重新設置國子博士、助教,下詔命郡國立《五經》博士,又遣國子博士到洛陽寫經,於秘書省校中經,命國子祭酒聶熊注《轂梁春秋》做為學校讀本,借以推廣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