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7章 戶口米與黃包車(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媽媽的,跑特了!”瘸阿寶摸摸後腦勺,一陣光火,以後困女人又要花錢了。

……

周家姆媽帶了一個小姑娘回來,是她在蘇州河岸邊撿的,小姑娘背著鋪蓋卷,目光呆滯,看樣子是想跳河,周家姆媽想到自己也曾這般絕望,心裏一酸,上前搭話,果然小姑娘父母雙亡,無家可歸,她就勸說年紀輕輕的,怎麼都能活命,沒地方沒關係,大姐租房子給你,沒飯吃沒關係,大姐帶你跑單幫。

就這樣,周家姆媽成功地將自家二樓廂房租出去一個床位,還招募了一個跑單幫的同伴,從此不再勢單力薄,當然了,對蘇州娘子她隻說謝招娣是自己的侄女,不算房客。

在上海灘,三房東,四房東都不稀奇,隻要房間裏還有空間,哪怕隻是一個床位的棲身之所,也能招攬到住客賺取租金,減輕自家的租金負擔,這已經是司空見慣、心照不宣的事情,蘇州娘子也不會揭穿。

珍珠港事變之後,日本人徹底掌握了整個上海,為了穩定局勢,就要平息物價,尤其是飛漲的米價,實行戶口米製度是最好的辦法,家家戶戶憑戶口簿買米,二十九號新增的外來人口也不得不去警察署登記,以便買自己的那份配給大米。

謝招娣本來就有戶口,現在並入周家,而楊蔻蔻則作為嫁進來的女人登記在了趙殿元的戶口簿上,至此兩個人算是完全坐實了夫妻關係,拜過天地,同床共枕,切切實實是一家人了。

但楊蔻蔻還住在她的東閣樓,即便是去南京蘇州,也是和章太太共居一室,兩人除了除夕夜的那一晚之外,沒再有過肌膚之親,趙殿元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又食髓知味,每天晚上都一柱擎天,百爪撓心,他想了很多個夜晚,終於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那一夜,楊蔻蔻隻是在報恩而已,並沒有想和自己廝守終生的意思,更不想受孩子拖累,所以才如此不近人情。

陪章太太南京一行,雖然得到了誤工費,但是趙殿元的工作卻丟了。這年頭最不缺的就是人,任何工作都有人搶著做,他缺勤太久,位置被人頂了,有心想找個開汽車的差事,托章太太問了一圈,得知現在上海汽油稀缺,很多富人家的汽車都閑置,大批司機失業,全都跑去拉黃包車了。

要說拉車,那阿鬼是行家,趙殿元拎了一瓶黃酒去找阿鬼大哥請教,自打阿貴嫂懷上孩子之後,阿鬼就脫胎換骨,連老酒都吃得少了,阿鬼這個名字自然也不能再叫,鄰居們都改口稱回他的本名阿貴。

阿貴姓王,老家鹽阜,正宗的江北佬,別的不會,就會拉黃包車,就像巡捕大都來自山東、印度和安南一樣,上海灘的黃包車起碼有八成是蘇北人在拉,這八成裏又有八成是鹽阜人,很多鹽阜人子承父業,一代代都做拉車的營生,他們中大多數是沒有能力把老家的妻兒接到上海來的,隻能孤身棲居在閘北的滾地龍中,像阿貴這樣能住進石庫門房子的就算是佼佼者了。

長久以來,阿貴都是二十九號最沒有存在感的人,現在有人登門請教,他自感麵子大增,吩咐阿貴嫂去把黃酒溫一溫,弄一碟水煮蠶豆來下酒,和小趙好好喝兩盅。

男人受到尊重,阿貴嫂也覺得格外有麵子,飛快地去料理酒菜。

“做這一行的,上海灘沒有幾個人比阿拉更懂。”阿貴第一句話這樣說,他坐在連腰杆都直不起的二層閣裏,談及自家幹了兩輩子的行當,仿佛成了這小小空間內的主宰者,話語間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感。

阿貴確實很懂行,談黃包車不談照會的一律都是外行,黃包車所有的玄機都在這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