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後記 美國頂尖大學的語言學博士是怎樣煉成的?(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站在人類前沿的創新,如果在實驗室裏,導師有項目,大課題立好了,分給研究生的每一個具體的小課題就都是領域內創新的部分,所以理工科的博士生,可以拿著導師的助研金,做導師大項目裏的一個分支,他們平均五年就可以畢業。

可文科怎麼辦?事情就難在這裏了。一名學生選定一個課題,必須要把學科領域內涉及這個課題的所有已經發表過的文章全部看過並寫出點評。不做到這一步,就不能讓讀者信服論文裏的研究是前無古人的,就談不上創新,論文就不能通過。

我就讀的 UCLA 不是已經全美第一了嗎,從教授到研究生大家直接就把做出領先全人類的科研當作自己本分。要想完成開題報告成為學位候選人,就必須嚴格地完成“讀完領域內發表過的所有文獻”這個終極任務。

UCLA 的博士論文開題報告需要通過一個口試。因為應用語言學是跨學科專業,我們的導師委員會要求由三位本係教授、一位語言學係教授、一位外係教授組成。前麵所說的燃燒生命學過來的頭幾年的課程,就是圍繞著開題報告的準備來設置的,從技術上說是要達到學校相關的學分要求,從內容上說是任課教師結合自己比較有心得的研究成果把領域裏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文章引入學生視野的過程,這正是所謂的打基礎。在完成這些指定課程所需要的三四年期間,自己論文的題目和大綱、跟哪幾位導師等也就都逐步成型了。

口試不采用集中考試的方法,而是一個和導師委員會的教授們不停切磋的過程。切磋的內容首先就要涵蓋閱讀領域內所有已經發表的文獻並寫出書評這個部分,然後還要從方法論角度去論證論文研究將要采取的研究方法,再做一個小規模的實際研究並取得初步成果以證明研究的可行性和價值。

準備開題報告、完成口試的過程需要一到兩年。每一次我自己覺得準備得差不多了,就召集委員會開會,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審查我的開題報告是否可以通過了,當然事先他們都拿到了我交上去的按照他們最新要求改過的文稿。排名數一數二的專業,都是泰山北鬥級的教授,他們不能讓學生拿出一份東西,同行們一看說這東西多年前我們早就搞過了,那這些導師們的麵子往哪兒放呀?於是,會有委員問我,某某某哪年發表的叫什麼什麼的文章看過嗎?自然不在我報告的書評部分,自然我也沒看過。好,這篇文章有什麼什麼的意義,回去看吧,看完寫進書評裏。其他委員也是學富五車的呀,也不能在學問方麵示弱、被其他委員看低呀。於是說,還有誰誰誰,什麼什麼文章看過嗎?好,這下又一大堆文章!

再看再寫,然後個把月以後再約委員們開會。也不知是榮譽的崇高、自豪的捍衛還是學識的炫耀,反正我又會領回一大堆文章書目。在這個現代化的社會裏要把和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獻都看過,談何容易呀。

這個一到兩年的切磋過程就是一個無底洞,直到導師們覺得把我已經“搓”到快沒人形了,才會抬手放我通過。等到所有導師都認為我的開題報告可以通過了,我們會設定一個日期舉行正式口試,其實在 UCLA 到了這一步隻是形式而已,是一個大家寒暄幾句然後簽名的儀式。是不是把領域內的文獻都讀完了呢?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裏實在不好說。但是有一句話可以挺直了腰板大聲說,在當時,在我論文題目的範疇裏,不會有人比我讀得再多了!這至少是排名第一的專業帶出的學生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