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卷 金石部(1 / 3)

《北戶錄》reference_book_ids":[7217730550851701797]}],"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6,"start_container_index":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2},"quote_content":"《爾雅》reference_book_ids":[6883377560021896205]}],"27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7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83,"start_container_index":27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7},"quote_content":"《夢溪筆談》reference_book_ids":[6841155200409930765]}],"6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9,"start_container_index":6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5},"quote_content":"《素問》reference_book_ids":[7135754661369236488]}],"32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2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3,"start_container_index":32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9},"quote_content":"《素問》reference_book_ids":[7135754661369236488]}],"31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1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start_container_index":31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quote_content":"《爾雅》reference_book_ids":[6883377560021896205]}],"33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3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33,"start_container_index":33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7},"quote_content":"《夢溪筆談》reference_book_ids":[6841155200409930765]}],"7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8,"start_container_index":7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44},"quote_content":"《素問》reference_book_ids":[7135754661369236488]}],"36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6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3,"start_container_index":36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9},"quote_content":"《魏書》reference_book_ids":[701217180949992553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李時珍說:石者,氣之核,土之骨也。大則為岩崖,細則為沙塵。其精為金、為玉,其毒為礜、為砒。氣之凝也。則結而為丹青;氣之化也,則液而為礬汞。其變也:或自柔而剛,乳鹵成石是也;或自動而靜,草木成石是也;飛走含靈之為石,自有情而之無情也;雷震星隕之為石,自無形而成有形也。金石雖若頑物,而造化無窮焉。身家攸賴,財劑衛養,金石雖說死瑤,而利用無窮焉。是以禹貢、周官列其土產,農經、軒典詳其性功,亦良相、良醫之所當注意者也。乃集其可以濟國卻病者一百六十種為金石部,分為四類:說金,說玉,說石,說鹵。

金石之一 金類

金、銀、生銀、自然銅、銅青、鉛、粉錫、鉛丹、密陀僧、鐵、勞鐵、鐵落、鐵鏽

【釋名】 也叫作黃牙、太真。[時珍說]按許慎《說文解字》載:黃金為五金之長,久埋不生鏽,百煉不輕,從革不違,生於土,故字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爾雅》雲:黃金謂之璗,美者謂之鏐,餅金謂之鈑,絕澤謂之銑。獨孤滔雲:天生牙謂之黃牙。梵書謂之蘇伐羅。

【 集解】 [別錄說]金屑產於益州,采無固定的時候。[弘景說]產金的地方,處處皆有,梁、益、寧三州多有,出自水沙中,呈屑狀,稱為生金,建平、晉安亦有金沙,出自石中,燒熔鼓鑄之後為砣,如未被火燒熟,須接著煉。高麗、扶南及西域等地成器,皆煉熟可服。[藏器說]生金生嶺南夷獠峒穴山中,如赤黑碎石、金鐵屎之類。南人說:毒蛇齒落在石中。又說:蛇屎著石上,及鴆鳥屎著石上皆碎,取毒處為生金,有大毒,會致人命。本草言黃金有毒,誤矣。生金與黃金全別也。常見人取金,掘地深丈餘,至紛子石,石頭如果有一頭是黑焦狀,那麼石下便有金,大的如指頭般,小的猶如麻豆般,色如桑黃,咬時極軟,即是真金。有工匠偷金吞服,不見中毒,其麩金出於水沙中,在氈上淘取,或鵝鴨腹中得之,即便打成器物,也不需重煉。煎取金汁,便堪鎮心。 [時珍說]金有山金、沙金二種。其色為七青、八黃、九紫、十赤,以赤為足色。和銀者性柔,試石則有色青;和銅者性硬,試石則有聲。《寶貨辨疑》中說:馬蹄金像馬蹄,很難得。橄欖金出荊湖嶺南。胯子金像帶胯,出湖南北。瓜子金大如瓜子,麩金如麩片,出湖南及高麗。沙金細如沙屑,出蜀中。葉子金出雲南。地鏡圖雲:黃金之氣赤,夜有火光及白鼠。或者說:山有薤,下有金。凡金曾在塚墓間及為釵釧溲器者,陶隱居稱它為辱金,不可合煉。《寶藏論》雲:金有二十種。另外,外國有五種。還丹金,出於丹穴中,體含丹砂,色尤赤,合丹服之,稀世之寶也:麩金出五溪、漢江,大者如瓜子,小者如麥,性平無毒。山金出交廣南韶諸山,銜石而生。馬蹄金是最精的,二蹄一斤。毒金即生金,出交廣山石內,赤而有大毒,可致人於命,煉十餘次,毒才會除盡。此五種皆真金也。水銀金、丹砂金、雄黃金、雌黃金、硫黃金、曾青金、石綠金、石膽金、母砂金、白錫金、黑鉛金,並藥製成者。銅金、生鐵金、熟鐵金、鋪石金,並藥點成者。已上十五種,皆假金也,性頑滯有毒。外國五種,乃波斯紫磨金、東夷青金、林邑赤金、西戎金、占城金也。

【釋名】 也叫白金。

【集解】 [別錄說]銀屑生永昌。[弘景說]銀之所出處,亦與金同,但是生土中也。煉餌法亦似金。永昌屬益州,今屬寧州。[恭說]銀與金,生不同處,所在之處都有,而以虢州者為勝,此外多鉛穢為劣。高麗作帖者,雲非銀礦所出,然色青不如虢州的。[誌說]生銀出饒州樂平諸坑銀礦中,狀如硬錫,文理粗錯自然者真。[頌說]銀在礦中與銅相雜,當地人采得,以鉛再三煎煉方成,叫作熟銀。生銀則生銀礦中,狀如硬錫。其金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滲漏成條,若絲發狀,上人謂之老翁須,極難得。方書用生銀,必得此乃真。[時珍說]閩、浙、荊、湖、饒、信、廣、滇、貴州諸處,山中都產銀,有的在礦中煉出來,有的從沙土中煉出來,其生銀,俗稱銀筍、銀牙者也,也叫出山銀。獨孤滔《丹房鏡源》記載,所謂鉛坑中出褐色石,形狀如筍,打破即白,有的叫自然牙,有的叫自然鉛,也有的叫作生鉛,此中有變化之道,不能服食用。

生銀

【氣味】 辛,寒,無毒。

【主治】 熱狂驚悸,發癇恍惚。服用它明目鎮心,安神定誌。小兒諸熱丹毒,並以水磨服之,功效勝過紫雪。煮水加入蔥白、粳米做粥食,治胎動不安,漏血。

【附方】 1.妊娠腰痛如折者。銀一兩,水三升,煎二升,服之。2.胎動欲墮痛不可忍。銀五兩,苧根二兩,清酒一盞,水一大盞,煎一盞溫服。3.婦人良方。胎熱橫悶,生銀五兩,蔥白三寸,阿膠炒半兩,水一盞。煎服。亦可入糯米,作粥食。4.風牙疼痛。文銀一兩,燒紅淬燒酒一盞,熱漱飲之,立止。5.口鼻疳蝕穿唇透頰。銀屑一兩,水三升,銅器煎一升,日洗三四次。6.身麵赤疵。常以銀揩,令熱,久自消退。

自然銅

【 釋名 】 石髓鉛。

【集解】 [誌說]自然銅生邕州山岩間出銅處,於坑中及石間采得,方圓不定,其色青黃如銅。[頌說]今信州、火山軍銅坑中及石間皆有之。信州出一種如亂銅絲狀,雲在銅礦中,山氣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銀老翁須之類,入藥最好。火山軍出者,顆塊如銅,而堅重如石,醫家謂之銗石,用之力薄。[時珍說]自然銅生曾青、石綠穴中,狀如寒林草根,色紅膩,亦有牆壁。又一類似丹砂,光明堅硬有棱,中含銅脈,尤佳。又一種似木根,不紅膩,隨手碎為粉,至為精明,近銅之山則有之。今俗中所用自然銅,皆非也。

自然銅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折傷,散血止痛,破積聚。消瘀血,排膿,續筋骨,治產後血邪,安心,止驚悸,以酒磨服。

【發明】 [時珍說]自然銅接骨之功,與銅屑同,不可誣也。但接骨之後,不可以經常服用,達到理氣活血即可。

【附方】 1.心氣刺痛。自然銅,火煆醋淬九次,研末,醋調一字服,即止。 2.項下氣癭。自然銅貯水甕中,逐日飲食,皆用此水,其癭自削。或火燒煙氣,久久吸之,亦可。3.暑濕癱瘓四肢不能動。自然銅燒紅,酒浸一夜,川烏頭炮、五靈脂、蒼術酒浸,各一兩,當歸二錢酒浸,為末,酒糊丸梧子大小。每日服七丸,用酒送下,覺四肢麻木即止。

銅青

【釋名】 銅綠。

【集解】 [藏器說]生熟銅都有青,即銅的精華,大者為空綠,次之為空青。銅青是銅器上綠色的部分,可以淘洗刮取。[時珍說]現在的人用醋致使銅生綠,收取曬幹後出賣。

【氣味】 味酸,性平,有小毒。

【主治】 治婦女血氣心痛,金瘡止血,明目,去皮膚上紅痣。還可治風爛出眼淚,惡瘡,疳瘡,吐風痰。亦可殺蟲。

【附方】 1.風痰引起的突然昏倒或癱瘓。生綠二兩,研細,水化去石,慢火熬幹,再加入麝香一分,以糯米粉糊成彈丸大的丸子,分兩次服,薄荷酒送。若風痰未全好,可再用朱砂酒衝同量丸藥服。要吐出青綠色涎水,瀉下惡物,才算病愈。此方名“碧林丹”。治小兒的這種病,宜用“綠雲丹”。方為:用銅青研末,不定量,加醋麵糊丸,如芡子大,每次用薄荷酒化服一丸,服後不久,吐涎如膠,即有效。2.爛弦風眼。用水調銅青,塗在碗底,艾火熏幹後,刮下來塗爛處。3.頭發惡紅,不斷脫落。用油磨銅錢末塗抹即生。4.臉上黑痣。用粗草劃破黑痣,再用銅青末敷,三天不洗去,痣自脫掉。痣厚的,可再搽一次。5.走馬牙疳(骨槽風、敗血症、牙根腫痛、臭爛出血等症)。用銅青、滑石、杏仁等分,研末塗搽。6.口鼻疳瘡。用銅青、枯礬等分,研細敷瘡上。又方:用人中白一錢、銅青三分研細搽抹。7.楊梅毒瘡。用醋煮銅青研末,燒酒調搽。要忍痛,讓水出,次日即幹。或再加白礬,與銅青等分,研末塗。8.臁瘡頑癬。用銅青七分,研細,加黃蠟一兩放在一起熬。另取厚紙一張,鋪塗熬汁,兩麵墊一層紙,然後再貼到患處,待到出水時最好。也可治療楊梅瘡毒及蟲咬。9. 蛇咬傷。用銅青研細敷之。千金方。10. 百蟲入耳。用生油調銅青滴入。11. 頭上生虱。用銅青、明礬研細摻起來,揉入發內。

銅青

【釋名】 又叫青金、黑錫、金公、水中金。

【集解】[頌說]產於蜀郡平坦的沼澤,如今有銀坑的地方都有它。[時珍說]鉛生於山洞的石頭之間,人們挾著油燈,進入洞中數裏深,隨礦脈上下曲折斫取。其氣毒人,如果連續幾月不出來,皮膚就會萎黃,腹脹不能吃下食物,多數人會致病而死。《地鏡圖》說,草青莖赤,其下多半有鉛,鉛錫之精為老婦。《寶藏論》說,鉛有幾種:波斯鉛,堅硬色白為天下第一。草節鉛,出犍為,是鉛中的精華。銜銀鉛,是銀坑中的鉛,內含五色,都很好。上饒樂平鉛,次於波斯、草節。負版鉛,是鐵苗,不可用。倭鉛,可以勾金。《土宿真君本草》說,鉛是五金的祖宗,故有五金狴犴、追魂使者之稱,是說它能伏五金而死八石。雌黃是金的苗,然而其中有鉛象,是黃金的祖先。銀坑有鉛,是白金的祖宗。信鉛雜有銅,是赤金的原祖。與錫同氣,是青金的原祖。朱砂伏於鉛而死於硫,硫戀於鉛而伏於硇,鐵戀於磁而死於鉛,雄戀於鉛而死於五加。故金公變化最多,一變成胡粉,再變成黃丹,三變成密陀僧,四變就成了白霜。《雷氏炮炙論》說:令鉛住火,須仗修天;如要形堅,豈忘紫背。注釋道:修天,指補天石;紫背,是天葵。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鎮心安神,治傷寒毒氣,反胃嘔噦,被蛇蜴咬傷,用它烤來熨。

療甲狀腺腫大,鬼氣疰忤。銼為末,和青木香,敷瘡腫惡毒。

消頸淋巴結核,癰腫,明目固牙,黑須發,治實女,殺蟲墜痰,治噎膈、消渴、風癇,解金石藥毒。

密陀僧

粉錫

【釋名】 又叫解錫、鉛粉、鉛華、胡粉、定粉、瓦粉、光粉、白粉、水粉、官粉。

【集解】 [時珍說]按墨子所說:禹造粉。張華《博物誌》雲:紂燒鉛錫做粉。則粉之來亦遠矣。今金陵、杭州、韶州、辰州皆造之,而辰粉尤真,其色帶青。彼人言造法。每鉛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做筒,安木甑內,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鹽泥固濟,紙封甑縫。風爐安火四兩,方寸匕,便掃入水缸內,依舊封養,次次如此,鉛盡為度。不盡者,留炒做黃丹。每粉一斤,入豆粉二兩,蛤粉四兩,水內攪勻,澄去清水。用細灰按成溝,紙隔數層,置粉於上,將幹,截成瓦定形,待幹收起。

【氣味】 辛,寒,無毒。

【主治】 伏屍毒螫,殺三蟲。去鱉瘕,療惡瘡,止小便利,墮胎。治積聚不消。炒焦,止小兒疳痢。治癰腫瘺爛,嘔逆,療症瘕,小兒疳氣。止泄痢、久積痢。治食複勞複,墜痰消脹,治疥癬狐臭,黑須發。

【發明】 [藏器說]久痢成疳者,胡粉和水及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為其殺蟲而止痢也。[時珍說]胡粉,是鉛由黑色變為白者。其體用雖與鉛及黃丹同,而無消鹽火燒之性,內有豆粉、蛤粉雜之,隻能入氣分,不能入血分,此為稍異。人服食之,則大便色黑者,此乃還其本質,所謂色壞還為鉛也。亦可入膏藥代黃丹用。

【附方】 1.勞複食複欲死者。水服胡粉少許。肘後方:小兒脾瀉不止。紅棗二十個去核,將官粉入內,以陰陽瓦焙幹,去棗研粉。每服三分,米湯下。2.赤白痢下頻數,腸痛。定粉一兩,雞子清和,炙焦為末,冷水服一錢。3.小兒無辜疳,下痢赤白。胡粉熟蒸,熬令色變,以飲服半錢。4.小兒腹脹。胡粉、鹽熬色變,以摩腹上。5.腹皮青色不速治,須臾死。方同上。 6.小兒夜啼。水服胡粉三豆大,日三服。7.身熱多汗。胡粉半斤,雷丸四兩,為末粉身。8.婦人心痛急者。好官粉為末,蔥汁和丸小豆大。每服七丸,黃酒送下即止。粉能殺蟲,蔥能透氣故也。9.寸白蛔蟲。胡粉炒燥,方寸匕,放入肉中,空腹服用,見效快。10.服藥過劑悶亂者。水和胡粉服之。11.鼻衄(鼻出血)不止。胡粉炒黑,醋服一錢,即止。12.齒縫出血。胡粉半兩,麝香半錢,為末。臥時揩牙。13.墜撲瘀血,從高落下瘀血搶心,麵青氣短欲死。胡粉一錢,和水服後立即轉達為安全。折傷接骨。官粉、硼砂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蘇木湯調下,仍頻飲蘇木湯,效果顯著。杖瘡腫痛,水粉一兩,赤石脂生一錢,水銀一分,以麻油杵成膏,攤油紙貼之。14.腋下狐臭。胡粉常粉之。或以胡粉三合,和牛脂煎稠塗之。15.陰股常濕。胡粉粉之。16.幹濕癬瘡。方同上。17.黃水膿瘡。官粉煆黃、鬆香各三錢,黃丹一錢,飛礬二錢,為末,香油二兩,熬膏敷之。小兒耳瘡月蝕。胡粉和土塗之。18.小兒疳瘡。熬胡粉、豬脂和塗。19.小兒舌瘡。胡粉和豬髓骨中髓,日三敷之。20.小兒丹毒。唾和胡粉,從外至內敷之良。21.諸蛇螫傷。胡粉和大蒜搗塗。22.誤吞金銀及錢。胡粉一兩,豬脂調,分再服,令消烊出也。23.口中幹燥,煩渴無津。雄豬膽五枚,酒煮皮爛,入定粉一兩研勻,丸芡子大。每含化一丸咽汁。24.接骨續筋,止痛活血。定粉、當歸各一錢,硼砂一錢半,為末。每服一錢;另,蘇木煎湯調下,仍頻飲湯。25.發背惡瘡諸癰疽。好光粉二兩,真麻油三兩,慢火熬,以柳枝急攪,至滴水成珠,入白膠木少許,入器水浸兩日,油紙攤貼,名神應膏。

鉛丹

【釋名】 又叫黃丹、丹粉、朱粉、鉛華。

【集解】 [弘景說]鉛丹即現在熬鉛所做的黃丹。[時珍說]炒鉛丹的方法為:鉛一斤,土硫黃十兩,硝石一兩。鉛熔化成汁,下醋點,滾沸時下一塊硫黃。過後加少許硝石。沸定,再點醋,再依前法下少許硝石、硫黃,等到成為末,就能製成鉛丹了。

【氣味】 辛,微寒,無毒。

【主治】治吐逆反胃,驚癇癲疾,除熱下氣,煉化還成九光。久服通神明。止小便,除毒熱。煎膏用,可止痛生肌。鎮心安神,止吐血及咳嗽,敷瘡長肉,治湯火瘡。染須發。治瘧疾、食積。墜痰殺蟲,祛除忤惡,止痢明目。

【附方】 1. 消渴煩亂。用鉛丹一錢,新汲水送下。服藥後,宜吃蕎麥粥。2.吐逆不止。用鉛丹四兩,加米醋半升,煎幹,在炭火中煆紅,冷定後,研為末,和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醋湯送下。3.小兒吐逆水。用鉛丹研末,加棗肉搗勻,做成丸子,如芡子大。針挑一丸,燈上燒過,研為細末,乳汁調服。另一方:在燒針丸的藥方中加朱砂、枯礬各少許。4.反胃氣逆。用鉛丹、白礬各二兩,生石亭脂半兩。丹、礬兩藥先放入坩堝,燒炭煆紅,放冷兩天,再加入亭脂,共研為末,和米飯少許,捏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日服十五丸,米湯送下。5.赤白泄痢。把棗肉搗爛,加入鉛丹、白礬等分,各如皂莢子大,再加米飯少許,和成團丸,如彈子大。以鐵絲穿團丸,在燈上燒透,冷後研為細末,米湯衝服。又方:鉛丹,炒成紫色,加入炒黃連,各等分。研細,加糊做丸,如麻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甘草湯送下。6.妊婦腹痛下痢。烏骨雞蛋一個,殼上開小孔,蛋白流出,留蛋黃。從孔口裝進鉛丹五錢,攪勻,外用泥封好,放在火灰裏煨幹,研為細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7.吐血、咯血。用鉛丹一錢,新汲水送下。8.寒熱瘧疾。用鉛丹、百草霜等分,研細。發病之日,空腹服三錢,米湯送下。兩服可愈。加飯或蒜做成丸藥吃,也有效。又方:鉛丹一兩、恒山末三兩,和蜜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清晨吃一次,病將發未發時吃一次,有效。又方:鉛丹(炒過)二兩、獨蒜一百個,共搗成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腹服,長流水送下。瘧發過兩三次後才服藥,最見效。此方亦可治痢疾。9.小兒癉瘧,壯熱不寒。用鉛丹二錢,蜜水送下。如兼惡寒,則以酒送下。10.風癇。用鉛丹二兩、白礬二兩,分別研細。取兩塊磚鋪地上,磚上墊紙七層,紙上鋪丹,丹上輔礬。周圍架柳木柴焚燒,約燒完柴十斤,即停燒待冷,取藥合研。每服二錢,溫酒送下。11.客忤中惡(心腹絞痛,脹滿氣衝;或突然倒地,四肢冰冷)。鉛丹一小茶匙,調蜜三合灌下。12.一切目疾(凡目疾,翳障而伴有昏花現象者可治,翳障而無昏花感者不治)。蜂蜜半斤,在鉛鍋中熬成紫色塊,放入鉛丹二兩,水一碗,再煉至水氣全盡,倒在一塊絹布上過濾。取濾下的細粉,裝在瓶子裏,埋地下二十天,才取出點眼。每日點七次。如藥黏眼不開,則洗了重點。又方:鉛丹蜂蜜調勻,攤布片上,貼太陽穴。治赤眼痛有效。又方:鉛丹、白礬,等分研末,點眼。又方:鉛丹、烏賊骨,等分研末,加蜂蜜蒸後點眼。治眼睛紅久生翳。又方:鉛丹半兩,調鯉魚膽汁成膏,點眼。治眼生珠管。又方:鉛丹、輕粉,等分研末,吹少許入耳內。左眼病,吹右耳;右眼病,吹左耳。治痘疹生翳。13.小兒重舌(舌腫厚)。用鉛丹一粒,如黃豆大,放在舌下。14.小兒口瘡糜爛。用鉛丹一錢、生蜜一兩,調勻,蒸到黑色,用雞毛蘸取搽瘡上。15.腋下狐臭。用鉛丹加在輕粉中,以口水調和,經常搽腋下。16.蠍子蜇傷。用醋調鉛丹塗。17.刀傷。用鉛丹、滑石等分,敷傷處。18.外痔腫痛。用鉛丹、滑石等分,研細,新汲水調塗。一天塗五次。19.臁瘡。用鉛丹一兩,黃蠟一兩,香油五錢,熬成膏子。先以蔥、椒湯洗患處,然後貼敷藥膏。又方:鉛丹,水飛過,再炒過,取一兩;黃檗酒浸七日,焙幹,也取一兩;另取輕粉半兩。分別研為細末。先以苦茶洗瘡,隨後用輕粉把瘡填滿,再敷上鉛丹,外層則用黃檗細末攤成膏貼上,不要揭動,幾天見效。

密陀僧

【 釋名】 又叫沒多僧、爐底。

【集解】 [恭說]密陀僧出自波斯國,它的外形像黃龍齒而堅重,也有白色的、作理石文。[頌說]在嶺南、閩中銀銅冶處也有密陀僧,是銀鉛腳,初采礦時,銀銅互相摻雜在一起,先以鉛同煎煉,銀隨鉛出。又采山木葉燒灰,開地做爐,填灰其中,謂之灰池。置銀鉛於灰上,更加火煆,鉛滲灰下,銀住灰上,罷火候冷,出銀。其灰池感鉛銀氣,積久成此物,未必自胡中來也。[時珍說]密陀僧原取銀冶者,如今很難得到,乃取煎銷銀鋪爐底用之。造黃丹者,以腳滓煉成密陀僧,其似瓶形者是也。

【氣味】 鹹、辛,平,有小毒。

【主治】 久痢,五痔,金瘡,麵上瘢?,麵膏藥用之。

【發明】 [時珍說]密陀僧感鉛銀之氣,其性重墜下沉,直走下焦,故能墜痰、止吐、消積,定驚癇,治瘧痢,止消渴,療瘡腫。洪邁《夷堅誌》雲:驚氣入心絡,瘖不能言語者,用密陀僧末一匕,茶調服,即愈。昔有人伐薪,為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又一軍校采藤逢惡蛇病此,亦用之而愈;此乃驚則氣亂,密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其功力與鉛丹同,故膏藥中用代鉛丹雲。

【附方】 1.痰結胸中不散。密陀僧一兩,醋、水各一盞,煎幹為末。每服二錢,以酒、水各一小盞,煎一盞,溫服,少頃當吐出痰涎為妙。2.消渴飲水神效丸。用密陀僧二兩,研末,湯浸蒸餅丸梧子大。濃煎蠶繭、鹽湯,或茄根湯下,或酒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服。五六服後,以見水惡心為度。惡心時,以幹物壓之,日後自定,效果很神奇。3.赤白下痢。密陀僧三兩,燒黃色研粉。每服一錢,醋、茶下,日三服。4.腸風痔瘺。銅青、密陀僧各一錢,麝香少許,為末,津和塗之。5.小兒初生遍身如魚脬,又如水晶,破則成水,流滲又生者。密陀僧生研擦之,仍服蘇合香丸。6.驚氣失音。方見發明。腋下狐臭漿水洗淨,油調密陀僧塗。以一錢,用熱蒸餅一個,切開摻末夾之。7.香口去臭。密陀僧一錢,醋調漱口。8.大人口瘡。密陀僧鍛研擦之。9.小兒口瘡不能吮乳。密陀僧末,醋調塗足心,瘡愈洗去。10.鼻內生瘡。密陀僧、香白芷等分,為末。蠟燭油調塗之。11.夏月汗斑如疹。用密陀僧八錢,雄黃四錢,先以薑片擦熱,仍以薑片蘸末擦之,次日即焦。12.陰汗濕癢。密陀僧末敷之。戴氏加蛇床子末。

【釋名】 也稱黑金、烏金。

【集解】 [時珍說]鐵都是從礦石中提煉而成的。秦、晉、淮、楚、湖南、閩、廣各山中都出產鐵,其中以廣鐵為好。甘肅出產的土錠鐵,色黑性堅硬,適宜製作刀劍。西番出產的賓鐵尤其好。《寶藏論》中說:鐵有五種:荊鐵出自當陽,色紫而堅利;上饒鐵要次些;賓鐵出自波斯國,堅利可切金玉;太原、蜀山的鐵頑滯;剛鐵出自西南瘴海中的山石中,形狀如紫石英,水火不能損壞它,用它穿珠切玉如同削土。《土宿本草》載:鐵秉承了太陽之氣。剛形成時,隻是鹵石。一百五十年後形成磁石,二百年後才孕育成鐵,再過二百年不經采煉就形成銅,銅又化為白金,白金化為黃金,因此鐵與金銀同一根源。如今取來磁石搗碎,裏麵還有鐵片,可作驗證。鐵稟太陽之氣,而陰氣不交,故燥而不潔,性與錫相同。《管子》中說:若地上有赭,則下邊有鐵。

勞鐵

【 釋名 】[恭說]這裏指柔鐵。也叫熟鐵。

【氣味】 辛,平,有毒。

【主治】 堅肌耐痛。勞鐵療賊風,燒赤後投入酒中飲。

生鐵

【氣味】 辛,微寒,微毒。

【主治】 下部及脫肛。能鎮心安五髒,治癇疾,黑鬢發。可治惡瘡癬疥,蜘蛛咬傷,用蒜磨,生油調敷。散瘀血,消丹毒。

【發明】 [時珍說]鐵在五金中,色黑宜配水,其性則製木,故適宜治癇疾。《素問》中治陽氣太盛,病狂善怒的,用生鐵屑,正是取其製木的屬性。

【附方】 1.脫肛曆年不入者。生鐵二斤,水一鬥,煮汁五升,洗之,日再。2.熱甚耳聾。燒鐵投酒中飲之,仍以慈石塞耳,日易,夜去之。3.小兒丹毒。燒鐵淬水,飲一合。4.小兒燥瘡。一名爛瘡。燒鐵淬水中二十七遍,浴之二三起,做漿。5.打撲瘀血,在骨節及脅外不去。以生鐵一斤,酒三升,煮一升服。6.熊虎傷毒。生鐵煮令有味,洗之。

鐵落

【釋名】 又稱鐵液、鐵屑、鐵蛾。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風熱惡瘡,瘍疽瘡痂,疥氣在皮膚中。除胸膈中熱氣,食不下,止煩,去黑子,可以染皂。治驚邪癲癇,小兒客忤,消食及冷氣,並煎服之。主鬼打鬼疰邪氣,水漬沫出,澄清,暖飲一二杯。炒熱投酒中飲,療賊風痙。又裹以熨腋下,療狐臭,有驗。平肝去怯,治善怒發狂。

【發明】 [時珍說]按照《素問·病能論》中所說,帝說: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說:生於陽也。陽氣者,暴折而不決,故善怒,病名陽厥。說:何以知之?說: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治之當奪其食即已。夫食人於陰,長氣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以生鐵落為飲。夫生鐵落者,下氣疾也。此《素問》本文也,愚嚐釋之雲:陽氣怫鬱而不得疏越,少陽膽木,挾三焦少陽相火、巨陽陰火上行,故使人易怒如狂,其巨陽、少陽之動脈,可診之也。奪其食,不使胃火複助其邪也。飲以生鐵落,金以製木也。木平則火降,故說下氣疾速,氣即火也。又李仲南《永類鈴方》雲:腫藥用鐵蛾及針砂入丸子者,一生須斷鹽。蓋鹽性濡潤,腫若再作,不可為矣。製法:用上等醋煮半日,去鐵蛾,取醋和,蒸餅為丸。每薑湯服三四十丸,以效為度。亦隻借鐵氣爾,故日華子雲煎汁服之。不留滯於髒腑,借鐵虎之氣以製肝木,使不能克脾土,土不受邪,則水自消矣。鐵精、鐵粉、鐵華粉、針砂、鐵漿入藥,皆同此意。

【附方】 小兒丹毒。煆鐵屑研末,豬脂和敷之。

鐵鏽

【釋名】 又叫鐵衣。[藏器說]即鐵上長的赤衣,可刮取來用。

【集解】 [時珍說]按陶華講,鐵鏽水和藥服,性沉重,最能墜熱開結,有神效。

【主治】 惡瘡疥癬,則和油塗。蜘蛛蟲咬,用蒜磨鏽塗。平肝墜熱,消瘡腫、口舌瘡。醋磨後,可用來塗蜈蚣咬傷。

【附方】 1.治湯火燒傷。取青竹燒出的油和鐵鏽搽。2.治腳腿紅腫。用鐵鏽水塗,即解。3.治內熱遺精。取鐵鏽為末,每次用冷水服一錢,三服即止。4.治重舌腫脹。取鏽鐵鎖燒紅,打下鏽,研末,水調一錢,噙咽。

金石之二 玉類

珊瑚、瑪瑙、玻璃、水晶、雲母、白石英、五色石英、紫石英

珊瑚

【釋名】 梵語中稱缽擺娑福羅。

【集解】 [恭說]珊瑚生於南海,有一種是從波斯國及獅子國來的。[頌說]現在廣州也有,在海底做枝柯狀,明潤如紅玉,中間有很多孔,也有無孔的,枝柯多的更難得。取珊瑚,則先做鐵網沉入水底,珊瑚貫穿其中而生長,一年可長高達二三尺,有枝無葉,於是絞網撈出,都摧折於網中,故難得完好的。漢積翠池中,有一株珊瑚高一丈二三尺,一莖三柯,有四百六十三條,據說是南越王趙佗進獻的,夜晚會發光。晉代石崇的家裏有珊瑚高六七尺。[時珍說]珊瑚生於海底,五七株成林,稱為珊瑚林。在水中直而軟,見風和太陽就變得曲而硬,變成紅色的為上品,漢代趙佗稱它為火樹。也有黑色的,但不是很好,碧色的較好。過去的人說碧色是青琅玕,可以做珠。許慎《說文》中說,珊瑚色赤,或生於海,或生於山。據此則生於海的為珊瑚,生於山中的為琅玕。

珊瑚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去目中翳,消宿血。製成末吹入鼻中,止鼻血。明目鎮心,止驚癇。點入眼中,去飛絲。

【發明】 [藏器說]珊瑚刺的汁流出來像血一樣,以金投入叫金漿,以玉投入叫玉髓,久服長生。

【附方】 小兒目翳,不可亂用藥。宜用珊瑚研成粉,每天點眼,三天痊愈。

瑪瑙

【釋名】 又叫馬腦、文石,梵名叫摩羅迦隸。

【藏器說】 赤爛紅色,似馬之腦,故名。

【集解】 [藏器說]瑪瑙產於西域的玉石間,也屬莢石之類,是貴重寶物。[時珍說]瑪瑙出自西南各國,粘上自然灰即軟,但可加以刻琢。曹昭的《格古論》講,瑪瑙多出自北方、南番、西番,非石非玉,堅硬而且脆,刀刮不動,其中像人物鳥獸形狀的最為珍貴。顧薦的《負暄錄》載,瑪瑙的出產有南北之分,大的如鬥,質地堅硬,碾造很費工夫。南瑪瑙產於大食等國,顏色純紅無瑕,可以做杯盞。西北瑪瑙的顏色青黑,以寧夏、瓜、沙、羌地沙漠中的尤為稀奇。有一種柏枝瑪瑙,花如柏枝;夾胎瑪瑙,正看瑩白,側看卻像凝血,這是一物二色;截子瑪瑙,黑白相間;合子瑪瑙,漆黑中有一條白色分界線;錦江瑪瑙,其色如錦;纏絲瑪瑙,紅白如絲,這些都是珍貴品種。漿水瑪瑙,有淡水花;醬斑瑪瑙,有紫紅花,這兩種都不十分貴重。還有紫雲瑪瑙出自和州,土瑪瑙出自山東沂州,也有紅色雲頭、纏絲、胡桃花瑪瑙。竹葉瑪瑙產於淮南,花如竹葉,都可做桌麵和屏風。金陵雨花台的小瑪瑙,隻可以充當玩物。檢驗瑪瑙的方法:在木上摩擦不發熱的為真品。

【氣味】 辛,寒,無毒。

【主治】 主辟惡,熨眼睛赤爛。眼球上生白膜,製成末用。

玻璃

【釋名】 也稱頗黎、水玉。

【集解】 [時珍說]玻璃產於南番。有酒色、紫色、白色等,瑩澈與水晶相似,碾開有雨點花的為真品。《梁四公子記》載,扶南人來賣碧色玻璃鏡,寬一尺半,內外皎潔,對著明亮的地方看它,不見其質。

【氣味】 辛,寒,無毒。

【主治】 驚悸心熱,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熱腫,摩翳障。

水晶

【釋名】 又叫水精、水玉、石英。

【集解】 屬玻璃一類,有黑白二色。性堅而脆,刀刮不動,色澈如泉,清明而晶瑩。

【氣味】 辛,寒,無毒。

【主治】 主熨目,除熱淚。也可入點目藥中,穿成串吞咽,可治咽喉梗塞。

雲母

【釋名】 也稱雲華、雲珠、雲英、雲液、雲砂、磷石。

【集解】 [別錄說]雲母出產在泰山山穀、齊山、廬山以及琅琊北定山的石間。雲母有五種顏色,雲英多為青色,雲珠多為赤色,雲液多為白色,雲砂多為青黃色,磷石則為純白色。[時珍說]道書說鹽湯煮雲母可以成粉。又說:雲母一斤,用鹽一鬥漬它,再放入銅器中蒸一天,臼中搗成粉。還說:雲母一斤,白鹽一斤,一同搗細,放入厚的布袋中搓揉,除盡鹽味,懸掛在高處陰幹,自然成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主死肌,中風寒熱,眩暈。能除邪氣,安五髒,益子精,明目,久服輕身延年。可下氣堅肌,續絕補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氣,止痢,久服令人悅澤不老,耐寒暑,誌高如神仙。補腎冷。

【發明】 《經效方》中說,青城山丈人觀主康道豐,有治百病的雲母粉方:用雲母一斤,拆開揉入大瓶內築實,上麵澆水銀一兩密封牢固,以十斤頂火煆赤後取出,再拌香蔥、紫連翹草二件,一同搗爛如泥,然後用絹袋盛裝,在大水盆內搖取粉,如餘滓未盡,再添草藥重搗取粉。將木盤撒一層麵,在灰上印一淺坑,鋪上紙把粉傾倒在紙上,等到焙幹後,用麵糊成梧桐子大的丸。遇見有生病的人,服後沒有無效的。成都府辛諫議,曾患大風,眾醫不愈,道豐進獻此藥,服後神效。[時珍說]以前的人說用雲母充填屍體,屍體不會朽爛。盜賊掘開馮貴人的墳墓,見她的形貌與活著時一樣,於是將其奸汙;掘開晉幽公的墳墓,發現縱橫的屍體及衣服都像活人一樣,這是用雲母充塞了屍體的緣故。

【附方】 1.痰飲頭痛。雲母粉二兩煉過,恒山一兩,研末,湯服取吐。2.小兒下痢。雲母粉半兩,煮白粥調食。3.小便淋疾。雲母三錢和溫水服。4.風疹遍身。煆二兩雲母粉,清水調服。5.一切惡瘡。雲母粉敷。6.風熱汗出。雲母粉三錢和水服。

雲母

白石英

【釋名】 英,也叫作瑛,玉光的意思。

【集解】 [別錄說]產自華陰山穀及泰山,大如手指,長二三寸,六麵如削,純白明澈有光,長五六寸的更佳。其中頂端為黃色,棱為白色的叫黃石英;赤色頂端,白色棱的叫赤石英;青色頂端,赤色棱的,叫青石英;黑澤有光的,叫黑石英。[時珍說]澤州有一種英雞,吃石英,最補人。

【氣味】 甘,微溫,無毒。

【主治】 治消渴、陽痿、咳逆、胸膈間寒。能益氣,除風濕性關節炎,久服輕身延年。可療慢性肺疾,下氣,利小便,補五髒,耐寒熱,實大腸。治肺癰吐膿。

白石英

五色石英

【主治】 治胸腹邪氣,女人心腹痛,鎮心,胃中冷氣,益毛發,悅顏色,治驚悸,安魂魄,壯陽道,下乳汁。隨髒而治,則青治肝,赤治心,黃治脾,白治肺,黑治腎。

【附方】 服石英法:白石英一斤,打成豆大,在砂盆中和粗砂,著水後長時間搓揉。洗淨後再繼續揉搓,倒入安柳箕中,加少許蒿葉,同水揉搓至光淨,用棉袋裝好,懸掛在門上。每日起床後,用水或酒吞七粒再吃兩口飯。一切穢惡、白酒、牛肉,石家所忌的,服後皆可不忌。久則新石推出陳石,石英常溫暖小腹,則氣息調和,筋絡通利,腰腎堅強,百病自除。石英若得力,一斤即止;若不得力,服十斤後還須再服。此物光滑,既不浮碎、著人作瘡、傷人腸胃,又無石氣發作諸病。石英煮豬肉法:白石英一兩,裝入袋中,水三鬥,煮至四升,放入豬肉一斤,同蔥椒鹽豉煮,同汁做羹食。石英煮牛乳法:白石英五兩,搗碎後用密絹盛裝,然後倒入牛乳三升,酒三升,一同煎至四升,去石,用瓶裝好。飯前暖服三合。治虛損勞瘦,皮燥陽痿,腳弱煩疼。

風虛冷痹,腎虛耳聾。取磁石五兩,經火煆、醋淬各五次,加白石英五兩,裝入絹袋,浸一升酒中,過五六天後,分次溫取。酒盡,可再添酒。

驚悸善忘。用白石英一兩、朱砂一兩,共研細。飯後煎金銀湯送下。

石水腹堅。用白石英十兩,捶成豆子大,裝入瓷瓶,浸酒二鬥瓶口泥封,周圍以馬糞和糠火燒之,常令小沸。約六小時後停火。第二天開始服用,每次服酒大半杯。一天三次,酒盡後,可再加酒如上法燒一次。

紫石英

【集解】 [別錄說]紫石英產於泰山山穀,瀧州、會稽山中也較多。它的顏色淡紫,質地瑩澈,大小不一,呈五棱形,兩頭如箭鏃,頭如樗蒲的更佳。[禹錫說]煮水飲用,暖而無毒,與白石英相比,效果倍增。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主心腹咳逆邪氣,補不足,女子子宮有風寒,絕孕十年無子。久服溫中,輕身延年。療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結氣,補心氣不足,定驚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癰腫,使人悅澤。養肺氣,治驚癇。

紫石英

金石之三 石類

丹砂、水銀粉、粉霜、銀朱、雄黃、方解石、熏黃、石膏、滑石、五色石脂、爐甘石、石鍾乳、浮石

丹砂

【釋名】又叫朱砂。

【集解】 [別錄說]丹砂出產於符陵山穀,即涪州,屬於重慶。也有出自廣州、臨州的。其中以光明瑩澈的為最好。像雲母片的,稱為雲母砂。像樗蒲子、紫石英的,稱為馬齒砂,也好。像大小豆及大塊圓滑的,稱為豆砂。細小碎末的,稱為末砂。這二種不可服食,但可用於畫畫。[時珍說]張果的《丹砂要訣》中講,丹砂,萬靈之主,蘊藏在南方。或號稱赤龍,或以朱鳥為名。上品出自辰、錦二州的石穴,中品出自交、桂,下品出自衡、邵。名稱有很多,但清濁形體各異,真偽不同。辰、錦的丹砂為上品,生於白石床之上,十二枚為一座,顏色如蓮花苞,光明耀眼。也有九枚為一座。七枚、五枚為一座的稍次。每座中大的為主,四周小的為臣,朝護環拱著。四麵的雜砂有一二鬥,其中有芙蓉頭成顆的,也列入上品。還有像馬牙一樣光明的,是上品;有像雲母般透出白光的,是中品。另有紫靈砂,圓長似筍而紅紫,為上品;石片棱角生青光的,為下品。交、桂所出的,隻是從座上及打石而得,形似芙蓉頭而表麵光明的,也是上品;成顆粒狀而透明的,為中品;成片段不明澈的,為下品。衡、邵所出,雖是紫砂,但從砂石中而得,也為下品。此外有一種溪砂,出自溪州砂石之中;土砂,產在土穴之中,土石相雜,故不列入上品,不可服用。唐代李德裕《黃冶論》載,光明砂,是天地自然之寶,蘊藏在石室之間,產於有靈氣的砂床之上。如初生芙蓉,紅芭未拆。細小的呈環拱狀,大的在中間,有辰居之象,君臣之位。光明外澈,采掘它的人,尋找石脈而求取,這是大自然的造化所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