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前言 別讓英語成為育兒路上的“嗎啡”(2 / 2)

作為一名專門研究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的專業人士,麵對國內這些眾說紛紜的外語學習說法和“方法”,我的第一反應是頭痛,第二反應是心痛。這些說法和“方法”九成以上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基本上就是在“偏方”和“巫術”的範疇之內。跟“偏方”、“巫術”的表現一樣,它們會抓住若幹個成功的個例,或是引用片麵枝節的科研結論來渲染自己“方法”的效果。我細讀這些“方法”時,就得去不停地去剝除這些渲染,費力地看清它們提供的渲染性例證或研究真正在表達什麼,這是一個非常頭痛的過程。

偏偏第二語言習得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如果拿治病來做對比,就是慢性病甚至是健康保健,不像急性病,一旦用偏方去治療,惡果馬上就會體現出來。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就外語學習來說,這些“偏方”、“巫術”還有一個護身符,就是讓孩子堅持。在拿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命題,比如現在在中國非常流行的諸如“語感”、“英語思維”、“輸入輸出”等等出來折騰了孩子一圈以後,如果效果不好,就會亮出這張護身符,把一切歸結為要孩子堅持、努力、“加大輸入”,貼著“先進”的標簽把孩子逼回“死讀書、讀死書”的老路上。看著一些父母以極大的熱情和極度的虔誠去追隨那些幾乎沒有科學成分的“偏方”和“巫術”,讓孩子在極低的效率中拚命學習英語,或是讓孩子去承受“把外語學成第二母語”之類不切實際的學習目標而帶來的壓力,我是實在替這些無辜的孩子心痛。

在這本書裏,我盡量依托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已有的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成果為綱,串起了目前在中國流行的各種少兒英語教育方法、理念甚至傳說,宏觀地表述出了孩子第二語言的發展規律,在宏觀規律的指導下剖析一些具體說法和做法的得失與偏誤,分析早學外語的利與弊,討論怎樣才能實現更高效的外語學習。希望借此能夠幫助父母們用一些第二語言習得的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能夠自我疏導少兒英語不領先就會輸在“起跑線”上的緊張情緒,同時能夠明確意識到低效、無效、過度地外語學習是在浪費孩子們的生命成本。我們應該沿著孩子成長的軌跡看到人類語言發展的規律,順應規律,放棄讓孩子把英語“學”到接近母語水平的不現實目標,減少一些逆水行舟的外語學習。

在孩子學習英語這件事上,父母們需要真正的勇氣。隨時站在科學育兒的最前沿,用自己獨立的判斷來規劃孩子的前景,尊重孩子自身語言和生理、心理上的成長過程和規律,發現走了彎路時及時調整,陪伴著孩子奔著百年樹人的目標全麵地穩步前進,這才是我們人類麵對下一代教育問題時所具有的不可超越的勇氣。父母站得更高,孩子才走得更遠。在孩子漫長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幫助他們明確長遠目標,盡量少走彎路、岔路,去獲得時間、精力和金錢等各方麵最大的投入產出比,才是父母們在孩子人生啟蒙、英語起步的過程中最應該體現出來的價值。

用科學知識武裝起來的爸媽是孩子英語學習最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