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文後說明(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要特別感謝於賡哲老師和天冬、沙漠豪豬老師,前一位給我指引了查找文獻的方向和建議,後兩位則在博物學方麵提供了專業意見。本來我作為感謝,要把他們都寫入文中。他們在聽了我的創作理念後,果斷轉了五塊錢過來,以換取不出場。啊,靠雙手的辛勤勞動來賺取酬勞真開心啊!

與之相對的,我還有一個住在廣州的好朋友,叫趙辛民,感情好到不用談錢,我們的情誼你們也看到了。

另外要表揚下半枝半影同學,我本來隻打算寫四章。但她看完第一章後,斷言這個體量沒六章不能盡興。果然如她所料,真是目光如炬。

楊貴妃吃的荔枝到底從何處而來,曆來有三種說法:嶺南、福建,以及四川涪州。關於這三者的辨析,很多學者已有專業文章。如於賡哲老師的《再談荔枝道: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何方》、惠富平及王昇的《奇果標南土——中國古代荔枝生產史》等,這裏就不贅述了。

晚唐時候有一個叫袁郊的人,其所撰《甘澤謠》中講了個故事:“天寶十四載六月一日,貴妃誕辰,駕幸驪山,命小部音聲,奏樂長生殿。進新曲,未有名。會南海獻荔枝,因名《荔枝香》。”——在所有的唐代荔枝史料中,這是最具畫麵感的一條。小說非論文,便任性地采用了這個說法,順便把天寶十四載六月一日這個設定也用進去了。隻可惜我對驪山實在沒興趣,所以還是讓貴妃在城裏直接把生日給過了……

關於嶺南荔枝道的路線,我是用鮑防的《雜感》和清代吳應逵《嶺南荔枝譜》裏提供的路線為參考,綜合衛星地圖研判而成。至於文中所提及的諸多保鮮方式,其實皆取自從宋代到清代的各種記載,如甕裝蠟封,隔水隔冰,竹籜固藏,截枝入土,小株移植等。考慮到中國古代科技差異不大,唐朝縱無記載,也並非不可能實現。

主角的來曆,是我在一本敦煌寫經卷子的末尾名錄裏,找到一位武則天時代的“司農寺上林署令李善德”,職位差不多,名字風格也符合,索性拽他到天寶末年來客串。

最後說個好玩的事。林嗣環在《荔枝話》中提到過在福建有個風俗:“荔熟時,賃慣手登采,恐其恣啖,與之約曰:‘歌勿輟,輟則弗給值。’”意思是說,為了防止摘果工人偷吃,雇主會要求他們一邊唱歌一邊摘。我幹脆把這個風俗挪到峒人頭上了。

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