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PART1 有一種幸福叫淡定——淡是人生最深的味(2)(2 / 3)

如果早上醒來,你發現自己還能夠自由呼吸,你就比在這一周裏離開人世的一百萬人更有福氣。

如果你從未經曆過戰爭的危險、被囚禁的孤單、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饑挨餓的難受……你已經好過世上的五億人。

如果你的冰箱裏有食物,身上有足夠的衣服,有屋棲身,你已經比世界上70%的人富足。

如果你的銀行戶頭有存款,包裏有現金,你已經身居世界上最富有的20%的人之列。

如果你的雙親仍然在世,你又沒有分居或離婚,你已屬於稀少的一群。

如果你能抬起頭,帶著微笑,內心充滿感恩,你是真的幸福——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可以這麼做,但是他們沒有。

如果你能握著一個人的手,擁抱他,或者隻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確有福氣,因為你所做的已經等同於上帝才能做到的。

人生必不可少的東西其實很少。認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活得從容一些,不那麼忙碌,不那麼心浮氣躁。因為不管社會怎麼發達、物價如何上漲,你隻要具備一顆知足的心,隻追求一種平常生活,做到一生衣食無憂就是件易事。

清末張之洞的養生名聯說:“無求便是安心法。”無求便是知足,知足便會常樂,常樂了,就不會在世俗中隨波逐流,就不會對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會對世事他人牢騷滿腹、攀比嫉妒。保持一顆知足的心,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將被擊退。

保持一顆知足的心,做到仁愛、平靜、理智、樂觀、豁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得開,想得寬,想得遠,對得失采取超然物外的態度,一切順其自然,處之泰然。

修身莫過於少求,養心莫善於寡欲

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也是知足常樂的道理。知足常樂的道理,可以說為每個中國人所熟知,但在現實中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許多人不可謂不聰明,但卻由於不知足,貪心過重,為外物所役使,終日奔波於名位場中,每日憂鬱沉悶,不知人生之樂。

知足者才能常樂。“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任其膨脹,必將後患無窮。人有了貪欲,就永遠不會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高興不起來。貝蒂·戴維斯在她的回憶錄《孤獨的生活》中曾寫道:“任何目標的達成,都不會帶來滿足,成功必然會帶來新的目標。正如吃下去的金蘋果都帶有種子一樣,這些都是永無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知足的秘訣,否則將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

有一個人,偶然在地上撿到一張百元大鈔,他因這筆意外之財,以後總是低著頭走路,希望還能有這樣的運氣。久而久之,低頭走路成了他的習慣。若幹年後,據他自己統計,總共拾到紐扣近四萬顆,針四萬多根,錢則僅有幾百塊。可是他卻成了一個嚴重駝背的人,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他沒有好好地去欣賞落日的綺麗、幼童的歡顏、大地的鳥語花香。

不知足,不僅在於摧毀有形的東西,而且能攪亂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持守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麵前垮掉。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較而來。同樣,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較得到。人的欲望如同黑洞一樣,沒有填滿的時候,如果任由其膨脹,則會為此生出許多煩惱。如果能多看一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們比一下,而不是一味地和比自己強的人比較,那麼一切不平之心也許就會安寧。我們不妨抱一種“比下有餘”的人生態度。

有個故事說有個青年人常為自己的貧窮而牢騷滿腹。

“你擁有如此寶貴的財富,為什麼還發牢騷?”一位智者問他說。

“它到底在哪裏?”青年人急切地問。

“你的一雙眼睛,隻要能給我你的一雙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東西都給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麼,讓我要你的一雙手吧!對此,我用一袋黃金作補償。”智者又說。

“不,我也不能失去雙手。”

“既然有一雙眼睛,那你就可以學習;既然有一雙手,那你就可以勞動。現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麼寶貴的財富啊!”智者微笑著說道。

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標準,退一步想一想,就能常樂。人如果能體會到自己本來就是無所欠缺的,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

清心寡欲,人生處處是鳥語花香

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內心和諧”就是古人說的“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知足常樂”。對已經得到的很滿足,又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工作。幹應該幹的,不幹不應該幹的;要應該得的,不要不應該得的。季羨林先生在《我的人生感悟》中有一段話,令人回味無窮。“至於知不足,在漢文中雖然字麵相同,其含義則有差別。這裏所謂‘不足’,指的是‘不足之處’,‘不夠完美的地方’。這句話同‘自知之明’有聯係。”有為有不為,“為”,就是“做”;應該做的事,必須去做,這就是“有為”;不應該做的事必不能做,這就是“有不為”。如此,才能快樂和幸福。

知足者常樂,心悅者和諧。內心不和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足。內心充斥著太多的欲望和雜念,心裏填塞了太多的沉重和負擔,就無法享受到心靈的快樂。不知足的人經常陷入苦惱,內心難以和諧。有一首《知足歌》這樣寫道:“思量疾厄苦,無病便是福。思量悲難昔,平安便是福。思量死來苦,活著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祿,也不必堆金積玉。一日三餐,有許多自然之福,我勸世人,不可不知足。”知足,就要學會平衡自己的心理,如清澈的小溪安於生命的源流,在恬淡自然中實現內心的安寧。

榮啟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有名隱士。在動亂的年代裏,這位老莊的信徒相信無為而治,在自然中尋求自己的安寧和滿足。他隱居山林,自給自足。當儒士策士們為了自己的觀念和名位積極進取入世、穿梭在各國之間時,榮啟期安守清寒,自得其樂。

一天,榮啟期剛做完自己田地的工作後就開心地在郊野中行走。他穿著粗糙的皮衣,腰裏係著一根繩子,邋裏邋遢的,他麵目清瘦,膚色黝黑,一看就是終年辛苦勞作的人。可是他卻愉快地一麵彈琴,一麵唱歌,無憂無慮。

榮啟期在路上遇見了這時一直在遊曆各國的孔子。孔子看著他的行狀,有些不理解,問道:“您這樣貧窮卻又如此快樂,這是為什麼呢?”

榮啟期回答說:“我快樂的原因太多啦,大自然孕育各種飛禽走獸、昆蟲魚蝦,隻有人最尊貴,我能夠做人,這是第一快樂;人有男女之分,男的尊貴,女的卑賤,我生為男人,這是第二快樂;人生下來,有的沒有看到日月便夭殤,有的還沒有脫離母親的懷抱便短命而亡,我卻活到九十歲了,這是第三種快樂。貧窮是人的一般情況,死亡是人的必然結果,人們害怕恐懼的不過是人生的一般情況和最終的結果罷啦。我之所以可以如此安然地麵對,也不過是安於一般情況,等待必然結果,那還有什麼憂慮呢?”

孔子說:“好呀,你真是一個能夠寬解自己的人。”

其實自得其樂並不容易,它是尋找生活樂趣的必要條件。做到自得其樂,我們必須學會知足,懂得知足者常樂的道理。此外,還要善於比較,善於發現自己的優勢,不能終日這山望著那山高。隻有這樣才能盡享生活的樂趣,不至於終日陷在沒有止境的煩惱中,悲傷自憐,難以見到生命的陽光。

人間萬般味,平淡是生活最深的味

徐緩是一位成功人士,當他的同學還在為飯碗苦苦奮鬥時,他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這一切他似乎並沒有像有些人那樣犧牲健康和情趣孜孜以求,而是在從容淡定中將一切盡收囊中。有人欲探得其中奧秘,徐緩說,“其實挺簡單,換來這份從容的,也就是半小時”。他剛參加工作時,和許多人一樣,總覺得手頭的事情做不完,業餘愛好也丟了,人疲乏得要命,到頭來還沒落得個好結果。後來有一天,父親對他說:“你能不能試一試,每天早出門半個小時?”他看了父親一眼,對父親的話並未完全理解,但他還是決定試一試。從第二天起,他開始比平常早半個小時出門。當他走到公共汽車站時,發現等車的人不多,上車後又發現有許多空位,比平時愜意多了。而且,由於還沒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不堵塞,很快就到達目的地。坐在車上時,他就把一天的工作大致計劃一下。進入辦公室後,同事們還沒來,他在空曠的辦公室裏伸展了一下手腳,而後開始聽一段音樂。當同事們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腳亂地開抽屜時,他的麵前已放好了需整理的材料,並泡好了一杯熱茶,接下來的工作是有條不紊的。

這裏講的或許是時間管理,每天半小時的短暫時間換來一世從容。其實,這是一種定理,兵荒馬亂中永遠都是一團亂麻,從容之中才能氣定神閑,決勝於千裏之外。

許多人一世“勞生”,從來不知“徐生”的從容,其實是他們陷入了人生的誤區,無法自拔。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說一個人在涉世之初純潔無瑕,目光所及之處一切都新鮮有趣,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漸豐,就會發現世事的繁雜,不願再輕易相信什麼,山不再是單純的山,水也不再是單純的水。如果一個人長期停留在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便會這山望著那山高,斤斤計較,與人攀比,欲望的溝壑越來越深,就在此境界中到達了人生的終點。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俗世中迷失了自己,在疲於奔命的路上終結了自己的一生。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第三重境界並非人人能達到。這是一種撥雲見日的豁然開朗,是本性與自然的回歸,心無旁騖,隻做自己該做的。麵對紛雜世俗之事,一笑而過,笑看世間風雲變幻,隻求從從容容、平平淡淡,因此,看到的又是山水的本來麵貌。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之道便在其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簡單也是福,擁有一份簡單的生活

知足,就是要簡單地生活,以簡單作為生活的境界。簡單是一種美,是一種樸實且散發著靈魂香味的美。

簡單不是粗陋,不是做作,而是一種真正的大徹大悟之後的升華。

現代人的生活過得太複雜了,到處都充斥著功名、利欲的角逐,到處都充斥著新奇和時髦的事物。被這樣複雜的生活所牽扯,我們能不疲憊嗎?

梭羅有句名言感人至深:“簡單點兒,再簡單點兒!奢侈與舒適的生活,實際上妨礙了人類的進步。”他發現,當他生活上的需要簡化到最低限度時,生活反而更加充實,因為他已經無須為了滿足那些不必要的欲望而使心神分散。

簡單地做人,簡單地生活,想想也沒什麼不好。功名利祿當然是一種人生,但能在燈紅酒綠、推杯換盞、斤斤計較、欲望和誘惑之外,不依附權勢,不貪求金錢,心靜如水,無怨無爭,擁有一份簡單的生活,不也是一種很愜意的人生嗎?畢竟,你用不著挖空心思去追逐名位,用不著留意別人看你的眼神。沒有鎖鏈的心靈,快樂而自由,隨心所欲,該哭就哭,想笑就笑,既使不能活得風風光光,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生活在簡單中自有簡單的美好,這是生活在喧囂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晉代的陶淵明似乎早已明了其中的真意,所以有詩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簡單的生活其實是很迷人的:窗外雲淡風輕,屋內香茶縈繞,一束插在牛奶瓶裏的漂亮水仙穿透潔淨的耀眼陽光美麗地開放著;在陽光燦爛的午後,你終於又來到了那些年記憶裏的山坡,放飛著童年時的風箏;落日的餘暉之中,你靜靜地享受著夕陽下清心寡欲的快樂……簡單是美,是一種高品位的美。

劉心武說:“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在這個世界上,唯有簡單才會快樂,才會讓生活更加美好!

最富有的人往往是少欲知足的人

以前,有一對兄弟,他們自幼失去了父母,倆人相依為命,終日以打柴為生,生活十分艱苦。即便這樣,兄弟倆從來沒有抱怨過,他們起早貪黑,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而且,哥哥照顧弟弟,弟弟心疼哥哥,生活雖然艱苦點,但過得還算舒心。

觀世音菩薩得知了他們兩個人的情況,被他們的親情所感動,決定下界去幫他們一把。清晨時分,菩薩來到兄弟倆的夢中,對他們說:“遠方有一座太陽山,山上撒滿了金光燦燦的金子,你們可以前去拾取。不過路途非常艱險,你們可要小心!並且,太陽山溫度很高,你們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下山,否則,就會被燒死在上邊。”說完,菩薩就不見了。

兄弟倆人從睡夢中醒來,非常興奮。他們商量了一下,便起程去了太陽山。一路上,他們不但遇到了毒蛇猛獸、豺狼虎豹,而且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兄弟倆咬緊牙關,團結一致,最終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來到太陽山。

兄弟倆一看,漫山遍野都是黃金,金光燦燦的,照得人睜不開眼。弟弟一臉的興奮,望著這些黃金不住地笑,而哥哥卻隻是淡淡地笑。

哥哥從山上撿了一塊黃金,裝在口袋裏,下山去了。弟弟撿了一塊又一塊,就是不肯罷手,不一會兒整個袋子都裝滿了,弟弟還是不肯住手。此時,太陽快出來了,可是弟弟卻仍在不住地撿。

不一會兒,太陽真的出來了,山上的溫度也在漸漸地升高。這時,弟弟才慌了神,急忙背著黃金往回跑,無奈金子太重,他根本就跑不快。太陽越升越高,弟弟終於倒了下去,被燒死在太陽山上。

哥哥回家後,用撿到的那塊金子當本錢,做起了生意,後來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可弟弟卻永遠留在了太陽山。

哥哥因為不貪而享受了富有的恩賜,弟弟因貪得無厭而命喪黃泉。物欲過度的危害可見一斑。

多貪多欲的人,縱然富甲天下,還是無法滿足,等於是個窮人,他們擁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而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知足是一種處世態度,常樂是一種幽幽釋然的情懷。知足常樂,貴在調節。做到知足常樂,良好心態就會和為人處世並駕齊驅,充滿和諧、平靜、適意、真誠。這是一種人生底色,當我們都在忙於追求、拚搏而找不著北的時候,知足常樂,這種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寧靜與溫馨對於風雨兼程的我們是一個避風的港口。休憩整理後,毅然前行,來源於自身平和的不竭動力。真正做到知足常樂,人生會多一份從容,多一些達觀。

了卻身心多少事,能知足才能知不足

在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滿足,甚至為了“了卻君王天下事”,對生前身後的功名也期待頗多。對於前世,我們會埋怨父母沒有把我們生養在富貴之家;對於後世,總是抱怨子孫們不能個個如龍似鳳。但我們更多的不滿足還是來自於自身。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不知足呢?這其實是欲望的驅使,是幻想的衝動,是不切合實際的索取。如果我們把不知足歸結為人類後天的變異,這有失公允。其實,不知足是一種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則是一種理性思維後的達觀與開脫。

列夫·托爾斯泰說:“俄羅斯人對於自己的財產從不滿足,而對於自己的智慧卻相當自信。”這就說明了知足的兩重性。人們對於物欲的追求總會優越於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滿足物質的需求,這與人類的第一需要溫飽有關。

老子說過:“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換句話說,能知足才知不足。諸如,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會滿足於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飯,但我們深知,我們對於飲食的需求遠不隻這些,隻要條件許可,我們就會要酒要肉,吃完了還想跳個舞。

知足與不知足是一個量化轉變的過程。我們不會把知足停留在某一個水平上,也不會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個需要上。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生活經曆,知足與不知足總會相互轉化。窮苦的青年人還是不要知足的好,唯有這樣,生活才會改觀;一夜暴富的大款們,對於知識的追求多一些,也許可以提升生活質量。但知足的農民從不強迫自己當總統,安分守己的鄉村教師會把按時領到薪水作為對自己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平靜、安詳、達觀、超脫;不知足使人騷動、搏擊、進取、奮鬥;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毀在不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為其難,勢必勞而無功;若知可行而不行,這就是墮落和懈怠。這兩者之間實際是一個“度”的問題。度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就如隻有在溫度合適的條件下,樹木才會發芽。《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的那個老太婆的最大失敗,就是沒有把握好知足這個“度”。

在知足與不知足之間,我們更多地傾向於知足,因為它會讓我們心地坦然。無所取,無所需,就不會有太多的思想負荷。在知足的心態下,一切都會變得合理、正常、坦然,我們還會有什麼不切合實際的欲望和要求呢?

第6章 心安吾鄉,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

《菜根譚》上說:“萬事皆緣,隨遇而安。”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是一種安詳恬淡的心態,是一種處變不驚的風範。緣動則心動,心動則緣起。緣來好好珍惜,緣去淡淡隨緣。隨緣一世,一世隨緣。

人生就像一場風吹過,走過春夏,卷過秋冬,走過悲歡,卷過聚散,走過紅塵遺恨,卷過世間恩情。人生遭際不是個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詭譎多變、不如意事常存的環境中,唯一能使我們不覺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輕鬆的辦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隨遇而安”。隨緣任運,灑脫無拘,便可達到出世的境界,品嚐幸福萬種滋味。

何處是歸程: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隨遇”者,順隨境遇也。“安”者,一可理解為聽天由命,安於現狀;二可理解為心靈不為不如意的境遇所擾,無論何種處境,均能保持一種平和安然的心態,並繼續堅持自己的追求。第一個“安”,或許可以稱之為“消極處世”;而第二個“安”,則需要一種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甚至需要一種超脫、豁達的胸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蘇軾的友人王定國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眉目娟麗,善於應對。王定國家世代居住京師,後遷官嶺南,柔奴隨之,多年後複隨王定國還京。蘇軾拜訪王定國時見到柔奴,問她:“嶺南的風土應該不好吧?”不料柔奴卻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聞之,心有所感,遂填詞一首,這首詞的後半闋是“萬裏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在蘇軾看來,偏遠荒涼的嶺南不是一個好地方,但柔奴卻能像生活在故鄉京城一樣處之安然。從嶺南歸來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輕,笑容仿佛帶著嶺南梅花的馨香,這便是隨遇而安,並且是心靈之安的結果了。

生活中拂逆的事情是很多的。俗話說:“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人生際遇不是個人力量所可左右的,而在詭譎多變、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的環境中,唯一能使我們不覺其拂逆的辦法,就是使自己“隨遇而安”。

有一次,王先生從台中搭公家運東西的車回台北。車到中途,忽然拋錨。那時正是夏天,午後的天氣,悶熱難當。在赤日炎炎的公路上無法前進,真是讓人著急。可是,他當時一看情形,就知道急也沒用,反正得慢慢等車修好才可以走。於是,他問了問司機,知道要三四個小時才可修好,就獨自步行到附近的海濱遊泳去了。

海濱清靜涼爽,風景宜人,在海水中暢遊之後暑氣全消。等他盡興回來,車已經修好待發,趁著黃昏晚風,直駛台北。之後,他逢人便說:“真是一次最愉快的旅行!”

隨遇而安的妙處由此可見一斑。假如換了別人,在這種情形之下,怕隻好站在烈日之下,一麵抱怨一麵著急。而那輛車既不會提早一分鍾修好,那次旅行也一定是一次最痛苦最煩惱的旅行。

俗話說,“勝不驕,敗不餒,寵不喜,辱不驚”。這種格言的最大益處就是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能用來安慰開導一下自己。隨遇而安,再大的得失也能坦然麵對,再多的苦難也能淡然相對。“此心安處,便是吾鄉”,真是一語道破自在和幸福人生的奧妙!

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居的時候隱居

無德禪師一直在四處行腳漂泊,一天經過佛光禪師那裏,於是便去拜訪他。

佛光禪師惋惜地說:“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禪者,為什麼那麼辛苦地四處奔波,不找一個地方隱居起來呢?”

無德禪師無可奈何地答道:“我也想隱居,可是我拿不定主意,請問究竟哪裏才是我的隱居之處呢?”

佛光禪師不客氣地指出:“你雖然是一位很好的禪師,但是卻連隱居之處都不知道?”無德禪師開玩笑說:“我騎了三十年馬,不料今天竟被驢子摔下來。”意思是說:我三十年來見過不少大風大浪,今天卻被你難住了。於是無德禪師就在佛光禪師這裏住了下來。

一天,有一個學僧問無德禪師道:“我想離開佛教義學,可以嗎?請禪師幫我抉擇一下。”

無德禪師告訴他:“如果是那樣,當然可以了。”

學僧剛要禮拜,無德禪師卻攔住他說:“你問得很好,問得很好。”

學僧道:“我本想請教禪師,可是我還沒有……”

無德禪師打斷他:“我今天不回答。”

學僧執著地問:“幹淨得一塵不染時又怎麼辦呢?”

無德禪師答道:“我這個地方不留那種客人。”

學僧再問:“禪師,什麼是您特別的家風?”

無德禪師說:“我不告訴你。”

學僧不滿地責問道:“您為什麼不告訴我呢?”

無德禪師斬釘截鐵地答道:“這就是我的家風。”

學僧更加不滿了,譏諷道:“您的家風就是沒有一句話嗎?”

無德禪師無奈地隨口說道:“打坐!”

學僧頂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著嗎?”

無德禪師拿出一枚銅錢給學僧。

學僧終於省悟。

無德禪師再見佛光禪師,鄭重其事地說道:“我現在已找到隱居的地方,那就是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居的時候隱居!”

我們若看待自己的命運如不係之舟,行雲流水隨他去,便能隨時隨地,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是生命的高遠境界,是很難學會,甚至是學不來的。宇宙間萬事萬物皆有其自身的規律之所在,水在流淌的時候是不會去選擇道路的,樹在風中搖擺時是自由自在的,因為這是蒼天大地賦予順其自然的奧義。

緣來好好珍惜,緣去淡淡隨緣

南京棲霞山的棲霞寺被譽為六朝聖地,是千佛名藍的江南名刹。

棲霞山以石刻的千尊佛像工程最為龐大。在無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頂上,有一尊站立著的佛像,莊嚴生動,在峰下經過的人,無不舉目上視。

1941年,有一信徒參觀棲霞山時見到峰頂上的佛像,於是就問引導的卓成禪師說:“老禪師,那尊佛叫什麼名字?”

卓成禪師回答道:“噢!那尊佛叫飛來佛!”老禪師的意思是說那個山峰很高,人沒辦法爬上去雕刻,這尊佛應該是從別處飛來的。

信徒聽後,很好奇地又問道:“既然是飛來的,為什麼又不飛去呢?”

卓成禪師道:“一動不如一靜。”

信徒再問道:“為什麼要‘靜’在這裏呢?”

禪師回答道:“既來之,則安之。”

佛說:“若想讓心安寧,就要一切隨緣而行,隨遇而安。”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遇,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若如此,人生哪裏還會有什麼煩惱可言。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獲,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緣動則心動,心動則緣起;緣來好好珍惜,緣去淡淡隨緣。隨緣一世,一世隨緣。《菜根譚》上說:“萬事皆緣,隨遇而安。”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是一種安詳恬淡的心態,是一種處變不驚的風範。

在慶輝禪師那裏參禪的時候,始終不能徹悟入道。於是,法眼禪師就辭別慶輝禪師,開始雲遊四方。

有一天下大雨,法眼禪師就在途中的一座地藏院掛單,寺裏的知客師問他:“禪師你要往哪裏去啊?”

法眼禪師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沒有什麼目的,隻是隨便走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