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八章 知己知彼——辦事這樣說服對方(1 / 3)

br />

有個出租車女司機把一男青年送到指定地點時,這個男青年掏出尖刀逼她把錢都交出來,她裝作害怕的樣子交給歹徒300元錢說:“今天就掙這麼點兒,要嫌少就把零錢也給你吧。”說完又拿出20元找零用的錢。見女司機如此爽快,歹徒有些發愣。女司機趁機說:“你家在哪兒住?我送你回家吧。這麼晚了,家人該等著急了。”見司機是個女子,又不反抗,歹徒便把刀收了起來,讓女司機把他送到火車站去。見氣氛緩和了,女司機又不失時機地啟發歹徒:“我家裏原來也非常困難,咱又沒啥技術,後來就跟人家學開車,幹起這一行來。雖然掙錢不算多,可日子過得也不錯。何況自食其力,窮點兒誰還能笑話我呢!”見歹徒沉默不語,女司機繼續說:“唉,男子漢四肢健全,幹點兒啥都差不了,走上這條路一輩子就毀了。”火車站到了,見歹徒要下車,女司機又說:“我的錢就算幫助你的,用它幹點正事,以後別再幹這種見不得人的事了。”一直不說話的歹徒聽罷突然哭了,把300多元錢往女司機的手裏一塞說:“大姐,我以後餓死也不幹這事了。”說完,低著頭走了。

在這個事例中,女司機巧妙地運用了消除防範心理的技巧,最終達到了說服對方的目的。

“說服”是一門讓人們認同你的觀點、展示個人魅力的影響藝術,同時也是一種讓他人能夠聽信於你、為你辦事的個人能力。具有說服能力的人大多是善於運用自己獨特個人魅力的人,他們總是表現出信心十足、精力充沛的風貌。他們不但能把握自己的情緒,也能把握他人的情緒,從而使自己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不同的人不同的說服方式

社會上,有這麼一種人,一方麵隻堅信自己,不相信別人比他更聰明、更正確。另一方麵又非常缺乏自信,生怕自己的理由被別人駁倒,生怕自己的信心被別人動搖。因而不敢說出真正的理由。

他們的心裏想:“我不講出來,你就駁不倒。”當然,他們對自己也並不十分坦白,他們會想出種種很漂亮的理由支持自己這樣做,但無論他怎樣說,無論他怎樣想,骨子裏麵就是因為他認為:不說出理由是最安全的。有許多人就在這種自欺欺人的“政策”之下,過了一生,做了許多不值得做的事。這種人確實是很難說服的。

說服這種人要有真誠的態度,足夠的機智,並且要去了解他的思想及內心世界。這就要靠我們平時對別人的生活多留心,熟悉各種人的思想與行為的規律,能夠深入地分析別人的內心活動。

當我們猜中別人心思的時候,別人可能臉紅,可能感到非常狼狽,甚至於會惱羞成怒,把錯誤堅持到底。這種情形當然並非我們所願意看到的。

但是我們必須了解:當一個人內心堅固的堡壘一旦被人摧毀時,是可能非常震動和痛苦的。這時,我們就需要設法減輕他們的痛苦,或是使他們不覺得痛苦,反而覺得快樂。這就要靠我們有一顆至誠的心,真正能夠為別人著想,不但能夠指出他們的錯誤,而且還能為他們指出光明的前途。

還有一種人更難說服,這種人對他心中的真正的理由,不是不肯說,也不是不敢說,而是不知道,是真正不知道。

對別人的說服工作,如果你用的方法及言語很正確,對方仍然表現出茫然不解,或不以為然時,我們就要動腦筋了。這就需要我們立刻順風轉舵,改變初衷,換一個更好的方式。

大家知道同樣的一種內容,可以有千百種表達的方式和方法。同樣意思的話,可以有千百種的說法。我們要隨時反省自己:我們的話,對方能夠接受麼?是講得太深奧了,還是講得太膚淺了?是把問題提得太高了,還是把問題提得太低了?我們的話是太武斷了,還是太含蓄了?我們所用的詞彙是太文雅了,還是太粗俗了?

說服這件事情,仔細研究起來,是非常複雜的。有時,我們可能因為用錯一個字眼,無端地惹起對方的反感。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各個階層、各種宗教、各種信仰的人,都各有一套說話的習慣,各有一套習慣的用語。講究口才的人,對這方麵的知識都相當看重。要和別人建立更深入的關係,最好能善於把握對方慣用的語言。

總之,我們的話一出口,也像一個人要遠行一樣,未必一帆風順。如果這個說法沒有效果,或效果不好的時候,就要換個說法,直到對方完全了解,完全讚同。事實上,有些比較困難的說服工作,絕不是一次或幾次談話,就可以收到效果的,有時候需要很久的時間,有時候還需用事實、用行動去做我們言語的後盾。

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不斷地深入了解自己的問題,並且豐富自己對人對事的認識,否則,如果我們隻是單調地重複我們已經說過的話,那麼除了令人討厭之外,恐怕是得不到什麼說服的效果的。

因此,當我們要說服別人的時候,每一次見麵,每一次談話,必須添一點新的材料,多一點新的理由,加一點新的力量。一句話,有了新的發展,才能把陣地又向前推進一步。

不到最後絕不放棄

有時候,說服本來是可以取得更好效果的,但因為說服人認為已經達到了說服的目的,早早地放棄了說服,使得本來有可能更有利的局勢毀於一旦。

辦事要記住,不到最後的時刻,永遠不要放棄你的說服目標。就是達不到目的,那麼你也不會有新的損失,你仍然會取得你已經取得的說服成果。

在1928年的時候,著名的鬆下公司亟須一筆項目的建設資金1. 95萬元。但當時的鬆下公司還處於起步階段,資金也不雄厚,當時公司的賬麵上僅僅有5千元,也就是說尚有1. 5萬元的缺額。怎麼辦?這時的鬆下公司隻能向銀行貸款。

鬆下和平常有聯係的銀行負責人見麵,說明公司的項目,要求貸款1. 5萬元。銀行經理詳細詢問了整個項目的細節,決定和總行協商後再作出答複。三天以後,總行答複來了:同意貸款,但這種貸款不是無擔保的形式,而是要求鬆下以土地、建築物乃至鬆下的信譽來做擔保。

盡管貸款有了著落,但卻不是鬆下所希望的那種方式。對銀行方麵的做法,鬆下心中不那麼滿意:以鬆下的“信譽”做擔保,讓人總覺得不那麼舒服,如果在投資上真的遇到風險,那麼把鬆下的“信譽”賭了出去,那鬆下公司將如何發展呢?在鬆下看來,信譽是無價的。鬆下考慮,最理想的結果應該是無擔保貸款。既然現在的結果不理想,那就應該憑著一種執著和自信,繼續向銀行提出新的請求。於是鬆下向銀行方麵提出了鬆下公司的想法:“對貴行的決定,我表示衷心感激。但如果以不動產做擔保,恐怕會影響到企業的形象,不僅對公司不利,將來對貴行可能也會有所影響。所以,我冒昧地請求,貴行是否可以提供無擔保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