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PART1 有一種幸福叫淡定——淡是人生最深的味(2)(3 / 3)

知客師問:“你對這種四方來去的雲遊方式,有什麼感受呢?”

法眼禪師回答:“雲水隨緣。”

知客師讚歎說:“雲水隨緣!這話最逍遙自在了啊!”

法眼禪師聽後,如中雷擊,對“逍遙自在”四字,當下大悟!

雲卷雲舒,水流潺潺,適性隨緣,自由自在。法眼禪師一心求道,卻不曾留意,原來自己走的恰恰是道,所以脫口而出“雲水隨緣”。

一個人如果想要像禪者一樣,放曠於天地之間,得先有顆自由飄逸的心,隨風如白雲般漂泊,安閑自在,任意舒卷,隨時隨地,隨心而安。生活就如同善變的天氣,有晴有雨,有風有霧。這既是莫測的苦,又是多彩的樂。從生到死,就像一場風吹過,走過春夏,卷過秋冬,走過悲歡,卷過聚散,走過紅塵遺恨,卷過世間恩情。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唯有順著因緣而行,豁達坦然,才可凡事得心安。

隨遇而安比有百萬家產更有福氣

有一戶從農村來城裏打工的人家,男人做的是城裏人都不願做的清潔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往垃圾站轉運垃圾;女的剛來時懷有身孕,生了孩子後,就出去給人擦皮鞋。他們租住的房子是一戶人家在圍牆邊搭蓋的簡易廚房,房子很小,裏麵隻能放下一張雙人床。他們的家具都是別人丟棄的,房間也放不下這些家具,隻能放在屋外。他們就連吃飯的桌子也沒有,有了也沒地方放,他們隻能在屋外吃飯,有時將菜碗放在板凳上,有時幹脆把炒菜的鍋當菜碗用。

他們屬於那種城市貧民,是城市裏的邊緣人,可是他們看上去沒有一點愁苦的感覺。他們住的地方是宿舍大院的大門口,人來人往。那男的每天哼著小曲,忙進忙出,跟來來往往的人們打著招呼、聊著天,而且有求必應,特別熱心,也特別快樂。

這對夫妻的物質財富與那些腰纏萬貫的比起來可謂是少之又少,可他們的快樂卻比那些人多了許多。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懂得隨遇而安。無論是麵對任何一種際遇,隻要我們的那顆心安定下來了,就會快樂幸福。

其實人的實際需求是很低的,遠遠低於人的欲望。我們的房子再多再大,也隻能在一間屋子裏,一張床上睡覺;把世界上所有的山珍海味都擺在桌子上,我們也隻能吃下胃那麼大小的東西;我們的衣櫃裏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名牌時裝,也隻能穿一套在身上;我們的鞋子有無數雙,也隻能穿一雙在腳上;我們的汽車有無數輛,也隻能開著一輛在街上跑……可是,人們總有一種無窮盡的欲望,買了大房子還想買更大的房子;屋子裝修了一遍又一遍;小汽車換了一輛又一輛;家具換了一套又一套;家用電器更新了一代又一代。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有錢,隻是希望那些東西、那些身外之物看上去更氣派、更豪華、更先進。一顆心總也安定不下來,當然也不會快樂。

人生在世,很不容易。風風雨雨,溝溝坎坎,苦辣酸甜都可能遇到,因此要保持一種隨遇而安的平常心態。這種心態並非消極的,而是提示人們在不斷進取中,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是車水馬龍還是門庭冷落,無論是輝煌奪目還是默默無聞,都要有個良好心態,笑對人生,繼續拚搏。

所以說,一個人如能不管際遇如何,都保持快樂的心境,隨遇而安,那真比有百萬家產還更有福氣!

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

人生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偶遇風暴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隻有隨遇而安,學會適應,才能戰勝困難。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隨遇而安,學會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酷夏,一位小和尚指著寺院的一片行將枯死的草地對師父說:“你看,這些小草馬上就要死了,這太有損我們寺院的美觀了,我們應該再撒些草籽。”師父向他揮揮手說:“隨時!”

許多天過去了,小和尚沒得到師父的任何吩咐,他不禁暗自著急。他等呀等呀,終於熬到了中秋節。這天,師父交給他一包種子讓他撒到草地裏。小和尚非常高興地拿著種子去撒。還沒等他撒完,忽然間秋風四起,種子隨風飄走了好多。小和尚大叫起來:“不好了,不好了,種子被風吹跑了。”

“沒關係,吹走的大多都是空的種子,種在地裏也不會發芽的。”師父說,“隨性!”

小和尚剛剛播完種,空中飛來了幾隻尋食的鳥,它們在草地上不停地啄著什麼。“天哪,種子要被它們吃光了,這可如何是好!”小和尚急得抓耳撓腮,驚慌不已。

“沒關係,種子多得很,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到了半夜裏,老天突降一場傾盆大雨,把小和尚播種的草地衝得麵目全非。第二天清早,小和尚飛一樣地衝進禪房:“師父,全完了,種子都被暴雨衝走了。”

師父微笑著說:“衝到哪裏就在哪裏發芽!隨緣!”

六七天過去了,快要枯死的草地上竟然冒出了許多嫩綠的草芽,就連一些沒有撒種的牆角也冒著綠綠的生機。小和尚高興地直蹦。

師父含笑點頭:“隨喜!”

人生有喜有悲、有聚有散、有樂有苦、有得有失、有沉有浮、有愛有恨、有生有死。為人夫者有丈夫的甜蜜和苦衷,為人妻者有妻子的幸福和辛酸,做父母的有父母的自慰和勞累,做兒女的有兒女的驕傲和委屈。從政者有官場上的得意和危機,經商者有商海的亨通和風險,農耕者有田園的安逸和艱辛,治學者有紙墨的雅趣和清貧。

人生得意時,不可欣喜若狂,目空一切;人生失意時,切忌長籲短歎,自暴自棄。人生得意時,要珍惜生活,保持清醒頭腦,不管別人阿諛奉承還是獻媚恭維;人生失意時,要熱愛生活,振作精神,不管別人說三道四冷嘲熱諷,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生命是種緣,不可強求應順其本性

如果我們學會了順其自然,也許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像下麵故事裏的樵夫一樣。

有位樵夫生性愚鈍,有一天上山砍柴,看見一隻從未見過的動物。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走上前去問道:“你是誰呀?”

那動物說:“我叫‘領悟’。”

樵夫心想:“我現在不是正好缺少領悟嗎,幹脆把它捉回去得了!”

這時,領悟對樵夫說道:“你現在想捉我嗎?”

樵夫嚇了一跳:“我心裏想的事它怎麼知道?這樣吧,我不妨裝作一副不在意的樣子,然後趁它不注意時捉住它!”

領悟又對他說:“你現在又想假裝成不在意的模樣來騙我,等我不注意時把我捉住。”

樵夫的心事都被領悟看穿,所以就很生氣:“真是可惡!為什麼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麼呢?”

誰知,這種想法馬上又被領悟發現。它又開口:“你因為沒有捉到我而生氣吧!”

於是,樵夫從內心檢討:“我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在鏡子裏反映一般,完全被“領悟”看清。我應該把它忘記,專心砍柴。我本來就是為了砍柴才來到山上的,實在不應該有太多的欲望。”想到這裏,樵夫揮起斧頭,用心地砍柴。一不小心,斧頭掉下來,意外地壓在領悟上麵,領悟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當問題發生時,你看到的隻是表麵的結果。問題為什麼會發生,這才是你真正應該探究的原因。而對於一些讓你想不開的問題,隻要用好的心態去對待,才會找出根源,你也等於找出了答案。

許多事不可強求,要順其自然。太過執著,猶如握得僵緊頑固的拳頭,失去了鬆懈的自在和超脫。

生命是一種緣,是一種必然與偶然互為表裏的機緣。有時候命運偏偏喜歡與人作對,你越是挖空心思去追逐一種東西,它越是想方設法不讓你如願以償。這時候,癡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好像腦子裏纏了一團毛線,越想越亂,他們陷入自己挖的陷阱裏。而明智的人會順其自然,不去強求不屬於他的東西。

順其自然,絕非被動人生,不是在生活的海邊臨淵羨魚,不是在命運的森林裏守株待兔,而是洞悉人生、承受一切命運際遇的大智慧;順其自然,是對生命的善待與珍愛,是對人生的喝彩和禮讚。

據說迪斯尼樂園建成時,總經理邁克爾先生為園中道路的布局大傷腦筋,所有征集來的設計方案都不盡如人意。邁克爾先生無計可施,一氣之下,他命人把空地都植上草坪後就開始營業了。幾個星期過後,當邁克爾先生出國考察回來時,看到園中幾條蜿蜒曲折的小徑和所有遊樂景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時,欣喜萬分。他忙喊來負責此項工作的戈尼,詢問這個設計方案是出自哪位建築大師的手筆。戈尼聽後哈哈笑道:“哪來的大師呀,這些小徑都是被遊人踩出來的!”

我們常想悟出真理,卻反而因為這種執著而迷惑、困擾。隻要恢複直率之心,徹底地順從自然,真理就隨手可得了。

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不可以強求的,那些刻意強求的東西或許我們終生都得不到,而我們不曾期待的燦爛往往會在我們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

順其自然,心靈自然能夠纖塵不染

無數事實和經驗證明:無論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如果違背了規律自然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我們現代人對這一點都有深刻的認識。

生活在這個現實世界,要想免受世俗的汙染,就需要有超越別人的智慧。否則,就如同在漫天塵土中撣衣,在泥水中灌足,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得到超脫的。世上的人多半都是為了追求名位而奔忙,具有真知灼見的人才能夠保持超然的態度,堅守做人的原則。

“水至清則無魚”就是說如果流水過於清澈,就很難產生魚類。愈是汙穢的土地,土質就愈加肥沃,就愈有利於萬物的滋長。由此可見,君子要有寬宏的度量,不能自命清高,而要學會接納世俗的事物。如果對事物的觀察太過於敏銳,那麼就會覺得他人缺點很多,就不值得與之往來,旁人也會對他的過分挑剔感到難以忍受,所以不願意追隨左右。

人的一生,實在沒必要一味地去求取功名,能夠平安地度過一生,也就應該心滿意足了。有恩於人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無須念念不忘,希望對方報答。做人處事,隻要不招致他人怨恨,也就算得上是成功了。“花開花謝春不管,水暖水寒魚自知”是一種安詳的心態,一個擁有安詳的人每一秒都散發著生命的光彩,構成他生命的磁場。江河奔流不息,而兩岸的人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這樣倒能發現鬧中取靜的樂趣;山峰雖高,卻不妨礙白雲的浮動,動中之靜才是真靜。如果一個人的本性已經定了,就不會被愛憎和是非所動,那麼就能保持一種和諧的靜態。

順其自然就是對造物主的一種服從;順其自然是激情澎湃後的冷靜;順其自然是迷惘後的徹悟;順其自然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脫;順其自然是驀然回首的一瞥;順其自然是淘盡黃沙終現的金;順其自然是輕易地獲得;順其自然是從容地放下。順其自然能納百川;順其自然能承載萬仞;順其自然是朱自清筆下逃走的時光;順其自然是大江東去的一瀉如洪……順其自然能讓人做到磨煉自己的心性,還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不為外事所擾,排除私心與雜念,使自己的精神品質達到一種爐火純青、一塵不染的境界,在惡劣的環境中抱著小心謹慎的態度,用一種光明磊落的博大胸懷去奮鬥。超脫於凡俗才能心胸開闊,才能優雅從事,要在點點滴滴中對人生徹悟,才可能有所成就。

第7章 氣定神閑,心智成熟了人生才能少走彎路

法國作家夏爾說:“為了換取燦爛的光華,你必須去吹動那些微弱的火花。”耕耘貴在腳踏實地,而非幻想著一步登天,大多數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務實的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路就是這麼走出來的。

浮躁是人性的天敵,是成功的對頭,任何的急功近利隻會把人推向痛苦和失敗的深淵。平凡的人生需要淡定,擁有淡定,便能於簡單中活出豐富,於蒼白處增添斑斕的色彩。隻有淡定,才能活出生命的質量,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優雅和精彩。

這山望著那山高,心浮氣躁難成事

浮躁就是心浮氣躁,浮躁心理是現代人的普遍心理,其表現為行動盲目,缺乏思考和計劃,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見異思遷,急於求成,不能腳踏實地。比如,有的人看到歌星掙大錢,就想當歌星;看到企業家、經理神氣,又想當企業家、經理,但又不願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努力學習。還有的人興趣、愛好轉換太快,幹什麼事都沒有長性,今天學繪畫,明天學電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忽冷忽熱,最終一事無成。

張某是某事業單位的普通幹部。他主動找到心理醫生講述自己的苦悶:“我近一年來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闖蕩一番,總覺得在我們那個破單位待著憋悶得慌。看著別人房子、車子、票子都有了,我心裏慌啊!以前我也曾炒過股,倒過一些貨,但都是賠多賺少。我去摸獎,一心想摸成個萬元戶,可結果花幾千元連個響都沒聽著就沒有影了!後來我又跳了幾家單位,不是這個單位離家太遠,就是那個單位專業不對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個合適的工作太難了!後來聽說某人很有錢,於是寫了信去,說自己好困難,可他們連信也沒回,氣得我去信大罵了一頓。為此,我心裏也確實感到非常失衡,我心裏就是不踏實、悶得慌。”

產生浮躁的主觀原因是個人間的攀比。經過攀比,對社會生存環境不適應,對自己的生存狀態不滿意,於是過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個人奮鬥又缺乏恒心與務實精神,缺乏對自己的智力與發展能力的準確定位,從而失去自我。然而,當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盲目行動時,就會對家人、朋友甚至社會帶來一定的危害。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物質世界中,其實人人都可能有過浮躁的心理。

浮躁是成功、幸福和快樂最大的敵人,它使我們茫然不安,讓我們無法寧靜。浮躁還是各種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現形式呈現多樣性,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在浮躁的心態下,做什麼事情總是淺嚐輒止,看書一掠而過,做事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是希望魚與熊掌兼得。但在事實上,這種浮躁的心情對我們的成功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成了阻礙成功的絆腳石。因為浮躁,我們把應該冷靜思考問題的時間放在自尋煩惱、患得患失上;因為浮躁,我們總是在想著事情的最後成果,急於看到我們所作的工作的成果,凡事都急於求成。

小王大學畢業後便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同學、朋友都祝賀他,小王開玩笑道:“瞧瞧你們那點兒追求,這工作就算好了?這隻是開頭,好的還在後麵呢!”小王工作後,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房子,這時他的女友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於是倆人決定合租。兩個人兩份工資,交完房租外,剩下的足夠解決生活之需,日子過得相當愜意。

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個月小王就突然煩躁起來,從公司一回家就對女友訴說對公司的不滿,抱怨公司領導層的無能,沒幾天就辭職另找了一份自己認為不錯的工作,並將家也搬了過去。

如此幾年後,他因不停更換工作,將家從南城搬東城,再從東城搬到北城,有時一年中光搬家就有好幾次。他的女友開始還以為他真的沒碰上好工作,還經常安慰他,讓他不要著急。後來越發覺得不對,也慢慢對他各種各樣的抱怨產生了反感,終於在他又一次準備辭掉工作時,向他發出了最後通牒。

她說:“咱們倆在一起這麼多年,光工作你就換了七八個,每個你都說不行,難道這些公司真都像你說的那樣不行嗎?我看你幹事就是虎頭蛇尾,而且不願意吃苦,別人住在東城都可以去北城上班,你為什麼不行?”接著她又說:“如果你這次再不堅持下去,我看我們也隻能做普通朋友了。”

聽了女友的話,小王不知如何是好,沒幾天就一個人搬了出去。原來,這次不是他不想堅持幹下去,而是他沒好好幹,公司要辭了他,他不好意思跟女友說實話,才說是自己想要辭職的。這樣的事在他身上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卻是第一次這樣無可挽回。

所有的公司需要的都是那些受過良好職業訓練、具有非凡才幹的人才和那些能夠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的員工,而不是心浮氣躁坐不住板凳、朝秦暮楚不知滿足的平庸勞動力。

戰勝浮躁,讓躁動的心安靜下來

浮躁不是病,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沒有什麼可怕。隻要我們讓自己的頭腦稍微保持一點兒清醒,不因浮躁而緊張,我們的心便會隨之恢複平靜,生活也會變得像以前一樣容易掌控。

與浮躁相對的就是務實,心浮氣躁的人缺乏的就是腳踏實地做事情的精神,他們往往是眼高手低。這就要求我們培養自己的務實精神,可以幫助克服心浮氣躁的缺點。改變浮躁之氣,就是要腳踏實地,凡事講認真。認真,就是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嚴格按規則辦事做人,就是在別人苟且隨便時自己仍然堅持操守,就是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就是一絲不苟的做人態度。

如果每個人都能憑著良心做事,不怕困難,不半途而廢,那麼不但可以減少失敗,而且可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養成了敷衍了事的惡習後,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不誠實。這樣,人們最終必定會輕視他的工作,從而輕視他的人品。

認真的精神,其實是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和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做事能否認真,與是否有耐心關係密切。許多人做事隻圖快,隻圖省力氣,怕麻煩,於是偷工減料,“蘿卜快了不洗泥”,這樣做出的“成果”必然是經不起檢驗的。商品社會讓我們越來越缺乏耐性,金錢正在大口地吞噬著我們的耐性,把我們搞得無比浮躁。而這種“浮躁”,這種“缺乏耐性”,正是為人處世不再認真、充滿著“浮躁心”的突出表現。

能否認真做事,不但是個人行為習慣的問題,更反映著一個人的品行。很難想象一個整天隻圖自己安逸和舒服、隻想著走捷徑取巧發財的人,會不辭勞苦又認認真真地去做好該做的事。認真做事的前提是認真做人。

以下是克服浮躁心理的具體步驟。

1.立長誌,而不是常立誌

這點對於防止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立誌要揚長避短,根據自己的特點來確立目標,才會有成功的希望,千萬不要趕時髦。立誌不在於多,而在於“恒”。要防止“常立誌而事未成”。

2.不可急於求成

即使事情再緊急,我們也不能急於求成,而應認真地對事情進行綜合分析,避免浮躁心理的滋生。很多人在處理問題時往往認為時間緊迫,就想“一口吃成胖子”。這種因浮躁而進行的倉促行動,很難有完善的結果。

3.重視行為習慣

做事情要先思考,後行動。比方出門旅行,要先決定目的地與路線;上台演講,應先準備講稿。在做事之前,經常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為什麼做?怎麼做?希望什麼結果?並且要具體回答,寫在紙上,使目的明確,言行、手段具體化。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焦躁,不虛浮,踏踏實實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點兒一點兒分開做,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累積到最後即可達到目標。

4.有針對性地“磨煉”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針對性地“磨煉”自己的浮躁心理。如練習書法,學習繪畫、彈琴、下棋等,這些有助於培養耐心和韌性。此外,還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浮躁情緒。在做事時,可用語言進行自我暗示,如“不要急,急躁會把事情辦壞”,“不要這山看著那山高,這樣會一事無成”,“堅持就是勝利”。隻要堅持不斷地進行心理上的練習,浮躁的毛病就會慢慢改掉。

5.用榜樣教育

身教重於言教。以勤奮努力、腳踏實地工作的良好形象為榜樣,改善自己的言行。還可以用如革命前輩、科學家、發明家、勞動模範、文藝作品中的優秀人物以及周圍同事的優良品質來對照檢視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培養其勤奮不息、堅忍不拔的優良品質。

總之,做事時要從實際出發,不要異想天開、朝三暮四,而應腳踏實地、認真務實。做事是否認真,體現著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敬業精神。隻有那些有著嚴謹的生活態度和滿腔熱忱的敬業精神的人,才會認真對待每一件事,不做則已,要做就一定要盡心盡力做好。這樣的人也往往會得到別人的信任,為自己打開成功之門。

拔苗不能助長,急於求成要不得

有兩棵大小相同的樹苗,同時被主人種下,也被一視同仁地細心照料著。不過,這兩棵樹的起跑點雖然相同,後續的成長狀況卻大不相同。

第一棵樹拚命地吸收養分,一點一滴儲備下來,仔細地滋潤身上的每一條枝幹,慢慢地累積能量,默默地盤算如何讓自己紮紮實實、健康茁壯地成長。

另一棵樹也一樣非常努力地吸收營養,不過它追求的目標與第一棵不同,它將養分全部聚集起來,並使勁地將這些養分送至樹端,一心想著如何讓開花結果的時間提早來到。

第二年,第一棵樹開始吐出了嫩芽,也十分積極地讓自己的主幹長得又高又壯。而另一棵樹也長出了嫩葉,不過它卻迫不及待地擠出了花蕾,似乎隨時都可以開花結果。

這個景象讓農夫非常吃驚,因為第二棵樹的成長狀況非常驚人。隻是,當果實結成時,由於這棵樹尚未長成,卻提早承擔了開花結果的責任,因此一時間吃不消,把自己折騰得累彎了腰,至於所結的果實更是因為無法充分吸收養分,比起一般正常的果實要酸澀。再加上它的體型矮小,許多孩子都喜歡攀上樹端嬉戲玩樂,並且拿那些還未成熟的果實遊戲。時日一久,這棵樹在身心受創的情況下,逐漸失去了生長的活力。

第一棵樹的情況卻完全相反,原本不被看好的它,反而越來越茁壯,在經年累月的耐心等待之後,終於花蕾綻放。

由於養分充足、根基穩固,不久結成的果子也比其他的樹更大更甜,而那急於開花結果的第二棵樹卻日漸枯萎。

很多人就像第二棵樹一般,隻學會了皮毛,便急著出頭與表現。然而,當他的皮毛用盡,也就意味著能力不過如此而已。這時候,不僅難以占有立足之地,還會跌到更深的穀底,甚至連重新開始的機會都很難找到。

今年假期,小李從廣州飛往北京參加精英高爾夫訓練營,學習打高爾夫球。其實在沒參加精英高爾夫球訓練營之前,小李也認為沒有什麼意思,這麼小的球還不容易打嗎?電視裏的高爾夫球比賽,小李從來沒有耐性看。但小李是個喜歡挑戰的人,也是一名全能型的運動好手,來訓練營的目的,是想掃高爾夫盲,成為真正的“十項全能”。

通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才知道這個小球不簡單。打了整整一天臭球之後,小李才忽然打出了一個極遠的好球!沒費一點兒力氣,一切都是這麼自然。小李突然意識到“高爾夫”的真正含義——讓我們懂得回歸自然,順理成章、不經意、很自然地,才能完成動作。若刻意想動作,或想發力打遠,就一定打不好。急於求成隻能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順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這也是高爾夫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人生何嚐不是這樣,刻意就是在不適當的時候提出不適當的要求,是希望世界上的事按你的想法去實現。刻意隻能讓你感到生活一團糟。然而,你往往在不經意中,順其自然的豁達之中,得到了一切。緊握雙拳時,你抓不到東西;放開雙手,你卻得到了整片天空。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一位成功學大師說過,“人,不是不能遐想、展望,但想了要付諸行動”。如果隻遐想,而不學習或實踐,那就真成“瞎想”了。孔子講過“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他還講過另一句很有啟發的“坐著想,不如起來行”,這兩句意思都差不多。君不聞:“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你要成功,就該從那細小的胚芽開始生長,從那一小撮泥土築起,從此時此刻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千裏之外的遙遠地方,有非常迷人的景致,有富有魅力的目標,如果你隻在那兒空想,而不一步一步地去走,那也隻能是想想而已。

一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之後,確實能提高生活的質量。但是,創新和發展都是在踏實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丟棄了踏實的態度,再新奇的思路都很難轉化為生產力,因為思路沒有準確的支點就撬不起“地球”,隻能撬翻自己。

成功是務實綻開的花朵。好高騖遠,脫離實際的空想、妄想、玄想、瞎想都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魯迅先生告誡說:“誌願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處就愈少,可以自解之處就愈多。”誌願和希望的實現,要靠幹和做。幹和做就是務實,就是腳踏實地,就是要找到實現誌願和希望的用力之處。否則,就會像魯迅先生說的,“開首自以為有非常的神力,有如意的成功,幻想飛得太高,墜在現實上的時候,傷就格外沉重了”。

俄國詩人普希金在《青銅騎士》裏寫道:“隻有踏實地累積實力,才能為自己贏得獨立與榮耀。”拔苗助長的人,隻會讓僅有的一點能力過早顯露,遭到別人的白眼;好高騖遠的人,隻不過有個看似比別人崇高的目標罷了,若不肯腳踏實地去做,最後隻能與失敗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