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PART2 有一種智慧叫寬心——器量寬容萬物容(5)(1 / 3)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reference_book_ids":[6906422081563397134,7184366765223185463,6921588179074026509,6904430399213014023]}],"23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0,"start_container_index":23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quote_content":"《奧賽羅》reference_book_ids":[702443331512593921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降降壓,學一點減輕壓力的技巧

心理壓力就如同慢性毒藥,使人意誌消沉,整日悶悶不樂,並使成功的力量逐漸消耗殆盡,惡性循環也因此建立起來。同時,這種長期壓抑的不良情緒會給人體帶來持續的傷害。

怎樣才能從這種不平衡的心理誤區突圍出去呢?

生活中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保證你免受壓力,但還是有許多方法可以幫你減輕壓力:

(1)不過於忙碌。從前農業社會生活閑散,所以“勤奮”是極大的美德。而今工商社會競爭腳步加速,每日工作時間極易超過10個小時,而且越來越忙、越走越快,想停也停不下來,人們成了“工作狂”,甚至因此“過勞死”。你應該明白,正因為太勤奮了,反而要學會放慢腳步,放鬆心情。不要以百米賽跑的速度生活,生活是一場長途馬拉鬆。忙碌導致茫然與盲目,要清醒地掌握人生,既須學習不再“瞎忙”,更不要怕“閑下來”。不要養成每天晚上都把工作帶回家的習慣,要避免長時間工作到深夜或在周末加班。

(2)睡得足且好。睡眠質量的高低一直是身心健康的最佳指標,睡不好表示“放不下”,心中被許多“雜念”所煩擾。所以要睡眠好,就要心情好。但也可以反過來推論,借睡眠好而改變心情。如何可以放下雜念而安然入睡?你可以試著早點睡而且像用餐一樣“定時定量”,使“睡”及“醒”的時間固定化、規律化。睡前不吃東西以免脹氣、夜尿,也可以聽些輕音樂或做溫和的體操。或者睡前“靜坐”及“冥想”20~30分鍾,這樣放鬆、平靜的效果會很好。

(3)控製飲食及體重。有些人靠吃來緩解壓力、穩定情緒,結果越吃越多,最後得了“暴食症”。然後因討厭自己發胖的樣子,而又不敢吃而得了“厭食症”。“吃”剛開始的確可以緩解壓力,但這畢竟是盲目、不理智及逃避的做法,隻會造成無窮後患。另外,飲食習慣也與情緒有關,若不定時又不定量,一吃就過多或有吃夜宵的習慣,吃的口味偏好肉類、油炸、刺激性、含咖啡因的食物,心情皆會較為浮躁不安。

(4)對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要過於期盼別人的讚許。應該明白,讚許是生活中的禮物,但不是生活的主流,如果把期望讚許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常常會使一個人難以正視挫折和壓力。

(5)對待別人對你的否定評價不要過於在意,要從中吸取教訓,弄清楚別人為什麼會這樣,不要因此產生壓力。

(6)要學會放下保持絕對控製的觀念。不要總是為了應付每一個最後期限和填滿每一個定額而疲於奔命。

(7)感到有壓力的時候,不妨散散步,這樣有利於恢複自己對事物的洞察能力。

(8)當自己受到壓力的時候,可以買一些自己想買但又舍不得買的東西。

(9)學會善於授權給其他有能力的人分擔自己的責任和工作。

(10)允許自己犯錯誤和發生判斷失誤。應該明白,錯誤有時候能夠轉化為有創見的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放下非黑即白,非對即錯,非好即壞的思考方式。要知道剝一頭大蒜可以有許多方法。錯誤可能會幫你發現一種新方法。

(11)當問題出現的時候,與其追究某一個人責任,不如注重分析集體配合協作的效率。處罰會產生壓力,對處罰者也同樣有壓力。而集體配合協作的方式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吸取教訓和今後怎樣防止再發生類似問題上。

(12)如果某些人或環境迫使你做不願做的事情,那麼就想辦法避開這些人或環境。

輕鬆行走職場,你完全可以不焦慮

為什麼你白天要麵對強大的外界壓力,夜晚還要備受失眠的折磨?為什麼同樣是生活動蕩,別人處之泰然,而你卻整天長籲短歎,埋怨命運的不公?是你天生就個性憂鬱,還是後天的經曆把你折磨成這副模樣?

張小姐今天真可謂“諸事不順”:上班路上認錯了人,尷尬得要命;在辦公室裏一不留神,把要複印的資料塞進了碎紙機;更不可思議的是,她在這個城市已生活了12年,搭乘公共汽車居然坐反了方向,車過了3站才恍然大悟!

她實在是壓力太大了,腦子裏的那根弦兒一直緊緊地繃著,一會兒是工作,一會兒是家庭,這樣那樣的事混在一起,難怪她心神不寧了。其實,讓張小姐忐忑不安的“肇事者”就是人們經常遇到的“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不像你口渴了一樣,喝點水馬上就能解決問題。它說不定哪天就會降臨到你頭上,讓你不知不覺落入它的陷阱,難以自拔。它像空氣一樣包圍著你,使你無從覺察,甚至讓你習以為常;它像寄生蟲,不停地吞噬你健康的心態和快樂的靈魂,它用沉重、悲觀、猶豫、憂鬱、恐懼和懷疑來侵蝕你,過濾掉你生活中所有的溫馨時刻,把一切快樂從你身邊剝離。

心理學家說,焦慮是因為對威脅性事件或情況的預料而產生的一種高度憂慮不安的狀態,精神過敏,高度緊張,嚴重者將達到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礙的程度。焦慮已經成為現代人普遍的“心病”,有人甚至說當代就是一個“焦慮的年代”。焦慮的表現是:總是擔心、恐慌。不是擔心領導對我的表現不滿意,就是擔心年輕員工會超過自己,要麼就是擔心自己得不到重用等。

焦慮情緒和洋蔥頭的皮一樣,是有不同層次的。同時,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像不論哪一層洋蔥皮都可以讓你淚流滿麵一樣,不論是哪種程度的焦慮,都會對你的幸福造成影響,讓你很不爽。一般程度的焦慮情緒者,大多會產生痛苦、擔心、嫉妒、報複等情緒,而且還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而有嚴重焦慮情緒者則往往非常激動,非常痛苦,他們喊叫、做噩夢、報複心極強、食欲缺乏、消化和呼吸困難、過度肥胖,而且容易疲勞。最嚴重時,生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如心髒加速、血壓升高、嘔吐、冒冷汗、精神緊張、肌肉硬化。總而言之,焦慮是一切負麵情緒彙合所產生的恐懼情緒,是你幸福生活和良好工作的魔鬼化終結者。

小孫是剛畢業的本科生,原本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收入可觀的工作,沒想到工作剛一個月便遇到公司裁員,小孫也被列入其中。在家休息半年多小孫也沒找到一份工作,她表示,自己不要求工資多高,隻要有工作就行。小孫說:“我很害怕這樣一直下去,覺得對不起家人,現在每晚都失眠。”而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李小姐則表示,自從上個月公司裁掉幾名員工以來,自己每天都擔心會被裁掉,工作更加努力,“誰也不想這時候失業,不奮鬥怎麼辦,累也不敢吭,每天都在焦慮中度過。”

身處職場,你是否也有這樣那樣的擔心,是否總為自己的未來而感到焦慮不安呢?以下幾個方式可以有效緩解你的焦慮情緒。

(1)提高成就感。成就感是化解焦慮的良方,一個有成就感的人,內心中就會感覺到力量感、富足感,焦慮自然也就無法將他打敗了。如何讓自己有成就感呢?那就是不斷地提高自我。你可以為自己製定一個一個的小目標,當你通過自身的努力,並一步一步去實現這些既定目標時,那種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2)學會和自己比。如果跟別人比,你有可能會拿自己的缺點比別人的優點,這樣隻會使你越比越沒自信,越比心情越糟。把眼光從別人身上收回來,和自己比比,想一想,今天的我是不是比昨天的我有了進步?這次的工作是不是比上次做得出色?這樣就能不斷地超越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自己也就越來越自信,焦慮感慢慢也就緩解了。

(3)不要敏感過度。領導一個冷漠的眼神,足以讓愛焦慮的你產生諸多聯想:我做錯什麼了?位置是否不保了?加薪是否無望了?越想越焦慮,直到食不甘味。比較敏感的人,總愛憑想當然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結果心裏總有難解的一團亂麻;也有的人是因為追求成功的願望太迫切,致使對人對事都很敏感,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將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存在心裏,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其實,過於敏感,隻會使自己不快樂,而且還會影響身體健康,造成人際關係緊張。要克服這種神經質,首先不要妄加推測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免得給自己增加麻煩;其次,要學會與人為善,這樣別人才會接納你、喜歡你,使自己擁有快樂,讓周圍的人也感到輕鬆自在。

(4)合理安排時間。事情多、頭緒雜,工作總是不能按時完成,總是需要加班加點,這樣緊張焦慮的情緒自然也就產生了。這說明你的時間管理出了差錯,要麼就是工作方法出了問題,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很嚴重的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毛病,隻要你安排好時間,做好時間管理這門功課,並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多總結、多學習,你就能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5)不要害怕傾訴。傾訴是對積累情緒的釋放,實際上傾訴的好處首先是一吐為快,有人談及體會說,心裏有不痛快的事,說出來就能減少60%的壓力,傾訴能打開你孤獨之門,傾訴能幫你走出自困的陷阱。焦慮的人總愛把自己當成天底下最焦慮的,實際上和你有同感的人千千萬萬,沒必要把自己變成個悶葫蘆,把讓你焦慮的事說出來,和朋友及家人交流,或許他們能幫你理清思路。

第10章 寬心少煩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莫自尋煩惱

生活是個萬花筒,有時難免長出一株讓人憂鬱、煩惱的花,破壞你的好心情,使你的生活黯然失色。交際的煩惱、工作的煩惱、金錢的煩惱、愛情的煩惱、家庭的煩惱、心靈的煩惱、思想的煩惱、身體的煩惱……這些讓我們心煩意躁,難以找到幸福和快樂。

當心情不好時,嚐試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把所有的憂鬱、煩惱和不快都清理幹淨,理清心緒,平靜心情,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如果煩惱還是不能驅散,那就應該先暫時將煩惱放置一邊,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等到心情平和後再重新麵對。到時你會重新拾起快樂、輕鬆和自信,生活也會翻開新一頁。

莫要自尋煩惱,何必庸人自擾

現代人總愛自尋煩惱,這是何故?美國心理學家曾提出四點假設:

第一,自尋煩惱是人的本性。人並不完全是理性的動物,人常為情緒所困擾,而困擾的原因多半是來自於自己,很少是由於外界因素造成的。

第二,人有思考能力,但在考慮自身問題時,則多表現出心態上不平衡的傾向。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往往做過多的無謂思考,這是困擾自己的根源。

第三,沒有事實根據,單憑想象形成自以為是的信念,這是人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征之一。這種無中生有的想象力過於豐富,就會使人陷入無盡的煩惱中。

第四,人有自毀傾向,同時也有自救能力,合理的情緒療法可以通過轉化前者來幫助發展後者。

每個人都有理性的一麵,同時也有非理性的一麵。人生來都具備以理性信念對抗非理性信念的能力,但又常常被非理性信念所幹擾。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信念,隻不過有心理障礙的人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更多、更複雜而已,然而,就是這種不合理的思維造成了心態上的不平衡。我們所能感覺到的世界隻是整個世界的一小部分,由這一小部分所得出的觀念往往是不正確的,但人們又總是把這些不正確的觀念當作生活真理,結果使自己陷入了不必要的苦惱之中。

有一個和尚,每次坐禪都感覺有一隻大蜘蛛在幹擾他,他想趕走它,但總是束手無策,這使他很煩惱。師父知道後,讓他在坐禪前先預備一支筆,等蜘蛛來時就在它身上畫個記號,以便知道它來自哪裏。和尚照辦了,等他坐禪完畢,一看才知道原來記號畫在了自己的肚皮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煩惱就源於我們自己。

我們在生活中幾乎都有這樣的體會:同樣的事情作用於不同的人身上往往會引出截然不同的行為反應。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著一個重要的過程,那就是認知。由認知對刺激做出解釋和評價,使刺激具有了意義,人再根據這種認知意義做出相應的行為反應。

為了便於理解這個道理,下麵我們以離婚為例進行分析。

離婚是個事件(刺激源)。對這一刺激源的認知不同,將導致不同的行為反應。

如果認為離婚說明自己所選擇的人生道路是走不通的,離婚使自己的幸福夢想破滅,“一失足成千古恨”,想從頭再來已經不可能了。結果隻能是悲觀失望,陷入痛苦的深淵難以自拔,嚴重者會引發憂鬱症。

如果認為對方堅持要與自己分手,隻是因為自己沒有什麼優點和長處可以吸引人,於是從此就很自卑,在今後與異性的交往中也變得被動、悲觀,甚至怨天尤人,就會給整個生活蒙上一層陰影。

如果認為離婚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結果就很容易使自己進入一種惶惶不安的狀態,總以為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瞧不起自己,總覺得背後有人對自己指手畫腳,總想躲避眾人的視線。

如果認為離婚證明了人是不可信的,男人都是忘恩負義的東西,或者女人都具有喜新厭舊的本性,結果就會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遊戲人生。

如果認為離婚是現代社會流行的事,很多名人都有離婚的經曆,有的已經離過幾次婚,人這一輩子什麼事情都應該嚐試一下,沒離過婚同樣也是人生的一大遺憾。結果就會對離婚反應平淡,並有可能在平淡之中還帶有一絲興奮。

如果認為對方沒有良心,自己把什麼都給了他(她),沒想到對方竟然忘恩負義、喜新厭舊,玩弄和欺騙了自己的感情,結果就會懷恨對方,甚至流露出報複的思想。

如果認為離婚終於使自己從痛苦的婚姻中解脫出來,從此又自由了,又有選擇的機會了,憑著這次失敗的婚姻給自己留下的經驗,相信再處理婚姻問題時一定會更加成熟,結果離婚帶來的就會是解脫與成長。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事件本身並不是行為反應的根源,對事件的認知才是行為反應的直接原因。人的苦惱通常來自於人的不合理認知,正應了那句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煩惱皆由心生,把心情安頓好

周華健有一首名為《最近比較煩》的歌,深得人們喜愛,因為這首歌表現了現代人的真實感受,唱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的感覺卻不是快樂與日俱增,而是增加了許多煩惱,笑聲越來越少。這是為什麼呢?

生活中,為了滿足各種欲望,我們整日勞苦奔波,身不得閑,而心靈欲念膨脹,被雜念糾纏,故亦不得閑,煩惱便由此而生。所以說,煩惱皆由心生。

禪宗第二代傳人慧可曾向達摩祖師訴說他內心的不安,希望達摩祖師能幫他把心靜下來。達摩祖師讓他拿心來,才肯替他安心。慧可找了半天回答說沒找到,達摩祖師說:“我欲給你安心你竟然沒有找到。”

真的,心在哪裏呢?心都不可得,哪裏還有可得的煩惱?心是煩惱的關鍵。現代人一心追逐名利,心中充滿欲望,整天患得患失,自然會有煩惱。一個為追求名利而苦惱的人,是因為他的心不肯停止追求,才會苦惱;一個為失戀而痛苦的人,隻是因為他不肯放下失去的愛,痛苦就成了必然的結果。正如高爾基所說:“對一個人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心靈的沉默。”

其實很多時候,煩惱都是自找的,要想從煩惱的牢籠中解脫,首先要“心無一物”,放下心中的一切雜念。此處正應了蕭伯納的那句話:“痛苦的秘訣在於有閑工夫擔心自己是否幸福。”

詩人普希金在《如果生活欺騙了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隻要能放下心中的不快,失去的就會變成一種美麗,失去就不會帶來那麼多煩惱。

自己拯救自己,掙脫心靈的枷鎖

有個長發公主叫雷凡莎,她頭上披著很長很長的金發,長得很俊很美。雷凡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裏,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婆天天念叨雷凡莎長得很醜。

一天,一位年輕英俊的王子從塔下經過,被雷凡莎的美貌驚呆了,從這以後,他天天都要到這裏來,一飽眼福。雷凡莎從王子的眼睛裏認清了自己的美麗,同時也從王子的眼睛裏發現了自己的自由和未來。有一天,她終於放下頭上長長的金發,讓王子攀著長發爬上塔頂,把她從塔裏解救出來。

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那個老巫婆是她心裏迷失自我的魔鬼,她聽信了魔鬼的話,以為自己長得很醜,不願見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古堡的塔裏。

其實,人在很多時候不就像這個長發公主一樣嗎?人心很容易被種種煩惱和物欲所捆綁。那都是自己把自己關進去的,就像長發公主,把老巫婆的話信以為真,自己認為自己長得很醜,因此把自己囚禁起來。

就是因為自己心中的枷鎖,我們凡事都要考慮別人怎麼想,別人的想法深深套在自己的心頭,從而束縛了自己的手腳,使自己停滯不前;就是因為自己心中的枷鎖,我們獨特的創意被自己抹殺,認為自己無法成功。告訴自己,難以成為配偶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無法成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後,開始向環境低頭,甚至於開始認命、怨天尤人。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在人生的海洋中,我們就猶如一條遊動的魚,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地遊動,尋找食物,欣賞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豐富情趣。但突然有一天,我們遇到了珊瑚礁,然後自己就不願再動彈了,並且呐喊著說自己陷入絕境。這難道不可笑嗎?自己給自己營造了心靈的監獄,然後鑽進去,坐以待斃。

人的一生的確充滿許多坎坷,許多愧疚,許多迷惘,許多無奈,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自己營造的心靈監獄所監禁。而心獄,是殘害我們心靈的殺手,它在使心靈凋零的同時又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既然心獄是自己營造的,人自己就有衝出心獄的本能,那麼,還是讓我們自己動手,拆除心靈的監獄,掙脫心靈的枷鎖,還自己一個亮麗的心靈吧!

打開心靈枷鎖的那把鑰匙,就在你的心上。請不要渴望別人的救贖,心靈的枷鎖是你自己扣上的,請自己去打開它。即使一無所有,即使孤身一人,即使風浪再大,也請仰起臉來微笑。深呼吸吧!釋懷後的你,會變得更加輕鬆,更加勇猛向前。

擦拭心靈的灰塵,清除心靈的垃圾

南宋僧人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心如明鏡,纖毫畢現,洞若觀火,那身無疑就是“菩提”了。但前提是“時時勤拂拭”,否則,塵埃厚厚,似繭封裹,心定不會澄碧,眼定不會明亮了。

一個人,在塵世間走得太久了,心靈無可避免地會沾染上塵埃,使原來潔淨的心靈受到汙染和蒙蔽。心理學家曾說過:“人是最會製造垃圾汙染自己的動物之一。”的確,清潔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們製造的成堆的垃圾,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們內心中諸如煩惱、欲望、憂愁、痛苦等無形的垃圾卻不那麼容易處理了。因為,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們忽視,或者,出於種種的擔心與阻礙不願去掃。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擔心掃完之後,必須麵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確定哪些是你想要的。萬一現在丟掉的,將來想要時卻又撿不回來,怎麼辦?

的確,清掃心靈不像日常生活中掃地那樣簡單,它充滿著心靈的掙紮與鬥爭。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每天掃一點,每一次的清掃,並不表示這就是最後一次。而且,沒有人規定你一次必須掃完。但你至少要經常清掃,及時丟棄或掃掉拖累你心靈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掃心地的任務,對於這一點,古代的聖者先賢看得很清楚。聖者認為,“無欲之謂聖,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得欲之謂狂”。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在於他心靈的純淨和一塵不染;凡人之以是凡人,就在於他心中的雜念太多,而他自己還蒙昧不知。所以,聖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繼而清除心中的雜質,讓自己純淨的心靈重新顯現。

我們都有清理打掃房間的體會吧,每當整理完自己最愛的書籍、資料、照片、唱片、影碟、畫冊、衣物後,你會發現:房間原來這麼大,這麼清亮明朗!自己的家更可愛了!

其實,心靈的房間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汙染心靈的廢物一塊一塊清除,勢必會造成心靈垃圾成堆,而原來純淨無汙染的內心世界,亦將變成滿池汙水,讓你變得更貪婪、更腐朽、更不可救藥。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幹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誌,我們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而如果我們能“時時勤拂拭”,勤於清掃自己的“心地”,勤於撣淨自己的靈魂,我們也一定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勤掃心地,勤於清除心中的垃圾,此乃“正心、誠意、修身”之徑。

威廉·費德曾說:“舒暢的心情是自己給予的,不要天真地去奢望別人的賞賜。舒暢的心情是自己創造的,不要可憐地乞求別人的施舍。”這就是說,快樂與否取決於自己。清除自己那些心靈的垃圾吧!

栽一棵心靈情感樹,撫慰受傷的心靈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農場主,雇了一個水管工來安裝農舍的水管。水管工的運氣很糟,頭一天,先是因為車子的輪胎爆裂,耽誤了一個小時。再就是電鑽壞了。最後呢,開來的那輛載重一噸的老爺車趴了窩。他收工後,雇主開車把他送回家去。到了家門前,水管工邀請雇主進去坐坐。在門口,滿臉晦氣的水管工沒有馬上進去,沉默了一陣子,又伸出雙手去撫摸門旁一棵小樹的枝丫。待到門打開,水管工笑逐顏開,和兩個孩子緊緊擁抱,又給迎上來的妻子一個響亮的吻。

在家裏,水管工熱情地招待著這位新朋友。雇主離開時,水管工陪著他向車子走去。雇主按捺不住好奇心,問:“剛才你在門口的動作,有什麼用意嗎?”水管工爽快地回答:“有,這是我的‘心靈情感樹’。我到外頭工作,磕磕碰碰總是有的。可是煩惱不能帶進門,這裏頭有太太和孩子嘛。我就把它們掛在樹上,讓老天爺管著,明天出門再拿走。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樹前去,卻發現‘煩惱’大半都不見了。”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緊張,生活中的變化總是不可避免地給人們帶來種種煩惱。煩惱如果得不到及時排解,淤積於心,往往影響健康。長期持續下去,可引起胃潰瘍、高血壓、偏頭痛和神經衰弱等疾病,甚至會成為癌症的“催化劑”。最致命的是,煩惱也傳染,如果把煩惱帶回家,家人的心情也會被搞壞,使家庭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栽上一棵“心靈情感樹”吧,朋友!當你苦惱的時候,可以向它傾訴;當你憤怒的時候,可以向它發泄。“心靈情感樹”是枕邊一雙傾聽的耳朵,可以聽到你的苦訴;“心靈情感樹”是親昵的擁抱,可以撫慰受傷的心靈;“心靈情感樹”又是溫暖的微笑……栽上一棵心靈情感樹吧,朋友!它不一定在家門前,可以是無形的,栽在心田一角;可以是有形的,像水管工的“心靈情感樹”一樣;可以是電話裏向朋友的傾訴,可以是日記本裏的宣泄。

美國前總統林肯就有一棵“心靈情感樹”。

美國前總統林肯“永不寄出的信件”,被公認為是消除怒氣的煩惱的良方。一次,林肯的一位朋友憤憤不平地向林肯訴說了另一位朋友的無理。林肯聽後不平地說:“你馬上寫信去痛罵他,往後不要與他來往。”信寫完後,卻被林肯拿過來撕了,林肯笑著說:“我寫過不少這樣的信,但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寄出去,我們可以盡情地傾訴心中的不快,但沒有理由去傷害他人。”這位朋友通過寫信,煩惱與怒氣已消除了大半,聽了林肯的話自是感歎不已。

煩惱人人都有,偉人也不例外,林肯把煩惱通過寫信而發泄出來,既獲得了心理平衡,又不會傷害別人,真是一舉兩得。最終林肯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煩惱是心靈的垃圾,是成功的絆腳石,是快樂生活的病毒。為了美好的明天,為了還心靈一片晴朗的天空,栽上一棵“心靈情感樹”吧,朋友!

放飛心靈的風箏,讓心在藍天白雲間飛翔

在人來人往的世界裏,你可曾擁有快樂自在?在你爭我奪的國度裏,你是否依舊怡然自得?在塵世喧囂中,你的心靈是否壓抑得太久了?

不要苦了自己的心靈,讓它放飛吧,讓它同風箏一樣在自由的國度裏想怎樣飛就怎樣飛吧!

朋友,如果你願意,就請同我一起來這裏,放飛心靈的風箏吧。

這裏是一片澄碧的天空,你瞧,天空如此分明,白與藍協調地搭配成一片美麗的風景。近處是深藍色,很清純;遠處是淡藍色,很淡雅。美麗的雲朵很俏皮,一會兒靠近我們的風箏說悄悄話,一會兒又跑得遠遠的,把風箏拋在後麵。

風箏放飛的是我們的心情。久居高樓中壓抑的心情終於能在空中自由地勁舞,恣意享受著馳騁的快樂。感受著溫暖的風,伴著漂亮的風箏扶搖上升,快樂就猶如七彩煙花在空中綻放,透明的心境也隨之在藍色的天空盡情閃爍。朋友,我們好愜意,不是嗎?

風箏放飛的是我們的夢想。在鋼筋混凝土築成的空間裏,我們被擱置已久的夢想,終於能同心情一塊上路了。讓它飛吧,自由自在地飛吧!腳踏茵茵青草,頭頂湛藍天空,夢想怎能不飛呢?

風箏放飛了我們的情感。在這樣風和日麗的日子,且讓我們把美麗的情愫係於風箏之上,讓它在廣闊深情的天空下洗禮得更加聖潔。

放飛一隻心靈的風箏,讓它在美麗的藍天下盡情飛翔,讓美麗的天空不再空蕩;放飛一隻心靈的風箏,讓它在湛藍的天空裏愉快歡唱,讓我們的世界不再孤寂;放飛一隻心靈的風箏,讓它在心靈的城堡裏快樂飛舞,讓我們的生活不再煩悶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