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74)白衣屠夫(2 / 3)

“對於看病貴這個問題,情況各不相同,談起來也比較較複雜。我們目前的大中醫院基本屬於市場主導型,醫院總收入中,藥品收入占48%,醫療收入占47%,而財政撥款僅占5%左右。

由於財政撥款嚴重不足,以藥養醫,成為普遍現象。醫院為了提高收入,為了平衡醫護人員的工資待遇和醫院的長遠發展,都實行了承包製,對醫院的各個科室下達硬性承包指標,完成指標有獎,完不成指標則要受到懲罰。

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科室為了完成指標,開大處方,拿回扣,收紅包,增加隱性收入,也就成了普遍現象。從而導致各個大小醫院亂象橫生,藥品價格虛高,胡亂收費,老百姓覺得看病越來越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其一是醫生拿回扣、收紅包現象很普遍。各個藥廠的醫藥代表,為了推銷自己的藥品,走進各個醫院,給主治醫生,醫院院長,藥房主管,藥劑師甚至護士等,按照銷售藥品的多少給一定數額的回扣。

就以國內某生產先進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的廠家來說,由於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一般終身使用。為了爭取病人資源,製藥廠對第一次開出胰島素的醫生,教學醫院每例給醫生回扣400元,三甲醫院每例200元,二級醫院每例100元,以後每支胰島素給20元的回扣,且是隻要開藥就可以立刻拿到錢。

幾年間,這家藥廠送出去的醫藥回扣就達三四億元,拿了回扣的醫生就更不知有多少了?靠著醫藥回扣,這家藥廠銷量大增,在國內同行業排名中名列三甲,經濟效益大幅提高。這些現象在各個醫院很普遍,但最終的費用隻能由患者來買單了。

其二是過度醫療。所謂過度醫療是指醫生違反醫學規範和倫理準則,脫離病情的實際需求,實施的不恰當的、不規範的,不道德的醫療行為。

比如,現在許多醫院,對不需要安裝心髒支架的患者,被醫生建議甚至要求安裝心髒支架,醫生甚至會嚴肅的告訴患者,如果不聽我的話私自出院,後果自負。

在利益的驅動下,無論是醫院的負責人還是醫生,都願意給患者裝支架,因為這背後隱藏著大的利益,患者就是他們的搖錢樹。

據可靠資料,國產心髒支架出廠價一般為3000元,賣到醫院價格就漲到了13000元。進口心髒支架到岸價6000元,用在病人身上每個漲到了20000元,利潤堪比毒品。

醫院為了創收,病人裝一個心髒支架一般需要花費2到3萬元。有時一個手術需要兩到三個支架,加上其他的耗材,一台心髒支架手術就需要花費10萬多元。在這十萬元當中,醫院除去各種費用最少可以獲得3萬餘元的利潤,而醫生可以每個支架獲得兩三千元的回扣。

過度醫療還表現在過度檢查。

比如患者得了一般的感冒,本來開點藥或者輸液就可以解決了。

醫生診斷後告訴患者,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和高度的責任心,醫院還需要作進一步的檢測來確定病因。醫生還指出,僅僅做B超並不能完全體現病情,還需要CT等相關檢測手段,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出病情,這樣一個隻需要十幾元或者幾十元的藥就能治好的感冒,往往要花幾百元甚至幾千元。

其三就是大處方。在醫生所開的複方藥中,有不少處方是與病情無關的藥,為的是托高藥費。這種現象在一級,二級醫院中很普遍。

病人的病情也許一種藥就可以治好了,但醫生往往給病人開好多種藥,其中可能隻有一兩種藥起作用,其他都是輔助的。

而在輔助藥中,最常用的就是中成藥,因為這些藥副作用小,醫生不需要冒多大的風險。當然這也與中成藥給醫生的高額回扣有很多大的關係,在中成藥中,回扣占藥價的30%或者更多。

大處方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延長患者用藥量和用藥期。比如一般的感冒,藥品一般開3到5天的藥量就可以了,而實際情況是醫生給你開了十天或者更長時間的藥量。而大部分患者由於缺乏醫療常識,被醫生蒙在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