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9章 老赤佬(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澆頭就更不用講了,千姿百態,五花八門,叫法也和現在不一樣。”老老王掰著手指頭,卻忽然卡殼了。

趙殿元幫他說:“我曉得,肉麵不叫肉麵,叫帶麵,瘦肉叫五花,純瘦肉叫去皮,肥肉叫硬膘,魚叫本色,再細分就是肚襠、片頭、滉水,沒有澆頭的叫免澆,多放小蔥的叫重青,不放叫免青。”

老老王點頭:“小夥子蠻懂的嘛。”

好的旅伴可以讓枯燥的旅途變得有趣。抵達蘇州鳳凰公墓停車場的時候,老老王和小趙已經成為忘年交,本來這隻是一次單趟的順風車,現在約定回去也坐他們的車,當然錢還是要付的,親兄弟也要明算賬。

老老王帶著中年美婦和孫子去管理處谘詢買墓地事宜,潘家寧買了一束鮮花,和趙殿元同去掃墓。這片公墓占地極廣,漫山遍野都是墓碑,風景秀麗,安靜怡人,確實是長眠的好地方。

楊蔻蔻的墓到了,這是雙墓穴的夫妻合葬墓,漢白玉的墓碑上刻著水橋和楊麗君的名字以及生卒年月,左下方是兒孫的名字。趙殿元站在墓碑前沉默了一會兒,自己和蔻蔻隻生活了不到一年時間,而這個叫水橋的男人陪了她幾十年,再深的感情,也敵不過歲月啊。

潘家寧拿出毛巾擦拭墓碑,把花束放在墓前,偷眼看趙殿元,她以為趙殿元有很多話要和曾祖母說,但趙殿元卻始終一言未發。

“回去吧。”趙殿元說。他冷靜得有些嚇人,潘家寧噤若寒蟬,小碎步跟著“曾祖父”回到公墓管理處,老老王他們乘坐電動車去看墓地已經回來,正拿著手機和遠在上海的兒子吵架,大意是老老王想讓兒子掏錢給自己買墓地,兒子不同意,兩邊罵了起來。

老老王罵得興起,索性走到一邊去長篇大論,中年美婦亦步亦趨跟著,小王掏出煙來請趙殿元抽煙,歎了口氣,悶悶不樂。

趙殿元寬慰他:“老人家身體好是晚輩的福氣,八十歲了還能找這麼年輕的老伴,不用你們操心,還想啥啊。”

小王搖頭道:“那是保姆,伊自己尋來的,還不是從正規的中介所尋的,是從宜家找的。”

潘家寧詫異道:“宜家不是賣家居用品的嗎?”

小王說:“宜家是老年人最愛去的地方之一,已經變成老年婚戀市場了。阿拉爺爺在那裏軋了不少姘頭,以前找的是上海老太太,現在胃口大了,本地老太婆滿足不了伊了,要找年輕漂亮的。這個阿姨是外地人,和阿拉爹媽差不多歲數,說好的保姆,結果照顧到床上去了,非鬧著要登記結婚,要上戶口,要把名字寫在房證上,現在還要買墓穴,要死了都在一起,儂港,哪有這樣不要麵孔的老頭子。”

潘家寧奇道:“那你奶奶呢?按理說不應該和原配葬在一起嗎?”

小王說:“阿拉奶奶八十年代就和他離婚了,另外組織了家庭,要和現在的老公合葬的。說起來阿拉爺爺當年也是風雲人物,一直衝在潮流的最前沿。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第一批開皇冠出租車的也是他,後來炒股票發了大財,又都揮霍光了。伊這一輩子,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就是一個超級自私的老赤佬,老癟三!”

潘家寧問:“那你還對他這麼好。”

小王聳聳肩:“畢竟伊是阿拉爺爺。”

潘家寧無語了,她覺得老老王名下的房產才是維係家人關係的基石。

老老王終於打完了電話,大概是迫使兒子做出了某種妥協,他得意洋洋,當場下了定金,把自己的身後事安排得妥妥當當。一行人開車去蘇州市區吃麵,吃了麵就踏上歸途。

吃麵的時候,老老王喝了半斤黃酒,這會兒終於消停了,半躺在第二排的座椅上鼾聲大作。中年美婦也坐到第二排以便照顧老頭,整個旅程她都沒說幾句話。這會兒拿著濕紙巾擦拭著老老王白褲子上的油漬,擦了一會兒就放棄了,掏出小鏡子來給自己畫眼線。

GL8在滬常高速上疾馳,車內隻有風噪胎噪聲,坐副駕駛位子的趙殿元從包裏拿出《喋血潘家花園》開始翻閱。

這本書是田飛創作於四十年代,屬於蹭熱度的創作,內容方麵以想象為主,事實為輔。田飛那點貧瘠的想象力來源於各種市井傳說、三流小報,他筆下的潘家花園血案比真實發生的要誇張很多,但也遜色很多,所以昨天剛收到時,趙殿元隻翻了幾下就失去了興趣。

漫漫旅途,拿這本書打發時間也不錯,趙殿元一頁頁翻著,忽然一張夾在書頁裏的泛黃的紙片呈現在眼前。這是一張毛邊紙,紙上畫著六角形符號,標注著許多希伯來文字和阿拉伯數字,趙殿元摸了摸自己脖子上掛著的護身符,和圖形對照了一下。

嚴絲合縫,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