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章 孩子學英語,父母們還應該從哪些技術環節“武裝”自己?(1 / 3)

《親子英語,玩出來》reference_book_ids":[69556749624179456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這一章裏彙總了一些少兒英語實踐中常見的技術問題。對第二語言學習效果影響力最強的因素,是學習者內心的學習欲望,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內在欲望在很大層麵上來自學習的興趣。人的大腦不是水桶,往裏麵灌水“輸入”,裝滿了開始往外流了就是“輸出”了,一味地“加大輸入”,往孩子腦子裏死灌,隻是鎮痛致幻的“嗎啡”,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親子英語的關鍵點還是語言的交際性,對於孩子聽懂了多少英語,隻需要不動聲色地在實際交際中做出常識性的判斷和應對就夠了。在孩子眼中,語言是來跟父母交流的,他們不會意識到父母的口音和其他問題的存在,他們的口音和整個第二語言的形成還是一個社會性的過程,不簡單受製於父母或老師的口音。糾正孩子的英語錯誤並不能帶來更快的習得,能不糾就不糾,不影響交際就絕對不糾。外語學習中沒有必要刻意回避母語,把握平衡的原則還是交際,應該習慣用外語去完成交際,這本身就是一個使用外語、在使用中學習外語的過程。背誦不會幫助記憶單詞,不能幫助形成正確的語法,對於提高和改善外語表達能力的作用也很有限。

第一節 孩子學英語興趣最重要嗎?

第二語言學習效果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影響力最強的一個因素是學習者內心的學習欲望。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內在欲望在很大層麵上來自學習的興趣。

前麵幾章我們看過了教學方法、年齡、母語、語言環境這些因素對於第二語言習得進程的影響。還有不少目前中國少兒英語實踐裏流行的說法或做法,它們的背後也都涉及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因素這個應用語言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因為這些因素分布得比較零散,又跟我們孩子學外語的一些技術環節息息相關,在這裏把它們跟這些技術方麵的處理一起集結為一章來討論。

所有影響習得的因素裏,哪一個因素的影響力最大呢?

好多人會說“興趣”。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隨著英語早教一起進到了中國以後,我們發現國外的教學設計似乎總是很有趣的,可以讓孩子們在好奇和興趣中完成學習,對比之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中國的幼教似乎缺少了“興趣”。於是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學英語的反應就集中在了一點上,就是“孩子的英語學習,培養興趣最重要”。“培養興趣”也是大量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招生主打的宣傳。

從專業的角度,再往前走半步的表達才是最到位的 :第二語言學習效果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影響力最強的一個因素是學習者內心的學習欲望。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內在欲望在很大層麵上來自學習的興趣。要注意這裏的關鍵詞是學習者的內心欲望(desire)。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領域內曾經一度認為,一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對於第二語言習得的進程有最大的影響。當時在波士頓有一個叫阿爾伯托(Alberto)的南美移民,在美國居住十年了,可是他的英語中介語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一時間他成了附近的麻省理工、哈佛等大學裏倍受關注的研究對象,許多關於中介語早期階段,以及第二語言“化石化”現象的研究成果集中出現。在試圖解釋為什麼阿爾伯托這麼多年英語水平發展有限這個問題時,答案主要是他的社會經濟地位很低,隻是一個打掃庭院的園丁,低下的社會經濟地位製約了他第二語言的發展。最有力的例證是當時電視機還是比較新鮮的事物,阿爾伯托買不起,所以在家看電視、接觸英語的機會都要比別人少。

當時我那位想去賣藥的係主任正在哈佛攻讀博士學位,也投入了對阿爾伯托的研究之中,采用的是通過長期跟蹤錄音來記錄語言發展這樣一種最經典的研究方法。慢慢日子久了,互相就比較熟悉了,細心的係主任發現了一件事情,從此一舉奠定了自己在第二語言習得領域的學術地位。

阿爾伯托是沒有電視,但是係主任發現了他有一套高級音響,要比電視貴多了。攀談之中,係主任弄明白了阿爾伯托買音響是為了聽各種南美的音樂。當時的美國電視裏幾乎沒有西班牙語的節目,所以他表示節目很無聊,不想看。好了,不是經濟問題,是態度問題。阿爾伯托根本不想看英語的電視節目,而為了聽拉丁音樂,更貴的音響都能買得起。這之後,係主任的一係列文章,結論都是學習者的內心欲望才是問題的關鍵。包括前麵提到的“不吃火雞學不好英語”這樣的研究,文化認同的心理也是放在內心欲望這個範疇裏處理的。

內心欲望這樣一個表達 , 在中國的被動式教育過程中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現。

教孩子嘛,當填鴨填就好了,反正填得越多他們就長得越快。到了幼兒英語這一塊,再加上一點看似時髦的 “輸入”、“輸出”術語,反正隻要加大“輸入”,就可以得到“輸出”,根本就忽略了中間隔著個人類的大腦。內心沒有欲望、激情這樣的原動力,第二語言是學不出來的。

對於成年人來說,這樣的原動力會來自於哪裏呢?來自生存欲望。我們平時所說的,到了英語環境裏英語就被“逼”出來了,其實“逼”出來的就是這樣的內心欲望。我在本書後記裏所記錄的自己初到美國時靠“燃燒生命”學習英語的情況,恰恰也正是觸發了學好英語從而能在學校生存下去這個最強的內心動力。

而阿爾伯托呢,雖然窮點,但是他做著一份自己很滿足的室外工作,掙的錢還夠寄回老家養活一大家子人,他不再有學好英語改善自己生活的欲望了。隨著欲望的消失,他的英語也就“化石化”了。那些英語水平起不來的海外華僑,同樣是因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圈子,不需要用英語來生存。我的係主任直到後來專注於神經語言學上的研究以後,還是念念不忘內心欲望這個學習動因,他們在實驗室裏已經基本上從純自然科學的角度,判斷了人在有強烈內心欲望的時候會分泌或產生某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作用於大腦的語言中樞,進而決定了第二語言的學習效果。他琢磨著想賣的藥裏,也包括這種化學成分,以徹底解決學習者動力問題。

說回到兒童的學習上,他們的欲望怎麼調動?因為他們天真不諳世事,感受不到成年人的這些心理壓力,這樣才給了孩子們一個學外語相對不感覺辛苦的機會。還是要特別提醒一下,這個機會不專屬於外語,同樣適用於孩子的其他學習。

調動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們學習欲望的最佳手段,從很大程度上說,就是調動孩子的興趣。能夠有效調動孩子興趣的培訓班,肯定對孩子是有吸引力的,哪怕是培訓班裏蹦蹦跳跳、童謠歌曲、塗鴉手工這些內容,能夠吸引住孩子都是了不起的。

既然內心欲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我們就要注意不要把興趣的作用絕對化了。有些培訓班或是外語課,本身不是很有係統或章法,代課的老師又不一定很有經驗,這樣課程有時就有可能隨著孩子的興趣“漂流”,隻要孩子開心就好。

這樣的課可就談不上什麼調動孩子的興趣,更談不上多少第二語言學習了,基本上就是老師在“殺”時間。孩子不像成年學員,一段時間下來沒有收獲會提意見,他們在“漂流”中或許還在保持著興趣和快樂呢。

就語言本身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交際。不論是看卡通還是閱讀原版書,看懂了、交際完成了,孩子才會產生真正的興趣,而且這是智力層麵具有挑戰性和成就感的高級興趣。如果沒有完成交際,表麵上蹦蹦跳跳的興趣是深入不下去的。另外,日常生活裏的吃喝拉撒睡,或是課堂上的常用指令,這些承載關鍵交際信息的語言,孩子在直接使用中很快就會最先掌握,根本不需要去渲染興趣的作用。

最後一件能夠激發孩子內心學習欲望的事情是考試。說來有點不幸,可是一個人在學校係統裏必須要麵對很多年大大小小無盡的考試,正確處理考試帶來的壓力,倒也是幫助激發孩子內心欲望的一個動因。孩子的班級是一個社會群體,成績不好就會在這個群體中承受壓力,所以再討厭考試,在現行體製下如果因為考試成績而影響自信心,那麼內在的學習動力就要被破壞。

第二語言習得的一切考慮都是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沒有對孩子內心欲望的敏感和觀察,沒有巧妙的方法調動孩子內心自覺不自覺的學習欲望,我們做父母的對於孩子外語學習的幹預就不會有太大收效。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咱就“培養興趣”,同樣還是基於父母角度的判斷和要求對孩子做出的一種幹預,等於說現在“填知識”不流行了咱們就“填興趣”。下一節我們集中來看一個目前十分流行的少兒英語操作,它的根基同樣也是不會有多大收效的“填鴨式”幹預,不過現在有一個非常時髦的名字,叫作“加大輸入”。

第二節 “加大輸入”的自我麻痹 :“嗎啡”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往一個桶裏倒水,這就是“輸入”。倒呀倒,堅持不懈。終於,桶裝滿了,水開始往外流了,這就是“輸出”。這樣的做法等於是把“加大輸入”當成了孩子英語裏的“嗎啡”,鎮痛致幻,反正我在給孩子“輸入”著了,就什麼都沒有落下 ,“靜待花開”就好了。

如果我們的孩子學英語,隻是一味地加大“輸入”,往腦子裏死灌,不就是和大人們自己以前學英語吃的苦如出一轍了嗎?

在中國的少兒英語裏,我最怕聽到的一個詞就是“輸入”。如果我們普通的父母,甚至我們的英語教師都在“輸入”這個詞的覆蓋下處理孩子的英語學習,我們的孩子怕是永遠也走不出父母所經曆的英語之痛了。

自從我在網上開始關心國內的少兒英語情況之後,就非常困惑為什麼人人都把“輸入”“輸出”這一對術語掛在嘴上,而且不斷會有各種各樣的經驗交流,關於怎樣“加大輸入”,或是怎樣做才是“可理解輸入”,或者幹脆再弄得“專業”一點,談到“i+1 輸入”。從所有的文章書籍、經驗交流還有網絡互動來看,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大腦裏想到的第二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的關係,就是這樣的一個景象 :

往一個桶裏倒水,這就是“輸入”。倒呀倒,堅持不懈。終於,桶裝滿了,水開始往外流了,這就是“輸出”。

老天爺呀,“輸入”和“輸出”之間隔著的,不是一個水桶,是人的大腦呀!

多簡單呀,如果拚命“加大輸入”,另外一頭就有“輸出”了,學外語還是什麼難事呢?拚命灌就行了。這不顯然是中國“填鴨式”教育模式的邏輯嗎?

不過讓我感到蹊蹺的是,在第二語言習得領域裏有一個著名的“輸入假說”,滿天飛的“輸入”“輸出”這樣的術語一定會跟那個假說有點什麼關係。跟行家們四下打聽以後,我了解到了大概的原因是早幾年在一個影響很大的論壇上,有人竭力介紹美國克拉申博士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輸入假說”就是他的第二代理論。

1941 年出生的克拉申博士著述等身,在第二語言習得領域可以稱得上是一代宗師了。他 1972 年獲得 UCLA 語言學博士以後,開始在南加州大學(USC)工作,並於 1994 年轉至該校的教育學院,直至退休。

克拉申的第一代理論叫“習得假說”,具有劃時代的影響,簡單說就是主張了第二語言要自然“習得”,而不是通過學習來完成。第二章裏我們提到在英文的學術論文裏,一般都不再區分“習得”和“學習”這一對術語,剩下還要刻意做區分的時候,主要就是涉及這個“習得假說”的情況了。之後的第二代理論就是“輸入假說”,也是一個引起較大爭議的觀點。

第二語言的“輸入”和“輸出”之間隔了一個有創造性的人類大腦,二者不成正比。有些表達,基於大腦的語言創造力,之前未必就有直接的“輸入”。相反,有些個語言內容反複“輸入”,可是就未必能有多少“輸出”。要找出這樣的例證來質疑“輸入假說”是很容易的。

麵對各種各樣的質疑,克拉申怎麼辦?弄出一個超出常人的理論以後,自然會有很多人跟著研究,到研究得差不多了,就會上門挑戰、踢館,這一點學術界的一代宗師麵臨的情況很像武俠小說。這時如果跟踢館的人對打,總有一天被人家研究透了,就會被打倒的,那隻是江湖豪客的水平。一代宗師呢?在別人研究我的時候,已經修煉到第二重、第三重的境界了,讓別人永遠隻能在後麵追。學術界裏,愛因斯坦和喬姆斯基就是這樣的典範,他們的理論一代一代的,每一代都夠別人折騰幾年的,等到大概弄出點頭緒,想要出來質疑挑戰了,新一代理論已然出現了。麵對關於“輸入假說”的質疑,克拉申采取了同樣的升華做法,往前走,讓別人跟在後麵去琢磨。

他先是修正了“輸入”的內容,提出了“可理解輸入”的概念,同時再去討論第二語言發展的“沉默期”,進而就升華到了他的第三代理論,“監視器假說”。

這個假說把人的大腦比作了“監視器”,在不停地監視著、分析著各種語言活動,還是在進一步強調大腦的作用。到了後來,克拉申博士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一路發展了五代,現在這位富可敵國的學者正在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極力推廣“無壓力自願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的做法。我們如果連起線來看這若幹代理論,從“習得”,到怎麼“輸入”,再到大腦的監視,最後是無壓力的閱讀,這是一路相互包容的升華,沒有說一代否定一代,也不是在死守哪一個理論等著別人來踢館。無壓力閱讀其實就包括了第二語言的自然習得,同時也是怎樣進行最有效“輸入”的精髓。

偏偏就是這個引起最大爭議的“輸入假說”,打動了我們中國父母的心。也不奇怪,在美國,當年主要的支持聲音就是來自中小學教師,因為它好操作,一味地做“輸入”或是拚命地加大“輸入”是最容易的事。在“輸入”“輸出”不成正比的質疑聲四起以後,克拉申提出了“可理解輸入”,把“輸入”大而“輸原圖出自《洛杉磯周報》(New Times Los Angeles)1998 年 5 月 29 日 Jill Stewart 的署名出”效果不好的情況歸咎於“輸入”不是“可理解輸入”。可是這個“可理解輸入”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分寸,甚至於接近悖論。如果學習者學不會,“輸入”

就是不可理解的 ;反過來說,如果“輸入”內容都理解了,這不是都會了嗎,還學個什麼勁呢?“可理解輸入”唯一能夠操作的地方,就是克拉申在自己的教材係統裏所做的“i+1 輸入”的處理,其中“i”是學習者語言水平所在的位置, “+1”

就是比這個位置前進一點、難一點。實際上,“i”這個位置怎麼判斷、“+1”要加多少,談何容易。隻有在他自己的教材係統裏,把“i+1 輸入”簡單理解為教材編寫的循序漸進,教學也可以跟著一步一步前進,才會一度受到教師們的歡迎。

克拉申博士依托自己大師級的影響,一度左右了美國加州公立學校係統的“雙語教育”,主要是讓西班牙母語背景的學生先在學校用母語學習七年,再回過頭來解決英語的問題。他一舉拿下了這個美國人口最大州的“雙語教育”的教材合同,個人成立了多家出版社,分頭出版教材教輔,把從出版到銷售的利潤全部拿在手上,成為了整個語言學界富豪榜上的第一人。不過他的“雙語教育”推廣了若幹年後,效果不佳,到了 1998 年,更是到了民怨載道的程度,結果被一項以一邊倒優勢通過的 227 法案所終止。當年《洛杉磯周刊》上有一篇著名的署名文章,說一旦選民們通過了 227 法案,過去那些年用億萬鈔票堆起來的“雙語教育”就等於是被一把火燒掉了,圖中大堆鈔票引火燒了克拉申的屁股就是一個很形象的注釋,被廣為流傳。

加州的“雙語教育”不成功,自然會是多方麵的原因,不一定就能歸結到“i+1輸入”的處理方法上。這裏的關鍵是,所有這些事情都已經是過去很多年的熱點了,目前“輸入假說”本身在美國曝光率也不高。我們國內的父母,拚命揪著年代久遠而且本身就飽受爭議的“輸入假說”不放,怕還不完全是像當年加州的教師們那樣,喜歡跟著配套的係統教材操作,或許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在沒有把學習者大腦的主觀能動性納入考慮的前提下,“輸入”這個概念在中國被理解得很片麵,可以說就是給過去往腦子裏死灌的“填鴨式”學習方法換了個包裝,而“加大輸入”更是成為了讓孩子拚命加碼學習的時髦變體。這樣的片麵理解跟傳統中包括英語以外的教育價值觀一致,所以受到不少爸媽的自然認同。現在,這個“輸入”和“加大輸入”正是被少數爸媽們當成了孩子英語裏的“嗎啡”,反正我在給孩子“輸入”著,就什麼都沒有落下 ,“靜待花開”就好了,如果學習效果不好,就再“加大輸入”。這基本上就是一種鎮痛致幻的做法,能換來大人的自我滿足和自我麻痹,卻不能解決孩子英語學習本身的病痛。如果我們的孩子學英語,隻是一味地加大“輸入”,不就是和大人們自己以前死學英語吃的苦如出一轍了嗎?

第三節 孩子聽懂了多少英語?

不動聲色地在實際交際中做出常識性的判斷和應對,本身就是尊重語言交際性的好辦法。這一套從主題到細節再到具體語言內容的側麵測試,也可以應用到孩子的閱讀理解上去。

這也是一個集中出現的問題。爸媽們在“解決”了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問題,操作上了英語“輸入”之後,希望知道那些“輸入”是否有效,希望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跟著所學的英語往前走了,還有麵對眼花繚亂的繪本、音頻視頻等,怎樣來做下一步的學習選擇時,也很希望判斷出孩子聽懂了多少英語。其實,大家在實際操作中總是被這個問題打擾,除了孩子太小還不能有效表達自己這個因素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技術因素存在,就是它碰上了語言教育學裏的一個很大的課題,叫作“語言(水平)評估”(language assessment)。這個課題大約占據了整個語言教育學三分之一的天下。

語言評估是什麼,怎麼會在語言教育學裏占據那麼大的分量呢?它有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考試。一旦點明了“考試”這個關鍵詞,大家就再也不會覺得奇怪了,整個外語學習的過程不就是和考試交織在一起的嗎?語言教育學的三分天下,大致就是習得理論、教學法和語言評估。學習者的起點在哪裏、什麼樣的課程和教材水平合適、學會了多少,以及教學和學習的效果怎麼樣,都要通過評估來解決。我總是說中國的體製內英語教育最沒水平的地方在於考試,就是因為完全沒有把語言評估的科學成分納入視野。

在學校係統裏,精心研究和設計的考試比較好操作,也能最有效地讓老師了解學生的語言狀況。即便如此,也還不是什麼考試都是好“操作”的。口語考試怎麼考,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口語水平不能用“ABCD”這樣的選擇題來簡單判斷,必須加入考官的主觀行為。那麼在個人的主觀判斷下,怎麼能夠顯示出考試的公平性呢?大量的精力要放在對考官的培訓上,培訓中他們要聽成百上千個小時的錄音,然後對每一段錄音打分,直到慢慢訓練出“客觀”的耳朵。而且在實際的操作中,每隔幾個月還要有一次再培訓,以避免已經訓練出的耳朵又偏離軌道。這樣的評估或考試,怕是最難操作的了。

我們去參加外教班,經常是先要有一個水平測試,多半就是一名外教跟孩子說一會兒話,來判斷孩子的水平怎麼樣。這個評估完全來自於教師的主觀經驗,經驗越豐富,接觸過的孩子越多,判斷就越準確。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語言評估。

到了家裏,父母們要在外語學習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中,判斷孩子是否聽懂英語的內容,進而判斷他們的水平所在並安排適合的學習內容。但是,父母不是外語老師,沒有經過任何的係統培訓,也沒有機會在跟大量孩子的長期接觸中積累經驗,要做這樣的判斷,本身就是很困難的。如果再加上孩子年齡很小,小到還不能有效表達自己的程度,搞清楚孩子是否聽懂了大人提供給他們的英語內容,就成了大家集中的一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