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人間情味是清歡(2)(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婦主中饋,所以要請客必須先歸而謀諸婦。這一謀,有分教,非十天半月不能獲致結論,因為問題牽涉太廣,不能一言而決。

首先要考慮的是請什麼人。主客當然早已內定,陪客的甄選大費酌量。眼睛生在眉毛上邊的宦場中人,吃不飽餓不死的教書匠,一身銅臭的大腹賈,小頭銳麵的浮華少年……若是聚在一個桌上吃飯,便有些像是雞兔同籠,非常勉強。把素未謀麵的人拘在一起,要他們有說有笑,同時食物都能順利地從咽門下去,也未免強人所難。主人從中調處,殷勤了這一位,怠慢了那一位,想找一些大家都有興趣的話題亦非易事。所以客人需要分類,不能魚龍混雜。客人的數目視設備而定,若是能把所有該請的客人一網打盡,自然是經濟算盤,但是算盤亦不可打得太精。再大的圓桌麵也不過能坐十三四個體態中型的人。說來奇怪,客人單身者少,大概都有寶眷,一請就是一對,一桌隻好當半桌用。有人請客廣發箋帖,心想總有幾位心領謝謝,萬想不到人人惠然肯來,而且還有一位特別要好帶來一個七八歲的小寶寶!主人慌忙添座,客人謙讓:“孩子坐我腿上!”大家擠擠攘攘,其中還不乏中年發福人士,把圓桌圍得密不通風,上菜需飛越人頭,斟酒要從耳邊注下,前排客滿,主人在二排敬陪。

擬菜單也不簡單。任何家庭都有它的招牌菜,可惜很少人肯用其所長,大概是以平素見過的飯館酒席的局麵作為藍圖。家裏有廚師廚娘,自然一聲吩咐,不再勞心,否則主婦勢必親自下廚操刀動俎。主人多半是擅長理論,真讓他切蔥剝蒜都未必能夠勝任。所以擬定菜單,需要自知之明,臨時“鑽鍋”翻看食譜未必有濟於事。四冷葷,四熱炒,四壓桌,外加兩道點心,似乎是無可再減,大魚大肉,水陸陳雜,若不能使客人連串地打飽嗝,不能算是盡興。菜單擬定的原則是把客人一個個地填得嘴角冒油。而客人所希冀的也往往是一場牙祭。有人以水餃宴客,餡子是豬肉菠菜,客人咬了一口,大叫:“喲,裏麵怎麼竟是青菜!”一般人還是欣賞肥肉厚酒,管它是不是爛腸之食!

宴客的吉日近了,主婦忙著上菜市,挑挑揀揀,揀揀挑挑,又要物美又要價廉,裝滿兩個籃子,半途休憩好幾次才能氣喘汗流地回到家。泡的,洗的,剝的,切的,鬧哄一兩天,然後醜媳婦怕見公婆也不行,吉日到了。客人早已折簡相邀,難道還會不肯枉駕?不,守時不是我們的傳統。準時到達,豈不像是“頭如穹廬、咽細如針”的餓鬼?要讓主人幹著急,等他一催請再催請,然後徐徐命駕,姍姍來遲,這才像是大家風範。當然朋友也有特別性急而提早蒞臨的,那也使得主人措手不及,慌成一團。客人的性格不一樣,有人進門就選一個比較最好的座位,兩腳高架案上,真是賓至如歸;也有人寒暄兩句便一頭紮進廚房,聲稱要給主婦幫忙,係著圍裙伸著兩隻油手的主婦連忙謙謝不迭。等到客人到齊,無不饑腸轆轆。

落座之前還少不了你推我讓的一幕。主人指定座位,時常無效,除非事前擺好名牌,而且寫上官銜,分層排列,秩序井然。敬酒按說是主人的責任,但是也時常有熱心人士代為執壺,而且見杯即斟,每斟必滿。不知是什麼時候什麼人興出來的陋習,幾乎每個客人都會雙手舉杯齊眉,對著在座的每一位客人敬酒,一霎間敬完一圈,但見杯起杯落,如“兔兒爺搗碓”。不喝酒的也要把汽水杯子高高舉起,虛應故事,喝酒的也多半是擰眉皺眼地抿那麼一小口。一大盤熱乎乎的東西端上來了,像翅羹,又像糨糊,一人一勺子,盤底花紋隱約可見,上麵撒著的一層芫荽不知被哪一位像芟除毒草似的撥到了盤下,又不知被哪一位從盤下夾到嘴裏吃了。還有人堅持海味非蘸醋不可,高呼要醋,等到一碟“忌諱”a送上台麵海味早已不見了。菜是一道一道地上,上一道客人喊一次“太豐富,太豐富”,然後埋頭大嚼,不敢後人。主人照例謙稱:“不成敬意,家常便飯。”心直口快的客人就許提出疑問:“這樣的家常便飯,怕不要吃窮了?”主人也隻好撲哧一笑便罷。將近尾聲的時候,大概總有一位要先走一步,因為還有好幾處應酬。這時候主婦踱了進來,紅頭漲臉,額角上還有幾顆沒揩幹淨的汗珠,客人舉杯向她表示慰勞之意,她坐下胡亂吃一些殘羹冷炙。

席終,香茗、水果侍候,客人靠在椅子上剔牙,這時候應該是客去主人安了。但是不,大家雅興不淺,談鋒尚健,飯後磕牙,海闊天空,誰也不願首先告辭,致敗人意。最後大概是主人打了一個哈欠而忘了掩口,這才有人提議散會。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奈何奈何?不要以為席終人散,立即功德圓滿,地上有無數的瓜子皮、紙煙灰,桌上杯碟狼藉,廚房裏有堆成山的盤、碗、鍋、勺,等著你辦理善後!

a 忌諱:此處“忌諱”指的是醋。

喜筵

清梁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有這樣一段:湖南麻陽縣,某鎮,凡紅白事,戚友不送套禮,隻送份金,始於一錢而極於七錢,蓋一陽之數也。主人必設宴相待,一錢者食一菜,三錢者三菜,五錢者遍肴,七錢者加簋。故賓客雖一時滿堂,少選,一菜進,則堂隅有人擊小鉦而高唱曰:“一錢之客請退。”於是紛然而散者若幹人。三菜進,則又唱:“三錢之客請退。”於是紛然而散者又若幹人。

五錢以上不擊,而客已寥寥矣。

我初看幾乎不敢相信有此等事。“夫禮,禁亂之所由生”。所以我們禮儀之邦最重禮防。“名位不同,禮亦異數”。所以禮數亦不能人人平等。但是麻陽縣某鎮安排喜筵的方式,縱然秩序井然,公平交易,那一錢三錢之客奉命退席,究竟臉上無光,心中難免慚恧,就是五錢七錢之客,怕也未必覺得坦然。鄉曲陋俗,不足為訓。我後來遇到一位朋友,他來自江蘇江陰鄉下,據他說他的家鄉之治喜筵亦大致如此,不過略有改良。喜筵備齊之後,司儀高聲喊叫:“一元的客人入席!”一批人紛紛就座,本來菜數簡單,一時風卷殘雲,鼓腹而退。隨後布置停當,兩元的客人大搖大擺地應聲入席。最後是三元、四元的客人入座,那就是貴賓了。這分批入座的辦法,比分別退席的辦法要稍體麵一些。

我小時候在北平也見過不少大張喜筵的局麵。喜慶喪事往來,家家都有個禮簿。投桃報李,自有往例可循。簿上未列記錄者,彼此根本不需理會。禮簿上分別注明,“過堂客”與“不過堂客”,堂客即是女眷之謂。所以永遠不會有出人意外的闔第光臨之事發生。送禮大概不外份金與席票兩種。所謂席票,即是飯莊的禮券,最少兩元,最多六元、八元不等。這種禮券當然可以隨時兌取筵席,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是把它收藏起來,將來轉送出去。有時候送來送去,飯莊或者早已歇業。有時候持票兌取筵席,業者會報以白眼。北平的餐館業分兩種,一種是飯館,大小不一,口味各異,乃普通飲宴之處;一種是飯莊,比較大亦比較舊,一律是山東菜,例如福壽堂、慶壽堂、天福堂等,通常是稱堂,有寬大的院落,甚至還有戲台。辦紅白事的人家可以借用其地,如果自己家裏寬綽,也可令飯莊外會承辦酒席。那時候用的是八仙桌,二人條凳,一桌坐六個人,因為有一麵是敞著的,為的是便利主人敬酒、堂倌上菜。有時人多座少,也可以臨時添個條凳打橫。男女分座,男的那邊固然是杯盤狼藉叫囂震天,女的那邊也不示弱,另有一番熱鬧。席上的菜數不外是四幹、四鮮、四冷葷、四盤、四碗、四大件。大量生產的酒席,按說沒有細活,一定偷工減料,但是不,上等飯莊的師傅們駕輕就熟,老於此道,普普通通的燴蝦仁、溜魚片、南煎丸子、燴兩雞絲……做得有滋有味,無懈可擊。四大件一上桌,趴爛肘子、黃燜鴨子之類,可以把每個人都喂得嘴角流油。堂客就席,比較斯文,雖然她的頷下照例都掛上一塊精致美觀的圍巾,像小兒的涎布一樣,好像來者不善的樣子,其實都很彬彬有禮。隻是每位堂客身後照例有一位健仆,三河縣的老媽兒,各個見多識廣,眼明手快,主人敬酒之後,客人不動聲色,老媽兒立刻采取行動,四幹四鮮登時就如放搶一般抓進預備好的口袋,手法利落,疾如鷹隼。那時尚無塑膠袋之類,否則連湯連水的東西一齊可以納入懷內。這一陣騷動之後,正菜上桌,老媽各為其主,代為夾菜,每人麵前碟子亂七八糟地堆成一個小丘,同時還有多禮的客人相互布菜。趴爛肘子、黃燜鴨之類的大塊文章,上桌亮相幾秒就會被堂倌撤下,揚言代客拆碎,其實是換上一盤碎拚的剩菜充數,這是主人與飯莊預先約定的一招。如果運氣好,一盤原裝大菜可以亮相好幾次。假如客人惡作劇,不容分說,對準了鴨子、肘子就是一筷子,主人也沒有辦法,隻好暗道苦也苦也。

如今辦喜事的又是一番氣象。喜帖滿天飛,按照職員錄、同學錄照抄不誤,所以喜筵動輒二三十桌。我常看見客人站在收禮台前從荷包裏抽出一遝鈔票,一五一十地數著,往台上一丟,心安理得地進去吃喜酒了,連紅封包裹的一層手續也省卻了。好簡便的一場交易。

前麵正中有一桌,鋪著一塊紅桌布,大家最好躲遠一些。禮成之後,觀眾入席,事實上大批觀眾早已入席,有的是熟人舊識呼朋引類霸占一方,有的是各色人等雜拚硬湊。那紅桌布是為新郎新娘而設,高據首座,家長與證婚人等則末座相陪。長幼尊卑之序此時無效。新娘是不吃東西的,象征性地進食亦偶爾一見。

她不久就要離座,到後台去換行頭,忽而紅妝,遍體錦繡,忽而綠襖,渾身亮片,足折騰一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換上三套衣服之後來源竭矣。客人忙著吃喝,難得有人肯停下箸子瞥她一眼。那幾套衣服恐怕此生此世永遠不會再見天日。時裝展覽之後,新娘新郎又忙著逐桌敬酒,酒壺裏也許裝的是茶,沒有人問,繞場一匝,虛應故事。可是這時節,客人有機會仔細瞻仰新人的風采,新娘的臉上敷了多厚的一層粉,眼窩塗得是否像是黑煤球,大家心裏有數了。這時候,喜筵已近尾聲,盡管魚蝦之類已接近敗壞的程度,每桌上總有幾位嗅覺不大靈敏而又有不擇食的美德。隻要不集體中毒,喜筵就算是十分順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