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06章 烽火起(1 / 2)

啟州。

一座中州,地貌特別奇怪,最西端是近宛州的屈海縣,最東端臨海,在大唐江南的版圖上,呈一字長蛇。

啟州府位於啟州中段位置,受地形所製,啟州在整個江南道都排不上號,在這個富庶的江南地區,啟州實在是有點不堪入目。

南北都有山脈受阻,海運又拚不過雲州,所以在每年的賦稅排行上,啟州常年居在末尾。

同時也因為地形的原因,這是一處兵家必棄之地,誰若屯兵在此,敵人隻要切斷其東邊海運,西邊陸運,這啟州那就是甕中之鱉,隻能一點一點的被蠶食。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啟州府成為了一位親王的封地。

宣宗皇帝一脈的男嗣稀少,可其他皇族可並不少,高祖皇帝有五個兒子,又有兩個嫡子。

嫡長子便是宣宗皇帝,宣宗皇帝的弟弟一脈,男嗣眾多,越王、啟王都是這一脈的皇族。

這一脈也隻有兩個人獲得了親王稱號,其餘男嗣,多為郡王,比如徐州與齊家聯姻那位,便是其中一位郡王,嶺南道那位也是其中一位郡王。

這些個皇家男嗣,但凡有點能力的,都會被先帝分封到屬地,無兵無權不得參政經商。

啟王的年紀和薑王、先帝都是差不多的。

從前,皇族之中便有雙子星的稱呼,說的是啟王和薑王這對在戰場之上叱吒風雲的皇家兄弟。

也正是因為在戰場之上立下了赫赫戰功,啟王這才獲得了親王之稱,隻可惜今非昔比。

薑王成了蒼州十萬大軍的大將軍,鎮守東北,更是威風凜凜的天下二品之一。

而啟王,而今也隻能在自己的王府裏頭養養花了,雖然一直過的都是這樣的閑散日子,但啟王是知道的,在這種王府之中,有著不知道多少雙夜月衙門的眼睛在盯著他。

先帝是個多疑的人,而今的竇太後也不是一個寬仁之人。

雖然久居啟州,啟王的心卻非常明淨,而今之天下,風起雲湧,原本他隻是想靜觀其變,奈何蒼州的那家夥沒有任何動作,南州的那位節度使也沒有一點兒動靜。

長安國比之後,大唐之氣已經渙散,長安裏頭的那位小侄子已經在重聚龍脈,如若再沒有任何行動,他啟王這輩子都不可能和長安的那張椅子有任何的關係。

大唐開元二年夏,四月初一。

這日天微微亮,年過四十的啟王起了一個大早,這個天氣其實已經沒有那麼冷了,但他還是披上了一件狐裘大衣。

啟王迎著晨霧緩步登著王府附近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峰,他的身邊跟著一個人,年紀不過及冠。

雖然不過及冠,此人卻是他啟王的謀士。

啟王在山腰駐足,微微咳嗽幾聲,“終究還是老了呀,爬這麼一點山就已經累的不行了,想當年,我也曾縱馬在草原之上馳騁,腰間也掛著北蠻人的耳朵,現在老了,爬這樣一座江南小山就已經累成這樣了,你說我如果真的坐上了那個位置,又還能坐多久呢。”

及冠青年對於自己的主子說出這番話,非但沒有安慰,反而如實說道:“依臣之見,王爺的身體,恐怕是不過五十。”

自己的幕僚軍師如此的大逆不道,啟王卻也是不羞不惱,而是望著長安的方向:“我知道,興許我這輩子都不可能抵達那座城,以後流兒便拜托給你了。”

青年點了點頭:“不過王爺也不必太過於憂心,其實也並不是非要打到長安去,才可以稱帝的,名正言順這種東西,那都是身後名,沒有什麼東西是比當世就得到的,更為重要。”

對於是在江南稱帝還是打到長安才稱帝這個問題,倆人有著一定的分歧,可毫無疑問的是,以他們的能力,打不到長安那座大城去的。

北方有強大的二十多萬北境大軍,還有長安的皇家羽林,打到長安,基本上就是癡心妄想。

啟王也知道,這隻是他的執念而已。

青年說道:“江南九府,不過四萬五千人,半數已經與我們站在同一戰線,待到兵起之後,我啟州自己就有兩萬兵馬,拿下江南之後,以舊軍精銳防範敵軍,而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再給王爺您練出一支精銳新軍,隻要第一年我們能在江南站住腳跟,往後就能依靠這片富庶之地,與大唐開展拉鋸戰,等到天下真正大亂,群雄並起之時,才是我們真正的機會。”

“嶺南和西北那邊,雖然我們的人並沒有和他們碰麵,不過等到我們起事之後,他們也必定會按照原來的計劃對大唐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