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卷 金石部(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修治】 [時珍說]修治丹砂的方法:用上好的丹砂研成末,流水飛三次後使用。

【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治身體五髒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輕身如神仙。通血脈,止煩滿消渴,悅澤人麵,除中惡腹痛,毒氣疥瘺諸瘡。鎮心,主屍疰抽風。潤心肺。解胎毒痘毒,驅邪瘧。

【發明】 [時珍說]夏子益《奇疾方》載,凡是人覺得身外有身,同行同臥,分不出真假的,這是得了離魂病。可用人參、辰砂、茯苓,濃煎後每天飲,則真身氣爽,假身自化。《類編》講,錢丕少卿夜多噩夢,通宵不睡,認為遇邪了。偶遇鄧州推官胡用之,胡用之說:以前我也經常如此,有個道士教我戴上如箭鏃的辰砂,十天過後就好了,以後四五年不再有夢。於是解開發髻取出絳囊送給錢丕。此後錢丕夜晚再無噩夢,神魂安靜。《道書》稱丹砂能辟惡安魂,以上可為證。

【附方】 1.服食丹砂。三皇真人煉丹方:丹砂一斤,研末重篩,用醇酒浸泡如泥狀。銅盤盛。幹燥後又用酒浸泡如泥,遇有陰雨疾風就收藏。然後倒入三鬥酒,曬幹,三百日後當呈紫色。然後齋戒沐浴七日,在清靜的房間和麻子大的飯丸,每天清晨對著太陽吞三丸。一月後三蟲出,半年諸病愈,一年須發黑,三年如神仙。2.明目輕身。去三屍蟲,除瘡癩。美酒五升,浸朱砂五兩,五宿,曬幹研末,以蜜製丸如小豆大。每次二十,白湯下。久服見效。3.神注單方。白茯苓四兩,糯米酒煮,軟竹刀切片,陰幹研末,入朱砂末二錢,以乳香水調糊製丸梧子大,朱砂二錢為衣。陽天二丸,陰天一丸。溫酒下。4.預解痘毒。初發時或未出時,以朱砂末半錢,蜜水調服。令多的變少,少的化無,重者變輕。5.小兒驚熱,夜哭。朱砂半兩,牛黃一分,研末。每次一字,犀角磨水調下。6.癲癇狂亂。歸神丹:治一切驚擾,思慮多忘,及一切心氣不足。豬心兩個,切,入大朱砂二兩、燈心三兩在內,以麻紮,放在石器裏煮一伏時,取砂為末,以茯神末二兩,酒打薄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九至十五至二十五丸,麥門冬湯下,甚者乳香、人參湯下。7.傷寒發汗。治傷寒、時氣、瘟疫,頭痛脈盛。取真丹一兩,水一鬥,煮一升,頓服,覆被取汗。 霍亂轉筋,身冷,心下微溫。朱砂研二兩,蠟三兩,和丸著火籠中熏之,周圍厚覆,勿令煙泄。兼床下著火,令腹微暖,良久當汗出而蘇。8.諸般吐血。朱砂、蛤粉等分,為末,酒服二錢。又方:丹砂半兩,金箔四片,蚯蚓三條,同研,丸小豆大。每冷酒下二丸。9.妊婦胎動。朱砂末一錢,和雞子白三枚,攪勻頓服。胎死即出,未死即安。普濟方:子死腹中不出。朱砂一兩,水煮數沸,為末。酒服立出。10.沙蜂叮蜇。朱砂末,水塗之。11.木蛭瘡毒。南方多雨,有物說木蛭,大類鼻涕,生於古木之上,聞人氣則閃閃而動。人過其下,墮人體間,即立成瘡,久則遍體。唯以朱砂、麝香塗之,即愈。12.產後舌出不收。丹砂敷之,暗擲盆盎作墮地聲驚之,即自收。

水銀粉

【釋名】 又叫汞粉、輕粉、峭粉、膩粉。

【修治】 [時珍說]升煉輕粉法:用水銀一兩,白礬二兩,食鹽一兩,同研不見星,鋪於鐵器內,以小烏盆覆之。篩灶灰,鹽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開,則粉升於盆上矣。其白如雪,輕盈可愛。一兩汞,可升粉八錢。又法:水銀一兩,皂礬七錢,白鹽五錢,同研,如上升煉。又法:先以皂礬四兩,鹽一兩,焰硝五錢,共炒黃為曲。水銀一兩,又曲二兩,白礬二錢,研勻,如上升煉。

【氣味】 辛,冷,無毒。

【主治】 通大腸,轉小兒疳痹瘰鬁,殺瘡疥癬蟲,及鼻上酒皶,風瘡瘙癢。[藏器說]治痰涎積滯,水腫鼓脹,毒瘡。

【發明】 [時珍說]水銀是至陰的毒物,因火煆丹砂而出,加以鹽、礬煉後就成為輕粉,加以硫黃升而為銀朱,輕飛靈變,化純陰為燥烈。其性走而不守,善劫痰涎,消積滯。故水腫風痰、濕熱毒瘡被劫,涎從齒齦而出,邪鬱為之暫開,而疾因之亦愈。若服之過劑,或不得法,則毒氣被蒸,竄入經絡筋骨,莫之能出。痰涎既去,血液耗亡,筋失所養,營衛不從。變為筋攣骨痛,發為癰腫疳漏,或手足皸裂,蟲癬頑痹,經年累月,遂成廢痼,害處很大。觀丹客升煉水銀輕粉,鼎器稍失固濟,鐵石撼透,況且是人的筋骨皮肉呢?陳文中說輕粉下痰而損心氣,小兒不可輕用,傷脾敗陽,必變他證,初生尤宜慎之;而演山氏謂小兒在胎,受母飲食熱毒之氣,畜在胸膈,故生下個個發驚,宜三日之內與黃連去熱,輕粉散毒,又與人參朱砂蜜湯解清心肺;積毒既化,兒可免此患。二種說法各不相同,各有所見:一謂無胎毒者,不可輕服;一謂有胎毒者,宜預解之。用者宜審。

【附方】 1.小兒初生。浴湯中入鹽少許,拭幹,以輕粉少許按摩其身,既不畏風,又散諸氣。2.初生鎖肚。證由胎中熱毒,結於肛門,兒生之後,閉而不通三日者。急令婦人咂兒前後心手足並臍七處,四五次。以輕粉半錢,蜜少許,溫水化開,時時與少許,以通為度。3.小兒涎喘服藥不退。用無雄雞子一個取清,入輕粉抄十錢拌和,銀器盛,置湯瓶上蒸熟。三歲兒盡食,當吐痰或瀉而愈。氣實者乃可用。4.幼兒唄乳不止。服此立效。膩粉一錢,鹽豉七粒,去皮研勻,丸麻子大。每服三丸,藿香湯下。5.大便壅結。膩粉半錢,砂糖一彈丸,研丸梧子大。每服五丸,臨臥溫水下。又方:膩粉二錢,黃丹一錢,為末。每米飲服一錢。普濟方。6.血痢腹痛。膩粉五錢,定粉三錢,同研,水浸蒸餅心少許,和丸綠豆大。每服七丸或十丸。艾一枚,水一盞,煎湯下。7.消腫嗜食。多外傷癉熱,內積憂思,啖食鹹物及麵,致脾胃幹燥,飲食倍常,不生肌肉,大便反堅,小便無度。輕粉一錢為末,薑汁拌勻,長流水下,齒浮是效。後服豬肚丸補之。8.一切虛風不二散。用膩粉一兩,湯煎五度如麻腳,慢火焙幹,麝香半兩,細研。每服一字,溫水調下。9.水氣腫滿。汞粉一錢,烏雞子去黃,盛粉,蒸餅包,蒸熟取出,苦葶藶炒一錢,同蒸餅杵丸綠豆大。每年前湯下三五丸,日三服,神效。10.牙齒疼痛。輕粉一錢,大蒜一瓣,杵餅,安膈骨前陷中。先以銅錢隔了,用蜆殼蓋定紮住,一宿愈。左疼安右,右疼安左。11.風蟲牙疳膿血有蟲。輕粉一錢,黃連一兩,為末擦之。12.小兒耳爛。輕粉、棗子灰等分,研末,油調敷。13.底耳腫痛,有膿水。輕粉一錢,麝香一分,為末摻之。14.爛弦風眼。膩粉末,口津和,點大眥,日二三次。15.小兒頭瘡。蔥汁調輕粉塗之。又方:雞子黃炒出油,入麻油及輕粉末,搽抹。16.小兒生癬。豬脂和輕粉抹之。17.牛皮惡癬。五更食炙牛肉一片,少刻以輕粉半錢,溫酒調下。18.楊梅瘡癬。《嶺南衛生方》:用汞粉、大風子肉等分,為末,塗之即愈。另一方:用輕粉二錢,杏仁四十二個去皮,洗瘡拭幹搽之,三次即愈。幹則以鵝膽汁調。19.楊梅毒瘡。輕粉一錢,雄黃、丹砂各二錢半,槐花炒、龜板炙各一兩,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一錢,冷茶下,日二服,七日愈。另一方:用輕粉、胡桃仁、槐花炒研、紅棗肉各二錢,搗丸。分作三服。初日雞湯下,二日酒下,三日茶下。三日服完,五日瘡幹,七日痂落。另一方:用豶豬腎一對,去膜劈開,各摻輕粉一錢紮定,麻油二兩炸熟。頓食,不破口腫牙,仍服金銀花藥。一方:用大雞卵一個,去黃留白,入輕粉一錢攪勻,紙糊飯上蒸熟食。

水銀粉

粉霜

【釋名】 又叫水銀霜、白雪、白靈砂。

【修治】 [時珍說]升煉法:用真汞粉一兩,放入瓦罐內攪勻。用燈盞仰蓋罐口,用鹽泥塗縫。先以小炭火鋪在罐底四周,用濕的紙來回在燈盞內擦,切勿間斷。逐漸加火,直至罐頸住火。待冷後取出來,即成霜如白蠟。按《外台秘要》載古方崔氏造水銀霜法雲:用水銀十兩,石硫黃十兩,各以一鐺熬之。過一會兒銀熱黃消,急傾為一鐺,少緩即不相入,仍急攪之。良久硫成灰,銀不見,然後放入伏龍肝末十兩,鹽末一兩,攪拌。別以鹽末鋪鐺底一分,入藥在上,又以鹽末蓋麵一分,以瓦盆覆之,鹽土和泥塗縫,炭火煆一伏時,先用文火後用武火,開盆刷下,凡一轉。後分舊土為四分,以一分和霜,入鹽末二兩,如前法飛之訖。又以土一分,鹽末二兩,和飛如前,凡四轉。土盡更用新土,如此七轉,乃成霜用之。此法後人知道的不多。

【氣味】 辛,溫,有毒。

【主治】 下痰涎,消積滯,利水,與輕粉同功。

【發明】 [元素說]粉霜、輕粉,亦能潔淨府,去膀胱中垢膩,既有毒損害牙齒,宜少用。[時珍說]其功效與輕粉相同。

【附方】 1.小兒急驚搐搦涎盛。粉霜二錢,白牽牛炒、輕粉各一錢,為末。每服一字,薄荷湯下,吐涎為效。2.小兒躁渴。粉霜一字,大兒半錢,蓮花湯調下。冬月用蓮肉。3.風熱驚狂。神白丹:治傷寒積熱,及風生驚搐,或如狂病,諸藥不效。粉霜一兩,以白麵六錢,和做餅子,炙熟同研,輕粉半兩,鉛白霜二錢半,為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飲下。4.癍疹生翳。粉霜八分,朱砂一錢,為末。水調少許,傾入耳內。5.腋下狐臭。粉霜、水銀等分,用麵脂和好後塗抹。6.楊梅惡瘡。粉霜一味搽之。

銀朱

【釋名】 又叫猩紅、紫粉霜。

【集解】 [時珍說]胡演《丹藥秘訣》中講:冶煉銀朱,用石亭脂二斤,在新鍋內熔化,接著放入水銀一斤,炒做青砂頭,炒不見星。研末罐盛,石板蓋住,鐵線縛定,鹽泥固濟,大火煆之。待冷後取出,貼罐者為銀朱,貼口者為丹砂。今人多以黃丹及礬紅雜之,其色黃黯,容易分辨,真的稱作水華朱。每一斤水銀,燒朱一十四兩八分,次朱三兩五錢。

【氣味】 辛,溫,有毒。

【主治】 破積滯,劫痰涎,散結胸,療疥癬惡瘡,殺蟲及虱,功用同粉霜一樣。

【發明】 [時珍說]銀朱是硫黃同汞升煉而成,其性燥烈,亦能爛齦攣筋,其功過與輕粉相同。如今廚房裏的人往往用它來染色供饌,用後便去掉。

【附方】 1.小兒內釣多啼。銀朱半錢,乳香、煨蒜各一錢,為末,研丸黍米大。半歲五丸,薄荷湯下。2.男女陰毒。銀朱、輕粉各一錢,用五日獨蒜一枚,搗和做餅。貼手心,男左女右,兩手合定,放陰下,頃間氣回、汗出即愈。但口中微有氣,即活。3.痰氣結胸。鶴頂丹:不問陰陽虛實,妙過陷胸、瀉心等藥。用銀朱半兩,明礬一兩,同碾。以熨鬥盛火,瓦盞盛藥,熔化,急如搓丸。每服一錢,真茶入薑汁少許服之。心上隱隱有聲,結胸自散。不動髒腑,不傷真氣,明礬化痰,銀朱破積故也。4.正水腫病,大便利者。銀朱半兩,硫黃煆四兩,為末,麵糊丸梧子大:每飲下三十丸。咽喉疼痛,銀朱、海螵蛸末等分,吹之取涎。5.火焰丹毒。銀朱調雞子清塗之。6.湯火灼傷。銀朱研細,用菜油調敷,二次便愈。7.疽瘡發背。銀朱、白礬等分,煎湯溫洗,再用桑柴火遠遠炙之,日三次,甚效。8.筋骨疼痛。猩紅三錢,枯礬四錢,為末,做三紙撚。每旦以一撚蘸油點火熏臍,被覆臥之,取汗。9.日久頑瘡不收者。銀朱一錢,千年地下石灰五分,鬆香五錢,香油一兩,為末,化攤紙上貼之。10.黃水濕瘡。銀朱、鹽梅和搗敷之。11.癬瘡有蟲。銀朱、牛骨髓、桐油調搽。12.頭上生虱。銀朱浸醋,日日梳頭。包銀朱紙以碗覆燒之,茶清洗下煙子,揉之,包頭一夜,至旦虱盡死。

雄黃

【釋名】 也稱黃金石、石黃、熏黃。

【集解】 [別錄說]雄黃產於武都山穀、敦煌山的陽麵。純淨無雜色,顏色紅的像雞冠,光明曄燁的最好。其中純黃似雌黃,顏色無光的,不能作為仙藥用,但可用作治病的藥餌。

【氣味】 苦,平、寒,有毒。

【主治】 寒熱、淋巴結瘺管、惡瘡、癰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過五兵。煉食後,輕身似神仙。得銅可做金。還主瘧疾寒熱、伏暑泄痢、酒飲成癖、驚癇、頭風眩暈,化腹中瘀血,殺勞蟲疳蟲。

【附方】 1.傷寒咳逆。用雄黃二錢、酒一杯,同煎,病人趁熱嗅其氣。2.陰部蝕爛,痛癢。用雄黃半兩燒於瓶中,熏下部,有效。3.偏頭風。用雄黃、細辛,等分研細。每次取一字吹入鼻中,左痛吹右,右痛吹左。4.腹脅痞塊。用雄黃、白礬各一兩,共研為末,加麵糊調成膏,攤紙上,貼痞塊處。貼至大便暢泄乃愈。5.脅下覺有積聚,呼吸時常抽痛。用雄黃一兩、巴豆五錢,同研細。加白麵二兩,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四丸。以開過幾次再放冷以後的水衝服。大便暢通,病即轉好。6.飲酒過度引起頭暈、惡心、嘔吐,長期不愈。用皂莢子大的雄黃六小塊、巴豆十五個、蠍子尾巴十五根,共研為末,加麵粉五兩半,滴水做成丸子,如豌豆大。丸子將幹時放於麩中炒香。炒後,取丸子放水裏觀察。凡是浮在水麵的就是好的,收存起來。每服二丸,溫酒送下。7.症瘕積聚。用雄黃二兩,研細。水飛九次,放入新竹筒中,以蒸餅一塊封住筒口,蒸七次。再用上等粉脂一兩,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七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8.陰腫。用雄黃、礬石各二兩,甘草一尺,加水五升,煮成二升,浸腫處。9.食物中毒。用雄黃、青黛,等分研末,每服二錢,新汲水送下。10.蟲毒。用雄黃、生礬等分,加蠟做成丸藥,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開水送下。11.便血。用雄黃不拘多少,放入棗內,用線捆好,煎湯。另用鉛一兩,熔化後,倒入湯中同煮。自早至晚,不斷添開水。煮畢,取出研細,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用原有的鉛湯送下。三服血止。12.暑天泄痢。用雄黃水飛九次,放在竹筒內蒸七次,研末,與蒸餅混合,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甘草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有效。13.瘋狗咬傷。用雄黃五錢、麝香二錢,研細,酒送下。分二次服完。14.百蟲入耳。燒雄黃熏耳內,蟲自出。15.白禿頭瘡。用雄黃、豬膽汁調勻敷上。16.眉毛脫落。用雄黃末一兩,調醋搽。17.牙痛。用雄黃和棗肉,捏成小丸,塞牙齒空洞中。18.走馬牙疳,臭爛出血。用豆大的雄黃七粒,每粒包入一個去了核的淮棗中,再用鐵絲把棗子穿成一串,燒化為末。每次取少量搽患處,讓涎流出。搽藥至病愈為止。19.耳流膿汁。用雄黃、雌黃、硫黃,等分研末,吹耳內。20.紅鼻頭。用雄黃、硫黃各五錢,水粉二錢,乳汁調敷。三五次後可愈。

雄黃

方解石

【釋名】 也稱黃石。

【集解】 [時珍說]方解石與硬石膏相似,光潔如白石英,但在敲擊時斷截成段的為硬石膏,方棱的為方解石,因它們屬一類二種,也可通用。

【氣味】 苦、辛,大寒,無毒。

【主治】 治胸中留熱結氣,黃疸。通血脈,去蠱毒。

方解石

熏黃

【主治】 惡瘡疥癬,殺蟲虱,和其他藥共用可治療咳嗽。

【附方】 1.小便不通。熏黃末豆許,放入肛門內,效果良好。2.咳嗽熏法。熏黃一兩,以蠟紙調卷做筒十枚,燒煙吸咽,取吐利。一日一熏,唯食白粥,七日後用羊肉湯補身體。3.水腫上氣咳嗽腹脹。熏黃一兩,款冬花二分,熟艾一分,以蠟紙鋪艾,灑二末於上,葦管卷成筒,燒煙,吸咽三十口則瘥。三日盡一劑,百日斷鹽、醋。4.手足甲疽。熏黃、蛇皮等分研末,以泔洗淨,割去甲,入肉處敷之,一頃痛定,效果很好。

石膏

【釋名】 也叫細理石、寒水石。

【集解】 [別錄說]石膏產於齊山山穀及齊盧山、魯蒙山一帶。現出自錢塘縣的,都藏在地下,雨後時常暴露出來,取出後如棋子,白澈的最好。[時珍說]石膏有軟硬二種。軟石膏,成很大的塊而蘊藏在石中,做層如壓扁的米糕,每層數寸厚。有紅白二色,紅色的不可服。白的潔淨,細紋短密如束針,正如凝成的白蠟,鬆軟易碎,燒後就爛如白粉。其中明潔,微帶青色,紋長細如白絲的,叫理石。與軟石膏屬同一物的兩種分類,搗碎後則形色如一,不可分辨。硬石膏,作塊狀而生,直理起棱,如馬齒樣堅白,敲擊它就一段段橫向分開,光亮如雲母、白石英,有牆壁,燒後也容易散開,卻堅硬不成粉。其中似硬石膏成塊狀,敲擊時一塊塊分解,牆壁光明的,叫方解石,燒它就散開如花,仍不爛。與硬石膏是同類二種,擊碎它則形色如一,不可分辨。大抵以上四種性氣都寒,都能去大熱結氣。但不同的是石膏能解肌發汗。現在人們又用石膏點豆腐,這是過去人所不知道的。

【氣味】 辛,微寒,無毒。

【主治】 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幹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瘡。 《本經》 。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氣,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亦可做浴湯。治傷寒頭痛如裂,壯熱皮如火燥。和蔥煎茶,去頭痛。治天行熱狂,頭風旋,下乳,揩齒益齒。除胃熱肺熱,散陰邪,緩脾益氣。 [李杲說]止陽明經頭痛,發熱惡寒,日晡潮熱,大渴引飲,中暑潮熱,牙痛。

【附方】 1.傷寒發狂。用石膏二錢、黃連一錢,共研細。甘草煎湯,冷水送下。2.小兒丹毒。用石膏粉一兩調水塗。3.外寒內熱,身體消瘦,腳上浮腫。用石膏十兩,研細,水調服。每服一茶匙,一天兩次。 4.肺熱喘嗽。用石膏二兩、炙甘草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生薑蜜湯送下。5.痰熱喘嗽。用石膏、凝水石各五錢,研細,人參湯送下。6.胃火牙痛。用石膏一兩,火煆,淡酒淬過。加防風、荊芥、細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細。天天擦牙,效果很好。7.內熱,目赤,頭痛。用石膏三兩、竹葉五十片、砂糖一兩、粳米三合,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竹葉,煮成二大碗,去渣取汁,加米煮粥,調糖吃下。8.頭風流淚。用煆石膏二兩、川芎二兩、炙甘草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湯調下。一天服二次。9.頭痛,流鼻血。用石膏、牡蠣各一兩,研細。每服二錢,新汲水送下。同時用水調少量藥滴鼻內。10.風熱性筋骨痛。用石膏三錢、麵粉七錢,研細,加水調勻,鍋裏煆紅。冷定後化在滾酒中,趁熱服下。蓋被發汗。連服藥三日,病愈。11.黃昏後視力下降。用石膏粉一錢放在兩薄片豬肝中,外用繩捆好,在砂鍋中煮熟,取出切食。每天吃一次。12.濕溫,煩渴,多汗。用石膏、炙甘草,等分研末,每服兩小匙,熱水送下。13.水瀉,腹內如雷鳴。用火煆石膏,加米飯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外以鉛丹為衣。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14.婦女乳癰。用石膏煆紅,研細。每服三錢,溫酒送下。服藥後,再喝酒至醉即安睡。如此再服藥一次,立刻見效。15.油傷火燒。用石膏粉敷上。16.瘡口不收。用石膏燒紅,研以二兩,加鉛丹半兩,共研為末,撒瘡上。此方名“紅玉散”。17.口瘡咽痛。用石膏煆過,取三兩,加丹砂三錢半,共研細,點患處。

石膏

【附錄】 玉火石[頌說]密州九仙山東南隅地下,出一種石頭,青白而脆,擊打它裏麵就有火,稱之為玉火石。可作為醫用。其味甘、微辛,溫。療傷寒發汗,止頭目昏眩痛,功用與石膏相同,當地人用它來當石膏用。

龍石膏[別錄說]有名未用,無毒,主消渴益壽。

滑石

【釋名】也稱畫石、液石、脫石、冷石、番石、共石。[時珍說]滑石性滑利竅,其質又滑膩,故名。畫家用刷紙代粉,最白膩。此物最油膩,無硬者為良,故有諸多名字。

【集解】 [藏器說]始安、掖縣出產的兩種滑石,形狀、質地既然有差異,所用自然不同。始安所產,軟滑而白,宜入藥。白滑石如方解石,色似冰白,畫石上有白膩紋者,為真。[頌說]道、永、萊、濠州皆有出產。有二種,道、永州出者白滑如凝脂。萊、濠州出者理粗質青,有黑點,亦謂之斑石。二種皆可製作器物,很精致。初出時很軟柔,那些人就在礦坑中製作,用力很少。[時珍說]滑石,廣西桂林各邑皆有出產。白黑二種,功用相似。山東蓬萊縣桂府村所出亦佳,故醫方有桂府滑石之稱,與桂林出產的齊名。今人用來雕刻圖書,不堅牢。滑石之根為不灰木,滑石中有光明黃子為石腦芝。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身熱泄痢,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益精氣。久服輕身耐饑長年。能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止渴,令人利中。燥濕,分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滯,逐凝血,解燥渴,補脾胃,降心火,偏主石淋為要藥。療黃疸水腫腳氣,吐血鼻血,金瘡血出,諸瘡腫毒。

【發明】 [時珍說]滑石利竅,不獨小便。上能利毛膚之竅,下能利精溺之竅。甘淡之味,先入於胃,滲走經絡,遊溢津氣,上輸於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為水之上源。膀胱司津液,氣化則能出。故滑石上能發表,下利水道,為蕩熱燥濕之劑,發表是蕩上中之熱,利水道是蕩中下之熱;發表是燥上中之濕,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濕。熱散則三焦寧而表裏和,濕去則闌門通而陰陽利。劉河間用益元散,通治表上下諸病,就是此意,但未說明。

【附方】 1.煩熱多渴。用滑石二兩,搗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去渣留水,煮粥吃。2.女性小腹急,大便溏黑,額頭變黑。用滑石、石膏,等分研末,大麥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滿者難治。3.傷寒症流鼻血。用滑石粉和米飯,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止。4.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車前汁,調勻,塗臍的周圍,幹了就換。冬天沒有車前汁,可用水代。5.妊婦尿澀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調勻,糊在臍下兩寸處。6.小便赤色,心煩,口渴。用好滑石(煆過)四兩、藿香一錢、丁香一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7.風毒熱瘡。先用虎杖、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然後用滑石粉撲敷身上。8.下部濕汗。用滑石一兩、石膏(煆過)半兩、枯白礬少許,共研為末,幹搽患處。9.腳趾縫爛癢。治法同上。10.打傷腫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黃各等分,共研為末。熱茶洗傷處後將藥敷上。11.眼睛發紅,鼻子腫大,喘氣,渾身出斑等。用滑石、白礬各一兩,研細,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飲此水。

滑石

五色石脂

【釋名】 [時珍說] 膏狀的東西凝結在一塊稱作脂。性質很黏,固濟爐鼎甚良,蓋兼體用而言也。

【集解】 [別錄說]五色石脂生於南山的陽麵山穀之中。又說:青石脂生齊區山及海涯。黃石脂生嵩高山,顏色如鶯雛。黑石脂生潁川陽城。白石脂生太山之陰。赤石脂生濟南、射陽,又太山之陰。並采無時。[弘景說]今俗唯用赤石、白石二脂。質地好的出自吳郡,也有出自武陵、建平、義陽。義陽的不知出自哪一個縣的東八十裏,狀如?腦,赤者鮮紅可愛,隨采複生。剩下的三色石脂沒有正當作用。但黑石脂可用來作畫。[恭說]義陽即申州,所出乃桃花石,非石脂也。白石脂今出慈陽諸山,勝於餘處者。赤石脂今出虢州盧氏縣,澤州陵川縣,又慈州呂鄉縣,宜州諸山亦有,並色理鮮膩為佳。二脂太山不聞有之,舊出蘇州、餘杭山,今不收采。[頌說]白石脂、赤石脂,現如今隻出自於潞州,潞州與慈州相離不遠。

【修治】 凡使赤脂,研如粉,新汲水飛過三度,曬幹用。

【氣味】 五種石脂,並甘、平。

【主治】 黃疸,泄痢腸澼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饑,輕身延年。五石脂各隨五色,補五髒。 治泄痢,血崩帶下,吐血衄血,澀精淋瀝,除煩,療驚悸,壯筋骨,補虛損。久服悅色。治瘡癤痔漏,排膿。

青石脂 【氣味】 酸,平,無毒。

【主治】 養肝膽氣,明目,療黃疸泄痢腸澼,女子帶下百病,及疽痔惡瘡。久服補髓益氣,不饑延年。

黃石脂 【氣味】 苦,平,無毒。

【主治】 養脾氣,安五髒,調中,大人小兒泄痢腸便下膿血,去自蟲,除黃疸癰疽蟲。久服輕身延年。

黑石脂 【釋名】 [別錄說]又叫作石墨、石涅。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養腎氣,強陰,主陰蝕瘡,止腸澼泄痢,療口瘡咽痛。久服益氣不饑延年。

白石脂 【氣味】 甘、酸,平,無毒。

【主治】 養肺氣,厚腸,補骨髓,療五髒驚悸不足,心下煩,止腹痛下水,小腸澼,熱溏便膿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排癰疽瘡痔。久服安心不饑,輕身延年。澀大腸。

【附方】 1.小兒水痢形羸,不勝湯藥。白石脂半兩研粉,和白粥空肚食之。[子母秘錄]小兒滑泄白龍丸:白石脂、白龍骨等分研末,水丸黍米大。每量大小,木瓜、紫蘇湯下。2.久泄久痢。白石脂、幹薑等分研,百沸湯和麵為稀糊搜之,並手丸梧子大。每日飲下三十丸。3.兒臍汁出赤腫。白石脂末熬溫,撲之,日三度。勿揭動。兒臍血出多啼,方同上。

赤石脂 【氣味】 甘、酸、辛,大溫,無毒。

【主治】 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腸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久服補髓好顏色,益智不饑,輕身延年。補五髒虛乏。[甄權]補心血,生肌肉,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

【發明】 [弘景說]五色石脂,本經療體亦相似,別錄分條具載,今俗惟用赤、白二脂斷下痢耳。[時珍說]五石脂皆手足陽明藥也。其味甘,其氣溫,其體重,其性澀。澀而重,所以能收濕止血而固下;甘而溫,故能益氣生肌而調中。中者,腸胃肌肉驚悸黃疸是也;下者,腸澼泄痢崩帶失精是也。五種主要治療方法,大抵相同。所以在本經中不分條目,但是說隨五色補五髒。別錄雖然分五種,而性味主治亦不甚相遠,但以五味配五色為異,亦是強分爾。赤白二種,一入氣分,一入血分。故時用尚之。張仲景用桃花湯治下痢便膿血。取赤石脂之重澀,入下焦血分而固脫。幹薑之辛溫,暖下焦氣分而補虛;粳米之甘溫,佐石脂,以幹薑來潤腸胃。

【附方】 1.小兒疳瀉。赤石脂末,米飲調服半錢,立瘥。加京芎等分,更妙。2.大腸寒滑,小便精出。赤石脂、幹薑各一兩,胡椒半兩。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五七十丸。有人病此,熱藥服至一鬥二升,不效;或教服此,終四劑而息。3.赤白下痢。赤石脂末,飲服一錢。4.冷痢腹痛。下白凍如魚腦。桃花丸:赤石脂煆,幹薑炮,等分研末,蒸餅和丸。量大小服,日三服。和劑局方。5.老人氣痢虛冷。赤石脂五兩水飛,白麵六兩,水煮熟,加入蔥、醬做腥。空腹食三四次即愈。6.傷寒下痢便膿血不止。桃花湯主之。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末用,幹薑一兩,粳米半升,水七升,煮米熟去渣。每服七合。一日服三次,直到治愈為止。7.痢後脫肛。赤石脂、伏龍肝為末,敷之。一加白礬。8.反胃吐食。絕好赤石脂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腹薑湯下一二十丸。先以巴豆仁一枚,勿令破,以津吞之,後乃服藥。9.痰飲吐水。無時節者,其原因冷飲過度,遂令脾胃氣弱,不能消化飲食。飲食入胃,皆變成冷水,反吐不停,赤石脂散主之。赤石脂一斤,搗篩,服方寸匕,酒飲自任,稍加至三匕。服盡一斤,則終身不吐痰水,又不下痢,補五髒,令人肥健。有人痰飲,服諸藥不效。用此遂愈。10.心痛徹背。赤石脂、幹薑、蜀椒各四分,附子炮二分,烏頭炮一分,為末,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不愈,稍增之。11.經水過多。赤石脂、破故紙一兩,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12.小便不禁。赤石脂煆,牡蠣煆,各三兩,鹽一兩,為末,糊丸梧子大。每鹽湯下十五丸。

爐甘石

【釋名】 爐先生。 [時珍說]爐火所重,其味甘,故名。

【集解】 [時珍說]爐甘石所在,坑冶處處都有,川蜀、湘東一帶最多,而太原、澤州、陽城、高平、靈丘、融縣及雲南者為勝,金銀之苗也。其塊大小不一,狀似羊腦,鬆如石脂,亦粘舌。產於金坑的爐甘石,其色微黃,為上品。產於銀坑者,其色白,或帶青,或帶綠,或粉紅。赤銅得之,即變成黃色,現在的黃銅,就是此物所轉化來的。《造化指南》中說:爐甘石受黃金、白銀之氣熏陶,三十年方能結成。以大穢浸及砒煮過,都可以點化,不減三黃。崔昉《外丹本草》雲:用銅一斤,爐甘石一斤,煉之即成鍮石一斤半。非石中物取出乎?真正的鍮石產於波斯,像黃金一樣,燒過後赤而不黑。

【修治】 [時珍說]凡用爐甘石,以炭火煆紅,童子小便淬七次,水洗淨,研粉,水飛過,曬用。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止血,消腫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濕除爛。同龍腦點,治目中一切諸病。

【發明】 [時珍說]爐甘石,陽明經藥也。受金銀之氣,故治眼病為主要藥材。時珍常用爐甘石煆淬、海螵蛸、硼砂各一兩,為細末,以點諸目病,效果甚好。入朱砂五錢,則性不粘也。

【附方】 1.目暴赤腫。爐甘石火煆尿淬,風化硝等分,為末。新水化一粟點之。2.諸般翳膜。爐甘石、青礬、樸消等分,為末。每用一字,沸湯化開,溫洗。日三次。3.一切目疾。真爐甘石半斤,用黃連四兩,銼豆大,銀石器內,水二碗,煮二伏時,取黃連為末,入龍腦二錢半,研勻罐收。每點少許,頻用取效。又方:爐甘石煆一錢,盆消一錢,為末。熱湯泡洗。4.目中諸病。石連光明散:治眼中五輪八廓諸證,神效。爐甘石半斤,取如羊腦、鴨頭色者,以桑柴灰一鬥,火煆赤研末,用雅州黃連各四兩,切片,煎水浸石,澄取粉,曬幹。用鉛粉二定,以二連水浸過,炒之。雄黃研末。每用甘石、鉛粉各三分,雄黃一分,龍腦半分,研勻,點眼甚妙。5.目暗昏花。爐甘石火煆童尿淬七次,代赭石火煆醋淬七次,黃丹水飛,各四兩為末。白沙蜜半斤,以銅鐺煉去白沫,更添清水五、六碗,熬沸下藥,文武火熬至一碗,滴水不散,以夾紙濾入瓷器收之。頻點目用。6.爛弦風眼。治風眼流淚,爛弦。白爐甘石四兩,火煆童尿淬七次,地上出毒三日,細研。每用椒湯洗目後,臨臥點三四次,次早以茶湯洗去,甚妙。又方:爐甘石一斤火煆,黃連四兩煎水淬七次,為末,入龍腦。每用點目。宣明眼科方:用爐甘石、石膏各一錢,海螵蛸三分,為末。入龍腦、麝香各少許,收點。另一方,用爐甘石二兩。以黃連一兩煎水,人童尿半盞再熬,下樸硝一兩又熬成。以火煆石淬七次,洗淨為末,入密陀僧末一兩研勻,收點之。7.齒疏陷物。爐甘石煆、寒水石等分,為末。每用少許擦牙,忌刷牙,久久自密。8.漏瘡不合。童尿製爐甘石、牡蠣粉,外塞之。內服滋補藥。9.下疳陰瘡。爐甘石火煆醋淬五次一兩,孩兒茶三錢,為末,麻油調敷。立愈。10.陰汗濕癢。爐甘石一分,真蚌粉半分,研粉撲之。

爐甘石

石鍾乳

【釋名】也稱留公乳、虛中、蘆石、鵝管石、夏石、黃石砂。

【 集解 】 [別錄說]石鍾乳產於少室山穀及泰山。[普說]石鍾乳產於太山山穀北邊岸下,溜汁所形成,如乳汁,黃白色,中空相通,二月、三月采,陰幹。[時珍說]按範成大《桂海誌》中記載,桂林的接宜、融山洞穴中,鍾乳很多,仰看石脈湧起處,有乳床,白如玉雪,是石液融結成的。乳床下垂,如倒著的幾座小山峰,峰頂逐漸尖銳且長如冰柱,柱的頂端輕薄中空如同鵝翎。乳水滴瀝不停,邊滴邊凝,這是乳的精華,可用竹管仰承取它。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咳逆上氣,能明目益精,安五髒,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益氣,補虛損,療腳弱疼冷、下焦傷竭並強陰。久服延年益壽,麵色好,不老,令人有子。不煉而服用,會令人生淋。主泄精寒咳,壯元氣,壯陽事,通聲。補五勞七傷。治消渴引飲。

【發明】 [時珍說]《種樹書》中記載,凡在果樹上挖洞穴放入少量的鍾乳粉末牢固密封,則果子多而且味美。放少許在老樹的根皮之間,則樹杈會茂盛。那麼,鍾乳益氣、令人有子的說法,也可類推了。但唯恐嗜欲的人,未曾獲得它的好處,便已先受其禍了。然而稟賦異常的人,又不可一概而論。張杲《醫說》載,武帥雷世賢有許多侍妾,常常服用丹砂雲母、鍾乳,日夜煎煉,來補養身體。他的小妾的父親苦於寒泄不想吃東西,求得十粒丹藥來服用,頓覺臍腹如火,一會兒便熱得發狂,跳入井中,被人救起時全身發紫泡,幾天就死了;但是雷世賢服了近千服,毫無副作用,真是奇怪!

【附方】 1.李補闕服乳法。主五勞七傷,咳逆上氣,治寒嗽,通嗓音,明目益精。安五髒,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益氣補虛損,治療腳弱疼冷,下焦傷竭,強陰。久服延年益壽不老,令人有生育能力。取韶州的鍾乳,不論厚薄,隻要顏色明淨有光澤的都能煉藥,唯有黃赤二色的不能輕易使用。將它放在金銀器中,在平底鍋裏裝水,將金銀器放在鍋裏煮,讓水沸騰冒泡如魚眼一樣,水一減少即添加。石鍾乳少的可煮三天三夜,多的須煮七天七夜,等到煮幹,顏色變成黃白色即熟。如果懷疑它還是生的,可再煮十天為最佳。取出後倒掉水,再用清水煮半日。直到水的顏色變青後不再改變為止,石鍾乳沒有毒了,然後放入瓷缽中,加水用玉棰著水研。覺得幹澀時,即添水,保持著稀淘米水一樣的狀態。研至四五日,用手拈試後,有光澤滑膩,如書中記載的白魚時,再用水洗它,不沉水的即是熟的,下沉就繼續再研,這才澄清後取出曬幹。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空腹用溫酒調服,還可兼丸散隨時服用。煮乳的水若變成黃色渾濁狀,切勿服用。否則會損傷人的咽喉,傷肺,令人頭痛,或腹瀉不止。如果誤食,隻需吃豬肉便可解救。2.急喘不停。用鍾乳粉五錢、蠟三兩,和勻,蒸在飯甑裏。蒸熟取出,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溫開水送下。3.吐血損肺。用鍾乳粉,每服二錢,糯米湯送下。4.乳汁不通(氣少血虛,脈澀不行,故乳少)。用鍾乳粉二錢,服時以漏蘆煎成的濃湯送下。又方:鍾乳粉、通草,等分研末,每服一茶匙,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石鍾乳

浮石

【釋名】 又稱海石、水花。

【集解】 [時珍說]浮石,乃是江海間的細沙、水沫凝聚在一起,日久結成的。形狀如水沫及鍾乳石,有細孔如蛀窠,白色,體虛而輕。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海裏的味鹹,入藥更良。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煮汁飲,止渴,治淋,殺野獸毒。止咳。去目翳。清金降火,消積塊,化老痰。消瘤癭結核疝氣,下氣,消瘡腫。

【發明】 [藏器說]水花主遠行無水止渴,和苦栝樓為丸,每旦服二十丸,永無渴也。[時珍說]浮石乃是水沫凝結而成,色白而體輕,其質玲瓏,肺之象也。氣味鹹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按俞琰《席上腐談》雲:肝屬木,當浮而反沉;肺屬金,當沉而反浮,何也?肝實而肺虛也。故石入水則沉,而南海有浮水之石;木入水則浮,而南海有沉水之香。虛實之反如此。

浮石

金石之四 石類

陽起石、磁石、代赭石、禹餘糧、石膽、砒石、礞石、花乳石、薑石、蛇黃

陽起石

【釋名】也稱羊起石、白石、石生。

【集解】 [別錄說]陽起石產於齊山山穀、琅琊或雲山、陽起山,即雲母根。[恭說]此石以白色肌理似殷蘖、夾帶雲母滋潤者為良,故一名白石;今純黑如炭者,為誤。[頌說]今隻出齊州,他處不複有。以白色明瑩若狼牙者為上品,亦有中間夾雜其他石者。每年采擇上供之餘,州中也出售,不在那裏不能得到。賣者雖多,精好者少。舊說是雲母根,其中猶帶雲母,今不複見。[時珍說]今以雲頭雨腳、輕鬆如狼牙者為佳。

【修治】 [時珍說]用火煆紅,酒淬七次,研細水飛過,曬幹。也可用燒酒浸過,同樟腦入罐升煉,取粉用。

【氣味】 鹹,微溫,無毒。

【主治】 崩中漏下,破子髒中血,症瘕結氣,寒熱腹痛,無子,陰痿不起,補不足。療男子莖頭寒,陰下濕癢,去臭汗,消水腫。補腎氣精乏,腰疼膝冷濕痹,子宮久冷,止月水不定。治帶下瘟疫冷氣,補五勞七傷。補命門不足。散諸熱腫。

【發明】 [時珍說]陽起石,右腎命門氣分之藥也,下焦虛寒者宜用之,然而也非久服之物。

【附方】 1.丹毒腫癢。用陽起石煆後研細,清水調搽。2.元氣虛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腑溏泄。用陽起石煆後研細,加鍾乳粉等分,再加酒煮過的附子末,調一點麵粉把藥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直至病愈為止。3.陰痿陰汗。用陽起石煆後研細,每服二錢,鹽酒送下。

陽起石

磁石

【 釋名 】 又稱玄石、處石、吸針石。

【集解】 [別錄說]磁石生於太山川穀及慈山山陰,有鐵的地方則生在陽麵。采無時。[弘景說]今南方亦有好者。能懸吸鐵,虛連三為佳。仙經丹房黃白術中多用它。[藏器說]出相州北山。[頌說]今慈州、徐州及南海傍山中皆有之,慈州者歲貢最佳,能吸鐵虛連數十鐵,或一二斤刀器,回轉不落者尤良。采無時。其石中有孔,孔中有黃赤色,其上有細毛,功用更勝。按《南州異物誌》雲: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徼外大舟以鐵葉固之者,至此皆不得過。以此言之,海南所出尤多也。

【氣味】 辛,寒,無毒。

【主治】 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熱煩滿及耳聾。養腎髒,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瘺,頸核喉痛,小兒驚癇,煉水飲之。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加而用之。治筋骨羸弱,補五勞七傷,眼昏,除煩躁。小兒誤吞針鐵等,即研細末,以筋肉莫令斷,與末同吞,下之。明目聰耳,止金瘡血。

【發明】 [時珍說]磁石法水,色黑而入腎,故治腎家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頻病目,漸覺昏暗生翳。時珍用東垣羌活勝風湯加減法與服,而以磁朱丸佐之。兩月遂如故。蓋磁石入腎,鎮養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鎮養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滯氣,生熟並用,溫養脾胃發生之氣,乃道家黃婆媒合嬰姹之理,製方者宜窺造化之奧乎。方見孫真人《千金方》神曲丸,但說明目,百歲可讀細書,而未發出藥微義也,誰說古方不能治現在的病呢?

【附方】 1.耳卒聾閉。焰鐵石半錢,入病耳內,鐵砂末入不病耳內,自然通透。2.腎虛耳聾。真磁石一豆大,穿山甲燒存性研一字,新棉塞耳內,口含生鐵一塊,覺耳中如風雨聲即通。3.老人耳聾。磁石一斤搗末,水淘去赤汁,綿裹之。豬腎一具,細切。以水五斤煮石,取二斤,入腎,下鹽豉做羹食之。米煮粥食亦可。4.老人虛損風濕,腰肢痹痛。磁石三十兩,白石英二十兩,捶碎甕盛,水二鬥浸於露地。每日取水做粥食,經年氣力強盛,顏如童子。5.陽事不起。磁石五斤研,清酒漬二十七日。每服三合,日三夜一。6.眼昏內障。治神水寬大漸散,昏如霧露中行,漸睹空花,物成二體,久則光不收,及內障神水淡綠、淡白色者。真磁石火煆醋淬七次二兩,朱砂一兩,神曲生用三兩,為末。更以神曲末一兩煮糊,加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飯湯下。服後俯視不見,仰視微見星月,此其效也。亦治心火乘金、水衰反製之病。久病累發者服之,永不更作。7.小兒驚癇。磁石煉水飲之。8.子宮不收,痛不可忍。磁石丸:用磁石酒浸煆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臥時滑石湯下四十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湯服二錢。散用磁石酒浸半兩,鐵粉二錢半,當歸五錢,為末。9.大腸脫肛。磁石半兩,火煆醋淬七次,為末。每空心米飲服一錢。另一方:用磁石末,麵糊調塗囟上。入後洗去。10.誤吞針鐵。真磁石棗核大,鑽孔線穿吞,拽之立出。11.疔腫熱毒。醋石末,醋和封之,拔根立出。12.諸般腫毒。吸鐵石三錢,金銀藤四兩,黃丹八兩,香油一斤,如常熬膏,貼之。