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節 挖溝冠軍(1 / 2)

五鬥溝,是前進農場地麵上的一條重要水渠。為了加快挖掘進度,精明的領導在一千人的施工現場擺起擂台。工地上,彩旗獵獵,號召性很強的宣傳板報爭奇鬥豔,有線喇叭一刻不停地宣傳鼓動,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而最激動人心的則是每天評比出一個挖溝冠軍,戴紅花,上光榮榜,廣播喇叭亮亮地響著他的名字,一時間成為整個工地的英雄。

冠軍,《漢語詞典》的注釋為:“謂其卓越冠於諸軍之上”。顯然帶有明確的拚搏內涵,並有一種殘酷的悲壯。

挖溝,屬於雄性的戰場。

爭勝鬥勇,是男人的天性。

性格要強的張曼新,決心在挖溝的擂台上,與上千個膂力過人的漢子較量,從而獨占鼇頭,榮登冠軍寶座。

這是在一九六五年的十月。

有的讀者或許會問:張曼新不是在八隊當統計員麼,怎麼如今揮鎬舞鍬地幹起力氣活了呢?

深諳內情的人知道,在一九六五年初,全國開展的“四清”運動進入掃尾階段,絕大部分幹部已經“下樓洗澡”,大概地處西北的前進農場頗有些“山高皇帝遠”,到了“四清”掃尾階段才搞“人人過關”。按說,張曼新是個統計員,不屬“四清”中幹部的“洗澡”行列,可是許多中國人生性好大喜功,往往什麼運動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次幹部“下樓洗澡”中這麼一“過”,就把張曼新“過”在“洗澡”的隊列裏了。他經過多次地反複地在“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才挖空心思地想起在任統計員的三年多的時間裏,有時候餓了,在食堂裏吃塊豆餅,有時候到田裏掰個玉米,有時候拔棵菜。殊不知,他這麼一交代不要緊,“四清”工作組就給他精確地算了一筆賬:從他一九六二年到食堂吃了一塊豆餅算起到一九六五年初,把多吃多占的土豆、白菜、玉米等等加在一起,總共合二十三元人民幣。

最後給他的懲處是:罷免統計員職務,到農田參加勞動。

張曼新對於這種懲罰感到有些委屈。誰不知道,他擔任統計這幾年,年年被評為整個前進農場的統計標兵,並且還榮耀地被授予“賀蘭山下一枝花”的稱號。因為在食堂裏吃了塊豆餅,就要受到這樣嚴厲的懲處麼?

此時,恰逢農場要到天津接受一批支邊青年,需要一個會計,但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便派張曼新前往。

張曼新滿以為,這是領導對他的重新啟用。誰知,待他九月份從天津回來,領導告訴他,依然要到班組參加生產勞動。

他感情上受到極大的傷害。

他決心在挖溝中挽回自己的榮譽。

一連幾天,張曼新雖然使出渾身氣力,每天挖掘的土方也日多一日,但每天有線喇叭宣布的挖溝冠軍,都與他無緣。

起初,他一天隻能挖七八方土。

按說,挖七八方土也不算少。一來他這些年很少幹這種力氣活,二來七八方土就是一萬多斤,三四輛牛車才能拉走。

每天評比的挖溝冠軍呢,有時挖十四五方土,有時挖十五六方土,最高紀錄者也沒有突破十七方土的。

不服輸的張曼新,幾天過後,便由開始的七八方土直線上升到一天便可挖掘十一二方土,最多一次挖到了十四方土。

“曼新,別累著,以後的活計有的幹。”幾個較張曼新年長的農工勸他,那柔和的目光中洋溢著一種兄長般的體恤、關切和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